手机性能到底过剩不过剩?
  • 雪花
  • 2013年08月05日 07:26
  • 0

讨论到这个问题,得首先看以前是否有“性能过剩”的例子。而就在我们身边,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看到的例子,莫过于PC市场了。

怎么样才能算“性能过剩”?当该产品能够应付大多数任务场景,性能满足主流市场需求的时候,再继续提升产品的性能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价值的情形,就是“性能过剩”。这个时候,消费者开始不愿意购买新产品,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新产品和旧产品没有太大的差别。

以PC市场发展来看,从Windows 98开始,PC市场进入了漫长的“性能过剩”时期。那时候,硬件性能的配置是奔腾III,AMD的Athlon 64,现在来看它们的硬件性能都很差,然而已经足以应付文书处理、简单的图片处理和玩对图像要求不高的游戏。至于Windows 98本身,功能已经十分完善,可上网,可播放影片,可听音乐等等。

虽然说Windows 98性能足够,但它稳定性实在太差,动不动就“蓝屏”死机。而后推出的Windows XP在功能上并没有比Windows 98有多大的改进,然而,由于在系统稳定性上有了长足的改进,终于成为历史上最受欢迎、存活时间最长的Windows操作系统——甚至成为微软推广新产品的绊脚石。

如果不是因为新硬件的驱动不支持,如果不是戴尔、惠普、联想等 PC 厂商在电脑预装Windows 7,如果不是PC产业的合谋,还有相当多人不会升级到Windows 7。再想一想Windows Vista,它就是Windows XP这款成熟、性能、可靠性已经满足主流市场产品下的牺牲品。

消费者的反应是反映一个产品性能是否过剩的指标。“好像现在的机子,和以前的差不多?”这反应就和当年Windows XP用户升级Vista、7的反应一样,“好像没有太大的区别。”另外举一个小例子,ACDSee现在版本号已经到了 15,但在世人眼中,3.1版才是最经典的版本——启动迅速,看图方便,还有简单的编辑功能。满足了消费者 80% 的需求,也同样阻碍用户升级新版ACDSee。

不过,“性能过剩”也不是绝对的。产品的性能过剩与否和消费者的需求密切相关。因此,当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开始发生变化,那么产品自然会从“性能过剩”到“性能不过剩”,甚至是“性能短缺”。因此更重要的,是发现用户潜在的需求。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日益兴起,手机功能分化逐渐成为必然,但维持长时间的无线连接将极大地消耗电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手机产品的期待,说不定已经不是期待功能、性能,而是电力了。所以我认为,能在下一场智能手机时候拿到桂冠的,很可能是促使能源储存技术发展、节电技术方面有所突破的企业以及产品。

另外,以第一代iPhone上市时起算,到现在的发展不过5年时间,为什么智能手机产品比PC更快进入“性能过剩”时代?PC是耐用品,消费者更换的周期一般是3到5年,而手机是快消品,大部分消费者一年一换,这种产品属性的不同,决定了两者产品迭代的速度的差异。而且,有了PC行业多年来的投入,以及早期PDA市场的培育,以及苹果的推动,智能手机的底层技术已经十分健壮,因此进入快速的爆发期也属于正常。

相关阅读:

处理器大变样!联想K900升级版曝光

摩托继续逆袭:Nexus 5/X Tablet曝光

手机性能到底过剩不过剩?


文章出处:爱范儿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