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未成年人每天上网时间主要集中在3小时以内,六成受访未成年人表示暑期上网无消费。从消费内容看,多数受访未成年人表示主要消费为网购和开通平台会员,方便听歌、看视频;还有少数受访未成年人花钱游戏充值(5.94%),仅有个别未成年人表示把钱花在直播间打赏,占比0.46%。
这是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基于上千份问卷数据分析的最新发现。
9月29日,南都在京举办“南都数字经济治理论坛第15期:E路护航,共话少年网事暨报告发布会”。会上,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发布《未成年人暑期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24)》。
如何构筑未成年人安全上网屏障?当天研讨会上,6位长期关注未保问题的专家分享他们的观察与思考。有学者指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理性网上消费,家长的作为尤为关键,家长不能停留于简单限制,更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陪伴。
超七成受访学生日均上网3小时以内,超八成消费金额不足百元
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围绕基本情况、上网活动及在线时长、网络消费行为、青少年模式、网络风险感知、家长监管等六个维度,于2024年9月2日~12日期间,在北京、陕西、江西、安徽等地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514份。
报告数据显示,未成年人暑期每天上网时间主要集中在3小时以内,合计占比74.31%,呈现出一个相对健康的上网习惯。若以3小时为界,上网时间较长的群体占到16.13%,其中10.11%未成年人每天上网3~5小时,4.10%未成年人上网时间长达5~8小时,1.92%未成年人每天上网时间大于8小时。
暑期未成年人上网时长调查
对于网络沉迷,超过六成的未成年人称自己不会网络沉迷,自认经常沉迷的比例低至4.16%。不过结合上述网络用时情况看,报告认为,未成年人自评的网络沉迷状况似乎略轻于客观现实。
聚焦网络消费行为,问卷数据显示,大多数受访未成年人(62.88%)在这个暑假上网时并无花钱消费。少部分人选择在30元以内/月(12.81%)和30~50元/月(6.08%),还有的在50~100元/月(6.34%)。
未成年人暑期消费情况
另有少数受访未成年人选择暑期网上消费在100~300元/月(5.68%)、300~500元/月(2.38%),超过500元/月占比3.10%。由此可见,大多数受访者的暑期上网消费金额控制在较低水平,花费在100元以下的占比超过八成。
未成年人暑期网络消费支出情况
从消费内容看,多数受访未成年人上网消费是为了在网购(42.8%);其次是开通平台会员,方便听音乐、看视频(34.87%)。还有极少数受访者称为了游戏充值(5.94%)和网络追星应援(2.05%),仅有个别未成年人表示把钱花在直播间打赏(0.46%)。
未成年人暑期网络消费流向情况
结合消费类型和消费金额的情况可见,每月消费金额在300~500元和超过500元的受访未成年人表示,无直播间打赏行为。这说明,受访未成年人在直播间打赏的经济投入较少,对这项花费态度谨慎或者不甚熟悉。
除了自身原因,未成年人直播打赏行为,也与平台治理分不开。近年来,未成年人“巨额打赏主播”事件不时出现。为防止此类现象发生,短视频平台持续强化未成年人直播打赏管理,并重点治理主播诱导未成年人打赏、利用未成年人直播牟利等违规行为。
以抖音公布的数据为例,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平台共处置冒用成年人账号直播账号25235个,处理利用未成年人直播营销账号1393个,对5817个诱导未成年人直播打赏消费的账号作出处罚,并因此清退公会29家。
但还需注意的是,从报告调研来看,仍有少数未成年人可能采取各种措施,利用成人账号进行充值等。
四成青少年会使用家长账号绕开实名制,其中三成家庭不知情
家庭是青少年健康使用互联网的第一道防线,家长对孩子的暑期上网监管如何?
报告调研显示,过半数父母会监管孩子上网,其中近四成的父母会同时设置监护密码和限制上网时长,表明相当一部分家庭重视孩子的时间管理与网络安全。而伴随着网络平台监管日趋严格,尤其是如游戏防沉迷实名制的强制落地,一些未成年人也转而尝试用家长的账号登录相关游戏或视频平台,规避对娱乐时长的限制。
调研中发现,很多未成年人只需输入默记的家长身份证号,一次注册即永久绑定;或假借学校相关活动测评需要家长代刷脸等,就能绕开实名认证监管。
问卷数据显示,在看直播或打游戏的受访未成年人中,当遇到实名认证时,近四成的孩子会使用家长的账号绕开防沉迷监管;还有一部分孩子会使用其它亲属的信息注册或购买付费代认证服务。其中,71%的受访者称使用他人信息已获授权;另有近三成的孩子在亲属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他人信息绕开实名认证。
再结合地域来看,一线城市未成年人使用他人信息注册的比例最高,超过两成。本报告数据说明,现有政策在未成年人实名认证的落地效果上仍有不足。
如何引导孩子理性健康地上网,包括构建孩子良性正向的网络消费观、社交价值观等,也是家庭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侧面。事实上,有研究证实,青少年与父母讨论网络内容的频率越高,其网络素养水平往往显著越高。
以消费观为例,本次调研中,超半数受访未成年人称父母曾主动聊过网络消费,且46%左右的家长支持孩子合理网络花费;但也有16.71%的受访者表示家长从未过问。
据此报告呼吁,家长应更多关注亲子沟通的态度和方法,在言传身教、科学协商、合理尝试的基础上,加强对未成年人上网的正向引导,培养未成年人健康的上网习惯和价值理念。报告也建议,包括政府、学校、平台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协同构建网络素养课堂,持续加强平台网络风险治理,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报告认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是网络隔离后的保护,而是在“知网、懂网、用网”基础上,帮助未成年人提升网络素养教育,构筑多方协同合作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系统工程。
家长对孩子上网的焦虑情绪何解?学者:宜疏不宜堵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怎么办?孩子非理性消费、巨额充值能追回吗?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我们还能做什么?当天研讨会现场,围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热点话题,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邀请了6位长期关注未保领域的专家分享最新观察与思考。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公安局贡江派出所副教导员、教育警务区警长郭娟从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已有16年。她在论坛上谈到,近年随着数码产品普及,部分孩子沉迷手机,让许多家长感到困惑,一些家庭亲子关系因此恶化,孩子出现抑郁、焦虑甚至要自杀等现象。
郭娟发现,在面对手机沉迷等问题时,部分家长教育方式粗暴,动辄指责打骂;或视手机如洪水猛兽,激起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还有家长将使用手机与学习放在对立面,要求孩子绝不接触手机,久而久之孩子形成厌学情绪。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也提到,现实大量案例显示,家长、教师等对未成年人使用手机心存警惕,背后反映出成年人功利化地看待孩子使用互联网——比如功利地认为上网学习可以、但娱乐休闲不可以。“对未成年人上网,成年人一定要学会放松,不能孩子一上网就很紧张,甚至视互联网为洪水猛兽。”孙宏艳提到,此前一项网络沉迷研究也发现,家长越专制地管理孩子上网,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比例越高。
“在临床心理学实践中,家长咨询求助最多的问题就是孩子上网时间过长、沉迷成瘾。这本质是家庭网络素养教育的问题,网络平台管理再完善也解决不了。”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杨凤池直言,青少年网络防沉迷、网络心理健康的关键在家庭,家长是第一道防线。
杨凤池建议,家长应与孩子沟通,清楚了解孩子的上网需求,引导孩子明确正向积极的上网目标;共同约定合理的上网时间和规则,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上网习惯,如固定上网时段、设闹铃定时关屏休息等。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涉未成年人充值打赏案件层出不穷,网络平台是否应当退款以及退多少,为此家长和平台多有争论。
研讨会现场,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少年法庭)法官王红霞就此表示,这类案件审理中最大难点在于主体查明。若查明所涉网上消费行为确系未成年人所为,法院会综合考虑家长是否尽到监护职责、平台是否尽到注意义务等因素,确定如何退还充值、打赏金额。如果家长未尽到监护人职责,未成年人故意逃避平台监管,法院无法支持全部退款的请求。
“家长是离孩子最近的主体,对未成年人的监管比平台等更为直接。”王红霞建议,家长应切实履行监护职责,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提升自身网络素养的同时加强亲子陪伴。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宁宁进而建议,互联网平台可为家长在数字空间履行监护职责提供便利——比如提供便捷可行的技术功能帮助家长掌握软件的使用时间管理、使用权限等;协助政府部门、学校、家庭、公益组织等开展风险知识教育、设置网络素养课程等。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在研讨会上建议,应加强技术保护,构筑网络安全屏障,如进一步完善报投诉等机制,为未成年人遇到隐私侵犯等情况提供救济。他同时也建议,应践行科普宣传教育,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健全网络欺凌的预警预防、识别检测和处置机制,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出品: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