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许久以来,人们对于驱动的关注目光总是长时间地停留在显卡上,而对于主板驱动,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关心,因为,操作系统中一般都涵盖了主板芯片组驱动,仅利用操作系统自带的驱动程序就可以让它们工作,何必那么认真呢?但近年来,随着竞争的进一步白热化,硬件厂商的动作大大的快过了微软的脚步,USB2.0,ATA133等各种新技术应运而生,主板芯片组的更新换代速度也越来越快,由从前的一年缩短到了现在的半年甚至更短;可微软的操作系统更新速度虽然有所加快,却仍需要两年左右。在微软操作系统更新换代的日子里,新的芯片组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如很多主板芯片组无法被操作系统正确识别,这直接造成了本来能够支持的新技术不能正常使用以及兼容性问题大量出现。微软也注意到了现今的情况,他们拿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例如,Win2000系统的SP2升级包除了解决安全问题之外,还特别集成诸多芯片组的驱动程序,解决了不少性能与兼容问题。但是,微软做的这些努力毕竟有限,我们知道,Win2000 SP2的推出时间在2001年4-5月份,距今已经有一年之久了,这一年来主板方面涌现出来的的芯片组、新技术,它均难以充分支持。WinXP系统由于刚推出不久,能够支持市面上绝大部分的主板,但对于ATA133这样的新技术仍然未能支持。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相当多的用户还在使用着 Win98这样五年前的操作系统,此时,操作系统与主板芯片组之间的支持问题表现的尤为尖锐。现在,看来我们不得不开始关注一下主板驱动,这个由芯片组厂商给我们带来的,操作系统的“特别补丁”!
我发现很多朋友对主板驱动的认识并不充分,其中,不乏一些Diyer。他们认为,主板驱动似乎仅仅是为了解决兼容性问题才存在的,它与性能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如果没有兼容性问题,那么根本就不需要装主板驱动。真的是这样吗?为了解答大家的困惑,我们做了一次详细的评测,看看主板驱动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深入了解VIA驱动】
我们所选择的驱动程序是VIA的4IN1驱动程序4.38(2)v(a)版和独立的的VIA IDE Miniport driver驱动。VIA的4IN1驱动可谓是大名鼎鼎了,这种把多个驱动放在一个包内统一安装的方式也为诸多芯片组厂商所效仿。这款4IN1驱动包括了ACPI驱动1.40a版、AGP驱动4.10b版、IDE Bus Master Filter驱动1.20版和IRQ驱动1.3a版。加入在WinXP环境下对ATA/133界面的支持、AGP驱动升级为4.10b。
在这里,有朋友可能会问了:不是4IN1驱动中已经内建了IDE Bus Master Filter驱动1.20版了么?为什么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独立的VIA IDE Miniport driver 3.0.14驱动呢?
这就需要从头说起了。其实,IDE Miniport Driver与IDE Filter Driver乃是VIA开发的两款IDE控制器驱动,这两种IDE控制器驱动各有它们自己的特征与目的。此前,我们曾多次见到媒体的文章与一些放置驱动程序的站点不能正确区分,看来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IDE Device driver分别有两个特征,过滤与覆盖。所谓的过滤驱动就是VIA IDE Filter Driver了,它主要被用来确定系统常规驱动程序的高位/低位层,监控常规驱动程序的特定情形。VIA IDE Filter驱动为Windows 95/98/2000/ME/XP等系统所支持,是除NT外的所有微软操作系统的缺省安装驱动。过滤驱动无法直接存取I/O也就意味着它无法控制一些设备,WinNT不支持的原因其实也就在这里,这同时也是过滤驱动这种类型的的局限性。所谓的覆盖驱动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IDE Miniport Driver了,它将会覆盖掉系统原有的驱动并取而代之。它能够直接通过设备I/O掌控硬件动作。微软对于驱动有保证兼容性的明确要求,对于IDE控制器来说,覆盖驱动实际上是SCSI miniport驱动,它位于SCSI接口驱动之下用来掌控所有的IDE控制器以及ATA/ATAPI设备,同时我们也应知道,SCSI适配器也正是利用这种接口来掌控SCSI设备。VIA IDE Miniport Driver能够巧妙的校正设备出现I/O错误的情况。它能够由高到低的逐级自动递减设备的传输模式级别至正确,这里所谓的传输模式级别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UDMA 100、UDMA 66、UDMA、DMA以及PIO模式了。微软缺省的驱动可就没这么聪明,它只会直接把存储设备传输模式从最高降到最低,这就是很多朋友的系统未装VIA IDE驱动前硬盘传输模式被固定在可恶的PIO模式的原因。VIA IDE Miniport Driver还使用了一种另外占用系统内存的运算法则,这也是它能够从其他角度增进硬盘及IDE控制器性能的原因。
IDE Miniport Driver驱动并不随4IN1驱动默认安装。根据VIA的官方资料,它在下列情况下推荐安装:1、拥有Zip 驱动器,并且主板南桥芯片组是686B;2、Win2000系统下,使用ATA100硬盘,没有安装Service Pack 1;3、在Win2000和WinXP系统下,使用ATA133硬盘。它也同时支持MS的从Win98开始的任何一个Windows操作系统,在VIA的官方资料中,在Win9x和Win2000操作系统下,它可以带来一些性能增长,很明显这是一款加速型驱动。他能为我们带来多少额外的性能提升?抱着这个疑问,我们安装了这款驱动。
在这里,VIA提供了一个分析图表,为我们详细讲解了两款IDE驱动与微软操作系统所包含的默认驱动之间的区别。
虽然4IN1包内包括的IDE Bus Master Filter 驱动已支持ATA133,但是据称VIA IDE Miniport driver驱动却能提供更强大的性能,这也是我们单独选择VIA IDE Miniport driver驱动的原因。
VIA IDE Miniport driver驱动安装后,重启系统,任务栏里面就会出现一个VIA的小图标,这就是VIA IDETOOL。打开后,我们眼前一亮,这不是翻版的Intel应用程序加速器么?内容都一样。
【评测系统陈述及测试说明】
我们评测中所采用的是VIA的KT333芯片组主板--捷波V333DA。
具体介绍如下:
VIA KT333芯片组
捷波V333DA(屠龙333)主板,芯片组VIA KT333。支持ATA133
在测试中我们所用到的其他硬件如下:
测试中采用的软件平台及驱动如下:
我们分别采用Win98,Win2000,WinXP三种系统平台进行测试,所有测试平台安装nVIDIA Geforce 2 MX 400显卡驱动28.32官方版和微软DirectX 8.1a,以验证在不同操作系统环境下,主板驱动所起到的作用。
我们的测试共分为两个部分,客观性测试和主观性测试。客观性测试指的是利用测试软件提供准确量化数据指标的对比方法,主观性测试指的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存在较多误差区间的对比方法。
在客观性测试方面,针对具体测试软件的选择我们尽力进行了权衡。单一的测试软件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各个测试部分,我们尽量使用多个测试软件。我们使用了SiSoftware出品的SiSoft Sandra 2002的File System Benchmark以及PCMark2002软件的HDD Score部分,用于测试驱动安装前后主板芯片组IDE部分传输效率。我们采用了 Madonion出品的Video2000软件的Performance测试部分来测试驱动安装前后对于显示方面性能的影响。经典的Quake3游戏则被用于验证实际应用中的3D性能和主板AGP性能变化。ZD CC Winstone2002更是不可或缺的测试软件,我们用它来验证主板驱动程序对媒体制作、商业办公性能的综合影响。
除了这些客观的测试,我们还有偏重应用的主观性测试带给大家。为此,我们特意准备了一块秒表。主观性测试的项目如下:
一、 系统完全开机所需时间:
Win98平台下的测试的方法是从BIOS自检完毕时,开始计时,至完全进入系统时(登录框出现),停止计时。Win2000和WinXP系统,我们通过查看Windows自带的事件查看程序,计算一次事件日志服务从结束到再次启动所用时间。这个时间包括从事件日志服务停止到Windows完成所有关闭动作的开销以及计算机的整个自检过程,但我们测试的是安装主板驱动前后系统启动时间的差异,所以可以把机器自检的时间与视为相同(对于从事件日志服务停止到Windows完成所有关闭动作的时间开销部分,我们认为随着主板驱动的安装也会相应的体现出试验效果),只比较操作系统启动速度之间的差值。我们每个平台取样5次,样本精确到1/10秒,求出平均值后,四舍五入得出精确到1秒的最终数据。
二、 在硬盘中移动一个容量为963M的MP3文件夹所需要的时间。当按下Windows粘贴键时,开始计时,到移动窗口的进度条结束时停止计时,每次测试完成后,重启系统,并格式化该硬盘,以减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每个平台测试5次,精确到秒,最终数据取其平均值。
也许会有朋友提出,这种测试方法精确度不高,但是,我们仔细考虑后认为,只有这样的测试,才能更清晰的体现出主板驱动在我们的实际使用中的起到的作用。
【VIA平台Win98测试部分】
VIA的芯片组,以往总是给人留下一些兼容性较差的印象。比如与某些特定型号的声卡,显卡兼容性不佳等,这些问题一般能够通过安装4IN1驱动或升级主板BIOS来获得解决。由此,VIA主板的4IN1驱动,也又被人们称之为4IN1“补丁”。那么如今VIA的主板,就拿这块Jetway KT333来看,是不是还有那些典型的兼容性问题呢?是不是还是需要4IN1“补丁”呢?
在98平台下,为验证VIA的兼容性问题是否得到改善,我们安装了创新SB LIVE声卡和帝盟的S90声卡,创新声卡和S90声卡安装驱动后工作完全正常,没有出现任何兼容性问题。看来,VIA以前的兼容性问题已经在新的芯片组上得到了一定的修正,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VIA的芯片组已经不需要安装4IN1驱动了呢?我们从上面的测试也应看到了,答案是否定的,驱动仍需安装,因为它为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性能增益。从4IN1驱动在Win98平台下的表现可以看出,驱动程序在安装后主板性能得到了完全的发挥,尤其是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更为明显,看来,4IN1驱动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兼容性问题而存在,而是实实在在为我们带来了性能的提升。
安装4IN1驱动程序与单独安装VIA IDE Miniport Driver的对比实际上比较的是IDE Bus Master Filter驱动与IDE Miniport Driver之间的区别。我们清楚的看到,在Win98系统下安装IDE Miniport Driver所起到的效果要比IDE Bus Master Filter好。所以,我们推荐使用Win98系统的VIA芯片组主板用户除4IN1外再安装IDE Miniport Driver。
【VIA平台Win2000测试部分】
在Win2000系统下,就没有98平台下那么顺利了,我们碰到了上文所叙述的,硬盘传输模式被固定在PIO模式的问题,无论怎样试图改动,都无济于事。
由于在Win2000平台下,未安装该主板IDE驱动时磁盘始终只能工作在PIO模式下,所以测试成绩也理所当然的低下,最后的结果完全是一边倒。看来,在Win2000平台下,对于VIA主板,安装驱动程序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但是IDE mini port驱动的表现可就与上文的技术分析不太相符了。它并没有像针对Win98系统那样带来了免费的性能提升,反到造成了性能下降。虽然它可以解决Win2000下硬盘被锁死在PIO工作模式和Win2000不支持ATA133的问题,但是4IN1中的IDE Bus Master Filter驱动同样可以做到。我们只推荐您在解决下列问题时使用它:1、拥有Zip 驱动器,并且主板南桥芯片组是686B;2、需使用ATA100硬盘且没有安装Win2000 Service Pack 1;3、在Win2000和WinXP系统下,使用ATA133硬盘。
【VIA平台WinXP测试部分】
WinXP平台目前不支持ATA133。因此在设备管理器中,我们这块支持ATA133的金钻7硬盘只能工作在Ultra DMA Mode5的模式下,也就是ATA100。
令人高兴的是,在装好4IN1驱动后,问题得到了解决,显示变为了Ultra DMA模式。可惜的是仍不能显示ULTRA DMA Mode 6,根据VIA的说法,这是WinXP的显示问题,可以不必理会。
结论已经出来了,对于VIA芯片组来说,WinXP系统目前暂时不需要安装任何驱动。随着VIA Miniport Driver驱动的安装,反作用再次出现了,拷贝文件时间延长,磁盘性能也下降。我们建议大家不要WinXP下安装Miniport Driver,KT333之前的芯片组用户甚至连4IN1都不需要装。
【结论】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发现,VIA的芯片组在逐渐趋于成熟,尽管在最新的芯片组上,一些老的兼容性问题已经基本不复存在了。但是,一些还在使用老主板的用户,仍需要VIA不断推出的4in1驱动包来解决兼容性问题。而且,4in1驱动包的安装,对于性能提升也大有益处,IDE Miniport尽管虽然对NT 内核的操作系统支持的并不好,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VIA的努力,希望VIA能继续发布这样的驱动程序!
最后,我们来做一个总结,说明一下在各个操作系统下,我们推荐安装的驱动程序。
本文已独家授权给《电脑高手》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