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华硕公司提出了Eee PC的概念,并推出一款Eee PC 701便携机,使用过这款机器的用户恐怕还会记得它当时的配置:赛扬M 900MHz处理器,910GM+ICH6M芯片组,512M内存,4GB SSD硬盘,7英寸800x480屏幕,这样的规格在当时的笔记本甚至CULV便携本平台中也有些落伍。当时就有很多人怀疑或者直接断言这种小本一无是处,根本掀不起多大波澜。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小本不仅没有消失反而火了起来,引领了上网本这一独特概念的兴起。
上网本的红火也使得当时针对笔记本应用的处理器和芯片组的不足显现出来,赛扬M、酷睿M等移动版CPU的面积大,发热大,难以实现超长续航时间,较高的发热又难以实现超小体积,CULV版处理器价格高昂,整机动辄过万的价格注定其不具有实用性。如何实现上网本“超长续航时间、超小体积、超低功耗”的要求成了一道制约超便携平台发展的门槛。Intel原本针对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s)推出的Atom(中文名凌动)处理器却阴差阳错地承担了这个重任,时至今日Atom系列也成了与笔记本、桌面平台相鼎立的主力处理器。
上一代Atom中,Z500系列的TDP功耗为2W-2.4W,平均功耗和待机功耗仅有220mW和110mW,搭配的显示核心源自PowerVR,主要面向要求超低功耗的MID设备。N200以及之后的N300双核系列则针对上网本,单核产品TDP约为4W,双核则为8W,搭配的芯片组则是Intel自家的945GC+ICH7修改版,此外上述所有平台要想支持网络功能都会都搭配Intel的网络芯片成套出售,售价从45美元到160多美元不等。这其中Intel一度力推的MID设备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就,而N200以及N300系列则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在上网本平台大获成功。
上个月底Intel发布了代号Pine Trail的新一代Atom平台,Intel这次不仅将芯片打包策略再度升级,从CPU、显卡、南北桥的三芯片缩减到集成GPU的CPU、南北桥的双芯片,新一代Atom芯片的应用范围也从原来的MID、Netbook进一步扩展到入门级桌面(Entry-Level Desktop),Pine Trail-D代号中的D即表示桌面平台。以上网本大火成功的经验来看,Atom芯片相比桌面平台更低的功耗和发热优势将会是下一个应用热点。
自Pine Ptrail-D宣布以来就受到厂商的热捧,因为市场上对于低功耗低发热的入门平台确有极大的需求。目前人们组建低功耗平台的主要途径是整合主板+桌面CPU,AMD平台主流的配置是X2 240搭配785G主板,Intel平台则是G45搭配E5000系列处理器,虽然这样的低功耗平台性能比较强劲,但是在功耗、发热以及体积上要付出一定代价,无法与专用的Atom平台相比。
低功耗平台对比 |
|||
配置 |
Intel |
Pine Trail-D |
AMD |
CPU型号 |
E5200 |
D410/510 |
X2 240 |
散热器 |
100元 |
N/A |
100元 |
CPU功耗 |
65W |
10/13W |
65W |
CPU售价 |
550元 |
N/A |
400元 |
主板功耗 |
≌22W(G45) |
2.1W |
≌12W(785G) |
主板售价 |
≥500元 |
450-500 |
≥500元 |
体积 |
大 |
小 |
大 |
性能 |
强 |
一般 |
强 |
三件套功耗 |
87W |
12-15W |
77W |
平台总价格 |
1000-1500元 |
450-500 |
900-1200元 |
驱动之家 www.mydrivers.com |
Pine Trail-D平台的出现使得用户DIY自己的超低功耗平台有了可能,这样的主板已经集成了GPU和CPU,大多采用被动散热,因此功耗和静音上的优势非常明显,无论用户是用来做下载机还是客厅娱乐中心都很合适。
许多读者用过甚至正在使用着一代Atom平台的上网本,但是桌面Atom尚属新事物,它的性能如何,能否满足用户的影音、办公以及游戏需求,功耗与发热低至什么程度,被动散热片效能如何,这些都需要我们一一解答。本次我们拿到了梅捷公司推出的两款主板―P4D-G/L和P5D-G/L,分别集成了D410和D510处理器和显卡,有关入门桌面平台Atom的神秘面纱即将揭开。
注:这两款产品叫主板也许不再合适,因为它们内部直接整合了CPU、显卡而非传统的南北桥,为何能实现这样的设计我们要从Atom芯片的设计说起,如果你对这部分不感兴趣,只想了解这两款主板的做工与设计、综合性能、游戏性能以及功耗温度,可以分别点击上面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