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看联想,90年代看华旗
  • RedSleeve
  • 2003年10月30日 23:42
  • 0

在80年代生IT企业中,联想无疑是最成功的,它也因此成为了众多IT企业学习的典范,这其中就包括华旗。如今在联想换标仅半年之后,华旗也启用了其新标识aigo,同样开始了其在国际市场的征程。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使华旗成为了各方分析90年代生中关村企业的标榜。

80年代看联想,90年代看华旗

求“神似”而非“形似”

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往往有其独特的地方。

80年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给刚刚起步的IT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几十年的市场封闭,使得起步较晚的IT产业在市场上失去了先机,在当时的PC市场上,洋品牌几乎占据了全部的市场份额。联想集团在产品研发、制造及管理处于相对落后的弱势下,以其创办人柳传志先生提出的“贸、工、技”为发展策略,使联想这个品牌在IT市场上快速崛起,成为大部份中国IT企业学习的标榜,这其中就包括90年代开始起家的华旗。

相对于80年代生中关村企业,90年代出生的中关村企业,做自有品牌PC的先机基本已经丧失,因为PC这块市场大部分被中关村80年代的成功企业所占据,比方说像联想这样的今天依然能够在行业内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以自有品牌PC为主营的业务架构。正是由于这一点,华旗并没有把发展的重点放在自有品牌PC上,而是通过代理销售的方式去开拓和巩固自己的市场。在自有品牌建设方面,华旗则是以键盘、机箱、显示器、移动存储等作为自己树立品牌形象的发展重点。

华旗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能适时地分析市场。在制定企业的发展策略方面,华旗并没有使用省时、省心的“拿来主义”,而是通过在深刻学习联想“贸、工、技”发展策略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当时的市场背景,将其发展演绎为“贸、服、技”的经营策略。

为什么要把服务上升到战略层面来考虑呢?

华旗认为由于自己的产品集中在DIY和数码产品方面,而这些业务的主要对像是个人用户,因此服务的好坏必将影响业务的发展。

从经营键盘、机箱,到后来的显示器、MP3、移动硬盘、USB闪存盘,华旗把经营范围从北京中关村,一直做到了全中国。华旗能够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除了总裁冯军态度执着、思虑慎密外,懂得掌握时机、与合作伙伴分享战果,也是华旗致胜的关键。

通过华旗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IT企业来说,在创建企业的初期,如果能有一个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那对这个企业发展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然而如果一个企业要想摆脱学习者的角色,关键还要看企业如何创新。

角色的转变

岁月如梭,时光流转。在IT市场激烈竞争中磨练出来的华旗走过了艰难的创业时期,开始在90年代生中关村企业中崭露头角。在发展中,华旗在汲取如联想等成功企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着自己的创新,开拓性地创造出了如“杠杆原理”、“1+1=11”、“六赢理念”等先进理念,使企业跨过了一个又一个事业的高峰,同时华旗也在不断实现着从学习者向被学习者角色的转变。

1996年,《联想为什么》出版,身为华旗总经理的冯军为当时手下的50名员工每人买了一本,希望能从当时已在IT界大红大紫的联想那里获得创业的经验。在柳传志那里,冯军首先学会了“两条腿走路”--既代理国际品牌,又做自有品牌。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好学上进的华旗人发现光是学习别人的东西还不行,要想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必须要学会创新。达成了这个共识,在经营理念上,华旗总结出了让众多中关村企业啧啧称道的“六赢”理念。所谓六赢理念既是指大众、代理、员工、公司、供方、社会这参与合作的六方,共同获得合理利益的满足和发展的机会,缺一不可。也就是说,这六个族群所形成的价值链必须同时获得满足,如此才能形成稳定的结构,并确保各方共同长期稳定的发展。

而在营销渠道上,华旗将联想的“1+1”策略发展成为了自己的“1+1=11”理念。1+1如何等于11呢?华旗认为跟合作伙伴之间的策略要方向相同、定位不同,才能发挥最大的综效。华旗目前的400多家核心代理商,绝大多数都跟华旗有很长的合作关系。

经过这一系列成功的创新之后,华旗逐渐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年营业额超过10亿的企业集团,华旗也因此成为了很多企业争相学习的对象。

本土是根 国际化是方向

正当人们在细心研究华旗成功经验的时候,华旗启用新标向国际化企业迈进的举措再次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对此,冯军解释说:“国际化是每个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相对于联想来说我们的起步较晚,但我相信我们的国际化之路前景一定会很美好。”

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是华旗成功的基础,而不断的创新才是华旗成功的关键。对于很多正处在创业阶段的企业来说,华旗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借鉴。对于新成长的众多IT企业来说,盲目地照搬照抄联想的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因为市场环境随时都在转变,如果再按照联想当时的发展模式来运营企业,那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在对华旗成功经验的研究中,还有一点值得重视的就是华旗的本土化策略,这也是华旗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登临国际市场的主要原因。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国内市场是根本,国际市场是方向,只有在国内市场能够拥有足够的资源基础,才能在国际市场上面对国外军团的挑战。

经历十年风雨的华旗正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蜕变,相信永不言败的华旗人定能以继承、发扬、创新的精神,在风云突变的IT市场中带动一批中国企业、民族品牌立足本土,以高质优价进军国际市场,描绘中国IT产业的辉煌蓝图。

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