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已经近半,回首看当今的显卡市场早已非当年群雄逐鹿的局面,3DFX、S3、Matorx、XGI……昔日的老牌厂商随着时间地推移纷纷相继没落或死去,留下的只有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和怅然的落寞。图形技术的不断革新,“革”掉了许多厂商的命,换来的是一次次的进步和不断攀越的性能高峰,留下来的是坚忍不拔和勇于创新的两个孤胆英雄。在此,我们首先向以往在图形技术领域做出贡献的诸多老一辈厂商致以崇高的敬意,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所能享受的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和游戏体验。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记住当今显卡市场的两大巨头,是他们的坚忍不拔和勇于创新才推动了图形技术发展至今,并让人们对未来图形技术的发展高度充满期待。没错,他们就是ATI和NVIDIA。
当然,ATI和NVIDIA也并非“井水不犯河水”和谐发展,两家厂商以往数年你争我夺的“肥皂剧”熟悉的玩家应该相当清楚,这里就没有必要再一一道来。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正是因为二者都不想被对方轻易超越,都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才奠定了当今显卡市场两大巨头的地位,也才让图形技术有了目前的发展高度。
从2009到2010,以新一代的图形API ——DX11为中心, ATI与NVIDIA的你争我夺依然轮回式地继续,这边先发制人、提早半年发布DX11显卡抢得先机,那边就毫不示弱、蛰伏以待推出全新架构GF100予以回应。虽然每一次的对抗过程不同,但每一次的争夺情景又都好似当年。过往的岁月,两家之间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回忆,历史不能重演,而此刻的只言片语又着实单薄。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二者择其一,这里先从历史稍长的ATI说起……
[1985年,关键词:何国源、ATI]说起ATI,每一个显卡玩家都不会陌生——当今两大显卡厂商之一,也是唯一能和NVIDIA一较高下的对手。ATI从起初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发展至今已经满满走过25载,而这期间的风风雨雨值得我们回味一番。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源头,说起ATI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创始人何国源。ATI创始人、ATI原总裁兼CEO的何国源一生颇为传奇,于1950年出生在广州新会的一个当时不太富裕的家庭。何国源的父亲曾教过书,后来因家境贫寒和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到香港打工,不过家里的生活依然非常拮据,温饱仍得不到保证。何国源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从小就非常懂事,为了贴补家用,他就在家里附近的空地上种菜,再将收成的蔬菜卖钱帮助家里。卖菜赚的钱太少,因此何国源又开始编草帽卖钱。何国源经常在课堂上偷偷编草帽,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耽误了学习。
1962年,何国源一家来到香港跟父亲团聚。由于经济条件差,一家人只能挤在一间很小的单间公寓里。整个少年时代,何国源感到最沮丧的就是为什么自己总是那么小,为什么自己还不到18岁。1970年,刚刚中学毕业的何国源便进入社会工作,但当时的社会形势很差,一个中学生很难找到工作。很多同学留在香港或到外国留学,可这对家境贫寒的何囯源来说很不现。后来他得知去台湾读书很便宜,每个月读书生活费很低。于是,20岁的何国源只身来到台湾,就读台湾成功大学电子工程系,而这也成为何国源的第一个人生转折点。
4年后,何国源毕业并成功获得电子工程学士学位。为了养家,他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到香港并在数控系统找到了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当时他在数控系统任职产品总经理,四个月后被提升作品管电脑工程师,待遇也随之增长。
一年以后数控系统倒闭,何国源随即跳槽到飞利浦任职制造总管一职。种种机缘,1980年何国源坐到了香港王氏电子公司总经理的位置。开始的时候,总经理的薪水并不比他原来工作的时候高,但这个高级管理层的职位,可以让把他以前工作中学过的种种知识综合运用上,这恰恰是何国源所看重的。
何囯源在王氏电子短短的一年里就让公司规模从100人迅速发展到2000人,而其薪水也从原本的十几万港币猛增到五十万美金一年。不过何国源并非那种安于现状的人,1983年厌倦了打工生活的何国源陪同一位移民到加拿大的校友来到多伦多,从此踏上了他曲折的异国他乡创业之路。
1984年,何国源移民加拿大,遗憾的是尽管他拥有近10年的工作经验仍然找不到和专业相关的工作。然而何国源并未放弃,1985年他和另外两个香港移民,Benny Lau(原ATI产品开发副总裁)和Lee Lau(原ATI策略计划副总裁)共同创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公司——Array Technology Industry,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ATI。和许多同时代的IT英雄类似,何国源的ATI诞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北部安大略省马克姆小镇的一件车库里。当时三人的全部积蓄也不过30万加元,而创建一家电脑公司需要大笔资金,以他们当时的实力很不现实,所以何国源决定瞄准创业成本较低的计算机图形领域。否则,我们今天有可能看到的不是ATI,而是又一家戴尔或者联想。
起步之初的ATI极为艰苦,公司上下仅有六名员工,并且秘书、接待和装运都是同一个人。以至于后来何国源的老同事去看望他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何国源这个昔日的的总经理竟然拿着扫把成了车库清洁员。身兼总裁的何国源除了技术研发,所有的公司业务也都要参与。即便如此,开始的创业也很快消耗殆尽,幸而后来得到新加坡华联银行的共计180万美元的商业贷款才得以将ATI维持下去。
尽管公司开始举步维艰,不过何国源敏锐的创业方向还是为公司带来了生机。1985年10月,ATI采用ASIC技术开发出第一款图形芯片,之后就主要涉足OEM业务为诸如IBM之类的大型PC制造商生产显示芯片,因为当时个人电脑只有IBM和其它竞争者的整机销售,并且价格昂贵,所有配件包括软件都不会单独销售,所以OEM是当时ATI的最佳选择。好在公司第二年就获得了第一笔订单,每周7000块芯片,当年ATI就赚了1000万美元。
从此之后,ATI就开始专注于为PC制造商提供OEM整合图形芯片。随后几年,在当时新兴的PC大潮带动下,ATI的营收逐年增长。到了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ATI的营业额就达到了近1亿美元,并跻身加拿大五十大高科技公司。
背景:当时的显卡称为显示适配器,在DOS操作系统年代,电脑对显示技术的要求是很低的。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软件的应用,电脑图形界面的需求也愈发强烈。从最早应用在8080、8088以及80286上,仅能识别黑白两色的EGA,到286时代能够十倍三原色和黑白的CGA,显示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CGA依旧整合在主板上,并不像现在的独立显卡,直到VGA标准才出现如今显卡的雏形,从主板上分离开来。
[1987年,关键词:第一代、EGA/VGA Wonder]ATI图形芯片处女作:EGA/VGA Wonder
事实上,从1985到1995的十年间,PC图形技术一直处于2D时代。不过ATI看到了图形技术发展迅速,为了更好的发展决定不再仅仅制造基本的2D图像芯片。在致力OEM订单的同时,ATI也开始注重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将重点放在自己品牌的产品上。1987年,ATI推出了EGA Wonder 显卡系列,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功能上相比IBM自家的图形适配器都有很大提升,是一种能应用与市场上任何一种图形界面、软件和显示器的单卡,为传统PC提供了更高速度的显示图像,并引起了很多PC制造商和个人用户的兴趣,并成为当时ATI主要的零售产品。1988年,采用ISA总线的VGA Wonder受到了更多用户的欢迎,衍生了许多产品,并成就了后来著名的All in Wonder系列。
不过早一些的EGA Wonder主显示芯片并非ATI自行设计,而是采用了当时的CHIPS P86C435芯片,而显卡的时钟芯片才真正出自ATI自家的16800-0,另外显卡还配备了256KB显存,所以显示速度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
直到1988年VGA Wonder的推出,ATI才真正意义上有了自己第一款图形卡。显卡基于ISA总线,基于ATI自行生产的118800-1主显示芯片设计,搭配ATI 18830-2时钟芯片以及inmos A-G171S-35C DAC芯片的组合,配备512KB至1MB显存,相比EGA Wonder性能上又有了提高。
VGA Wonder系列型号包括了VGA Integra、VGA Wonder、VGA Wonder +、VGA Wonder XL、以及第一代图形芯片的巅峰之作,基于ATI 28800-6芯片的VGS WONDER XL 24显示卡等等。得益于EGA/VGA Wonder的走红,ATI也从此名声大振。
[1991年,关键词: Mach8、Windows优化]ATI第二代图形芯片:Mach8
前面提到过,当时图形显示适配器(当时称为VGA Card)唯一的功能就是图像输出,而真正的图形运算则全部依靠CPU,那个年代并没有什么现在流行的硬件加速之类的技术。随着微软新一代Windows操作系统出现之后,以往的显示适配器就不堪重负了。
1991年5月,ATI发布了新一代的Mach8(ATI 38800-1)系列产品,这也是ATI第二代图形显示芯片。这款产品针对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优化,通过一颗专门的芯片来处理图形运算,从而很大程度上减轻了CPU的压力,让Windows界面运行起来非常流畅,并且使图形化操作系统资源消耗大大降低。
Mach8系列产品型号不少,最高端的当为Graphics Ultra。该卡基于VGA Wonder XL 24的ATI 28800-6主显示芯片,另外还搭配新一代的Mach8(38800-1)图形处理芯片以及inmos的FIMSG176J-802 DAC芯片,并且配备了1MB的显存,双芯片的加入大大增强了绘图能力。除此之外,Mach8系列还包括了8514-Ultra、VGA Wonder GT、Graphics Vantage等型号,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1992年,关键词:图形加速、Mach32]ATI第三代图形芯片:Mach32
就在Mach8发布的一年之后,ATI又迅速推出了第三代的Mach32(ATI 68800)系列芯片。该芯片集成了图形控制器以及图形加速器,支持32bit真彩输出。在针对Windows优化的同时还加入了对Linux操作系统的支持。不过1989年ATI参与了当时业界著名的VESA标准的建立,所以Mach32也同时推出了支持32bit VESA Local Bus接口和PCI接口等多种版本,产品型号也相当众多。不过该系列产品中当以Graphics Ulta Pro为代表作,显卡基于Mach32(ATI 68800)主芯片,辅以ATI 68875的DAC芯片,同时还配备了2MB显存,得益于双芯片的加入,显卡性能再次提升。
另外,该系列显卡包括:VLB MACH 32(2MB DRAM)、VLB MACH 32(2MB VRAM)、MACH32 VESA(2MB VRAM)、MACH32 VESA (2MB DRAM)、Graphics Ultra Plus(1-2 MB DRAM)、Graphics Wonder(1-2MB DRAM)、Graphics XLR等等。区别于以往单纯具备显示功能的VGA Card,具备图形处理能力的显卡被称为Graphics Card,也就是图形加速卡,它的加入促进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普及,让个人电脑走进了图形化时代。
[1994年,关键词:Mach64、视频加速]图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个人电脑由图形化进入多媒体时代,以往的2D图形Graphics Card处理起来还游刃有余,但越来越多的视频编码让CPU再次陷入泥潭。
1994年,迫于当时多媒体显卡的需求,ATI发布了Mach64芯片。同时这也是当时全球首款支持从YUV到RGB色彩转换功能的芯片,铸造了个人电脑提供视频加速的里程碑。由此显卡代替处理器负责处理视频的逐行扫描,可以进行流畅的MPEG-1和AVI软件播放,而无需再购买价格昂贵的硬件解码器。发布当年的Graphics Xpression和Graphics Pro Turo就是代表产品。
Mach64 GX、Mach64 CT以及Mach64 VT芯片
第二年,ATI在Mach64的基础上推出了Mach-64VT芯片,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入了X轴和Y轴过滤。也就是说,以前320x240的分辨率放大到1024x768分辨率也不会出现色块。Mach64出色的多媒体性能奠定了ATI在多媒体处理领域的领先地位。与前面一样,为了与单纯图形加速功能的Graphics Card区别,具备视频解码功能的显卡称为Video Card,也就是视频加速卡。
该系列产品包括:Graphics Pro Turbo(Mach64 GX、2MB or 4MB VRAM)、Graphics Pro Turbo 1600(Mach64 GX、2MB or 4MB VRAM)、Graphics Xpression(Mach64 GX or Mach64 CT、1MB-2MB VRAM)、Winboost(Mach64GX or Mach64CT 、1MB-2MB)、Wincharger(Mach64GX or Mach64CT 、1MB-2MB)、Winturbo(Mach64 GX 、1MB-2MB VRAM)、Video Charger(Mach64 VT、1MB-2MB)、Video Xpression(Mach64 VT-2、1MB-2MB)、Video Xpression+(Mach64 VT-2,1MB-2MB)。
至此ATI就由诞生走完了第一个阶段,前面介绍的四代产品由最基础的显示输出到2D图形处理再到后来的视频加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发展成长期。而接下来就要进入全新的3D图形世界,ATI又如何面对呢?
[1996年,关键词:3D加速、3D Rage]到了90年代中期,图形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传统的2D显示技术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而整个图形技术领域也在酝酿一场革命。一方面PS等游戏机的面世收到了数以万计玩家的追捧,当时的图形厂商也看到了游戏市场的巨大利润,不过同时代的PC图形处理能力与前者还有很大差距,迫切需要强大图形运算能力的显卡加入;另一方面,游戏领域已经萌发了3D的雏形,事实上当时PS等游戏机上已经出现了少量的3D游戏,并且吸引了一大批玩家。由此,2D到3D转变迫在眉睫,3D世界正式开启。
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众多图形厂商都纷纷推出旗下的第一代3D显示卡,例如NVIDIA的NV1、Matrox的Mlennium以及Mystique、PowerVR的PCX1、S3的Virge3D等等,并冠以“3D加速卡”的美名。不过那时所谓“3D”严格来讲只能算是“2.5D”,它们提供的3D加速功能相当有限,而且图形应用程序接口也都是自家定制的API,各自为战。而此时的ATI虽然在2D图形卡跟多媒体处理方面颇有作为,但在3D这一新生领域尚属小弟,尽管如此,ATI也随后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代3D图形芯片(同时也是ATI第五代图形芯片),进军3D战场。
ATI第一代3D图形卡:3D Rage
1996年ATI第一款3D显示芯片ATI 3D Rage正式面世,和S3的Virge一样属于第一代3D显卡的典型代表作。ATI 3D Rage是当时3D性能最全面的显卡,2D核心继承于Mach64,并增加了3D处理功能。同时具备一条渲染管线跟一个TMU,制程为0.5微米,配备了2MB的显存,并支持MPGE-1硬件加速。不过虽然它提供了诸如光源处理之类的3D加速特性,但却不支持硬件Z-buffer,所以还算不上真正意义的3D显卡。然而最致命的还在于3D Rage存在严重的兼容性问题,致使市场接受度极低,不过当时NVIDIA的NV1也在兼容性问题上触了礁,这也是第一代3D加速卡的通病,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各个厂商之间缺乏统一的API,各自为战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尝不到甜头。
[1997年,关键词: 3D Rage II、硬件DVD加速]改进产品:3D Rage II
3D Rage由于兼容性问题很快淡出市场,不过ATI并没有因此收到太大影响。并于6个月后的1997年推出了全新改进的3D Rage II 。虽然从命名上看这似乎是ATI的第二代3D图形加速显卡,但事实上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3D芯片。
3D RAGE 2修正了上代产品致命的兼容性问题, 2D方面采用了重新设计的MACH 64 GUI引擎,性能得到提升。显存方面搭配了2~4MB的单循环EDO或高速的SGRAM。3D RAGE II芯片的另一个增强,是3D RAGE的座脚兼容加速版。而第二代的PCI总线令它的2D性能增加了20%,此外还新增了MPEG-2 (DVD)播放功能。这款芯片还支持微软Direct3D、Reality Lab、QuickDraw 3D Rave、Criterion RenderWare和Argonaut BRender的驱动程序。专业的3D和CAD用户可得到OpenGL驱动程序,AutoCAD用户可得到Heidi驱动程序。驱动程序亦支持数个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95、Windows NT、Mac OS和OS/2。ATI还配备了RAGE II的ImpacTV电视编码芯片。
总的来说3D Rage II支持双线性、三线性过滤、Z-buffer和一些Direct3D材质混和模式,不过像素过滤只是比S3的ViRGE略好,相比当时的其它产品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硬件DVD视频加速:3D Rage II+DVD
ATI在多媒体视频方面的天分始于MACH 64。从这个时期开始,ATI的视频技术就不断积累革新,特别是在DVD解压方面颇有建树。3D Rage II同样继承了MACH 64-VT的视频技术。而此后的3D RAGE II + DVD更是业界首款具备动态补偿(motion compensation)的图形芯片,此举大幅降低CPU在做软解压DVD时的负担。
虽然后来在1998年S3的Savage 3D曾一度抢了DVD视频回放加速之王的桂冠,但很快ATI就以RAGE 128GL革新的硬件iDCT(inverse discrete cosine transfer逆离散余弦)一举夺回DVD加速之王的头衔,而这一技术也延续了将近两年 。
首次采用AGP总线:3D Rage Pro
同年4月,ATI再接再厉推出了第三代的RAGE显示芯片——3D Rage Pro。ATI为这款芯片新增了三角形设定引擎,并且透视法修正算法也得到了改进,同时增强距离模糊和透明化效果。此外还新增了反射高光效果和增强了影像播放功能,尤其是DVD播放。3D Rage Pro芯片的另一大卖点是首次加入了对Intel的AGP接口的支持,支持边带寻址和AGP 2X。3D Rage Pro支持最高8MBSGRAM或16MBWRAM。AGP总线的高带宽特性令Rage Pro的MPEG-2加速性能得以提升,使得ATI当时的DVD回放性能更进一步。这使得ATI得到了更多OEM厂商的重视,大批的OEM订单使ATI公司在1998年的收入也翻了一番。
强大的多媒体显卡:Rage 128
转眼进入1998年,而这一年3D显卡大战也愈加白热化。此时的NVIDIA、3DFX、MATROX、S3等厂商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活,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产品。而此时,ATI也祭出Rage Pro的继承者——Rage 128。 这款产品一推出矛头就直指VOODOO 2跟TNT ,ATI的目标就是要在性能功能上全面超越后两者,而当时ATI也似乎做到了这一点,特别是在画质方面。
Rage 128是ATI首枚128bit 3D芯片,支持AGP 4X接口、硬件MPEG-2加速。该产品的一大卖点就是专门为32bit色设计,从16bit色到32bit色的性能下降不到5%,这在当时是相当惊人的。在性能上,ATI推出的RAGE 128并不是当时顶尖的,不过RAGE 128胜在各项性能指标都非常平均。不仅在DVD动态插值补偿方面依然占据优势外,更有支持VIVO和ALL-IN-WONDER的显卡版本。在当时看来,这已经算是功能非常强大的多媒体显卡。Rage 128也分为高低型号,以面向不同用户群。当时型号非常多,包括Rage 128 VR、Rage 128 GL、Rage 128 GL、Rage 128 Pro等。
落败的“女神”:Rage Fury MAXX
转眼间又到了千禧年,这时候有一家显卡厂商在这场硝烟弥漫的3D战争中渐渐显露出王者风范,大有接替昔日王者3DFX的趋势,而那正是NVIDIA。当时的NVIDIA兼具出色的研发实力和优秀的市场策略,不过其杀手锏还在于新一代的产品总是要比其它竞争对手提前发布,占尽市场先机。而这次,NV更是抢先推出革命性的GeForce 256,让众多厂商一时间毫无还击之力。
ATI的Rage 128跟128 Pro虽然优秀,但二者都姗姗来迟,而这次更是让NV打了个措手不及。面对强大先进的GeForce 256,ATI想要在短期内拿出一款全新架构的产品与之抗衡实在是有些困难,但又不能坐以待毙任凭NV在市场上示威。一番权衡之下,ATI决定采用刚刚在Rage 128 Pro研发成功的Dual ASIC双芯片技术,开展“曙光女神计划”。
Rage Fury MAXX就是传说中的ATI“曙光女神”,这款产品实际上就是将两枚Rage 128 Pro芯片安装到单张板卡上,并用Dual ASIC技术连接起来。每颗芯片独享32M三星G7显存,共计64M。ATI使用的多核心并联技术跟3DFX的SLI不同,称为AFR(Alternate Frame Rendering),按照ATI的说法,AFR要比SLI更加高效。该卡的填充率500 Mpixel/sec fill rate,完全的OpenGL ICD, Direct3D以及DirectX,支持AGP 1x/2x/4x和Hardware DVD。
但不管怎样,Rage Fury MAXX本质上就是两张Rage 128 Pro并联在一起,理想情况下其最大性能也就不过是128 Pro的两倍。由于缺乏先进的特性,这款ATI仓促应敌的产品只不过是一款臃肿的过气产品,市场反应自然不佳。随着女神的落败,ATI也结束了这场3D战争的第一阶段。在这个群雄逐鹿的年代,ATI前期的产品显得还很稚嫩,特别是在3D性能跟兼容性方面。而到了中后期,虽然ATI已经能够拿出性能出色、功能齐全的产品,但每次新产品的发布在时间上总是落后于竞争对手,所以并未抢得市场先机,一直比较被动。
[2000年,关键词:Radeon、镭]进入千禧年之后,图形市场风云突变,其中最令人震惊的事件莫过于昔日王者3DFX被NVIDIA收购,NVIDIA正式接替3DFX成为新的王者。而其它厂商如S3、Matorx等也都因为缺乏能够与GeForce相抗衡的产品而逐渐走向低谷,或退居二线改做低端卡或开拓其它市场。而只有ATI仍然坚持下来,继续与NVIDIA抗衡。面对有首款GPU之称GeForce 256的强劲攻势,ATI于2000年年中发布了划时代产品——Radeon(镭)显示核心。
Radeon芯片采用0.18微米工艺制造,拥有3千万颗晶体管,具有2条着色管线,每个着色管线具有3个光栅处理器。除了同样拥有T&L外,该芯片首次支持DirectX 7.0以及DirectX 8.0的部分特性,具备当时先进的硬件几何变形,光照效果和图像剪切等功能,并可以搭配DDR显存,在性能上完全可以与对手的旗舰产品一较高下。至此,PC独立显卡市场格局重新划分,形成了延续至今的A/N 两大阵营对持的局面,两大巨头之间的竞争也演化为Radeon和GeForce两大品牌的PK。
事实上在Radeon纸面发布测试结果的时候,相当多的测试显示其性能比NVIDIA当时最高端GeForce 2 GTS都要好。然而老谋深算的NVIDIA早有预谋,在Radeon发布之际随即发布了一款强力雷管驱动,使得ATI在诸如Quake3中的性能领先全部消失了,GeForce 2 GTS再次成为性能王者。不过Radeon出色的画质跟先进的架构仍不失为一款优秀的显卡。而且融合了ATI顶尖的多媒体加速功能,Radeon还是受到多玩家的欢迎和选择。可以说Radeon不光是ATI跨入DirectX 7.0时代后最成功的一款显示芯片,同时对ATI以后的产品产生极大影响,直到今天ATI产品依然延用“Radeon”来命名。
与NVIDIA GeForce 2系列显示芯片的详细划分一样,ATI也将Radeon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划分为多个版本,包括Radeon(标准版)、Radeon SE(高频版)、Radeon VE(双头显示,精简Chrisma引擎和硬件T&L,只具有一条着色管线)以及Radeon LE(省去HYPER-Z技术)。当时的Radeon系列显卡包括:Radeon LE 、Radeon 32MB(SDR)、Radeon 64MB(SDR)、Radeon 32MB(DDR)、Radeon 64MB DDR VIVO以及Radeon VE等等型号。
[2001年,关键词:Radeon 7000]Radeon系列产品获得不错反响之后,随后的产品也开始系统的推出,许多玩家熟知ATI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显卡以四位数字命名,最初的产品就是2001年推出的Radeon 7000系列,同时也是ATI第七代产品。
Radeon 7000系列总共有两款芯片,高端的R100(7200)和低端的RV100(7000)都使用了0.18微米工艺制造,拥有三千万晶体管,支持DirectX 7.0。
这里最值得一提是采用了核心代号为RV200芯片的RADEON 7500显卡。RV200芯片和ATI下一代R200芯片同时发布,采用更先进的0.15微米的制造工艺,但RV200芯片仅支持DirectX 7.0。使用RV200芯片的RADEON 7500显卡,具有290MHz的核心频率,搭配230MHz的128bit DDR显存,加上增强显存带宽利用效率的Hyper-Z技术和一项出众的DVD回放质量,是NVIDIA GeForce 2 Ti的强劲对手。
Radeon 7000系列显卡除了2D和视频方面的优势之外,多显示器支持和超前的DVI、TV输出也是吸引用户的亮点所在,而这也是当时大多数同类显卡所不具备的。该系列显卡包括:Radeon 7000(PCI or AGP 2x/4x、32MB or 64MB DDR SDRAM、Video Out on 64MB AGP)、Radeon 7200(AGP 4x、64MB DDR SDRAM)以及前面提到的Radeon 7500。
[2002年,关键词1:Radeon 8500、DX8.1]一边Radeon系列产品的诞生让气势正盛的NVIDIA也倍感压力,不敢掉以轻心。与此同时继续加快研发进程,并在2001年凭借GeForce 3的推出抢先进入Shader时代;另一边,R100的出色表现也让一直处在下风的ATI信心倍增继续研发R200核心。并在2001年8月发布了基于R200核心的Radeon 8500,同时也是ATI的第八代产品。如果说DirectX 7.0时代是ATI一直再追赶NVIDIA,那么到了DirectX 8.1则是ATI的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Radeon 8500采用了0.15微米的制造工艺,核心/显存频率达到275MHz/550MHz,采用DDR显存,依靠改良的Hyper-Z II技术,使内存带宽高达12GB/s!新一代的Smartshader引擎,超越GF3首度支持DX 8.1的全部特性,Radeon8500成为了全球首块完整支持DX 8.1的图形芯片,再加上Charisma Engine II、Pixel Tapestry II、Turform、Smoothvision等诸多的先进技术的推波助澜,使得Radeon8500在规格上成为当时最强的产品。性能上,Radeon 500在各项指标也都超过了GeForce3 ,加上其相对低廉的价格,一度成为市场的焦点。
当时的Truform技术可以看作DX11中Tesselation的雏形,让模型变得圆滑
虽然规格全面超越对手,不过令人遗憾的是Radeon 8500在实际面对GeForce 3的时候胜算并不是不太大,而问题根本就是当时的驱动不能完全发挥出R200应有的性能,而且Bug很多。更令ATI头疼的是此时NVIDIA很快就推迟了更为强悍的GeForce 4予以应对,并且由此衍生出当时被成为性价比最强的GeForce 4 Ti 4200,一推出就盖过了Radeon 8500的风头,并抢占了ATI的大量市场份额。所以除去面对多媒体市场的“ALL In Wonder”系列,Radeon 8500只有两款产品,128MB的8500和64MB的8500 LE。
硬件性能略输一筹的ATI并不愿就此服输,开始学习NVIDIA转向市场策略上做文章。这一将显示芯片授予第三方板卡商生产Radeon产品,并附上“Powered By ATI”字样,而在此之前ATI一直是从新片设计到板卡生产都一手包办。此举动摇了NVIDIA原本与第三方厂家的关系链,很大程度上挽回了ATI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ATI将原本过气的R100重新修改,添加了R200的内存控制器根Hydravison,并冠以“RV200”代号,推出了面向中低端的Radeon 7500,矛头直指NV的GeForce4 MX,其目的就是为了跟NV抢夺利润巨大的中低端市场,也正式这个时候,ATI的“田忌赛马”策略显现雏形。
[2002年:关键词2: Radeon 9000、衍生物]承上,Radeon 8500在ATI下一代产品出现之前就成为ATI主打的低端产品,并由此衍生出众多型号,比如Radeon 9000、9000 Pro、9100、9200以及9250等等,甚至推出了主板集成显卡的9000和9100 IGP版本。有兴趣的玩家可以查阅文章最后附录的表格,9000系列型号众多也是这个原因。
事实上Radeon 9000只是8500的简化版,不过那时还没有现在流行的“马甲版”的叫法。Radeon 9000基于由R200改进该来的RV250核心,和8500一样拥有4条像素管线,不过8500每条管线有两个纹理单元,每个纹理单元可处理3个材质,而9000每条管线只有一个纹理单元,但每个纹理单元可处理6个材质,看上去规格没多少变化,实际上在当时来说9000的效能不如8500。另外9000还比8500少了一个顶点着色单元,要知道8500也只有2个顶点单元而已,这也让性能损失不少。而9100与8500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规格和显卡板型都如出一辙,唯一的区别就是显存的搭有所不同。而9200与9250核心都是RV 280,也是显存的区别。
总的来说,9100其实就是R200核心的8500,而9000和9000Pro采用了简化版的RV250核心,9200系列和9250则是RV280核心(在RV250基础上多了一个顶点),单从型号命名上很难分辨出性能高低,具体规格可以查阅文章附录的表格。不过在当时这也可以看做ATI当时的一个市场策略,不得已而为之。
[2002年,关键词3:Radeon 9700、DX9]此时,NVIDIA正在主推GeForce 4系列,产品不论性能还是做工都要比ATI的产品优秀,而ATI一时见也只能靠“混淆视听”勉强应对。正当NVIDIA为GeForce 4打败ATI的Radeon 8500不可一世的时候,ATI突然宣布秘密开发已久基于R300核心的Radeon 9700,并首次加入对DirectX 9.0 支持,给了NVIDIA当头一棒。NVIDIA对DirectX 8.0/8.1寿命的错误估计,导致了GeForce 4系列依然采用DX8架构,使得完美支持DX9的Radeon 9700格外耀眼,这也是ATI进入3D战场以来真正意义上的首次领先。
R300是全球首款支持DX9的核心,架构设计简洁而高效。采用当时相对保守的0.15微米制程,集成1.1亿枚晶体管,是首颗晶体管破亿的显卡芯片。核心/显存频率达到325/620MHz,首次采用256bit的显存位宽令显卡带宽接近20 GB/s的空前水平。规格上R300完全支持AGP 8X,采用全新的256bit显存控制器,第三代Hyper-Z技术能有效节约显存带宽,而SMOOTHVISION 2.0也提供了全新的AA模式,性能画质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举登上当时的3D性能王座。
事实上,早在R200发布之初,R300就已经完成了样品。ATI之所以一直忍气吞声、按兵不动,其目的就是要麻痹NVIDIA。果然,面对突如其来的R300,NV方面毫无准备,只能加速NV30的研发进程,最后拿出屡次延期发布的GeForce FX 5800仓促应战。不过NV30却华而不实,功能上号称支持超越DX9规范的SM2.0A、号称支持真正的FP32浮点精度,实际上仍然采用过时的架构。所以NV30面对R300的时候一败涂地。
NVIDIA认为从DX8过渡到DX9需要一个漫长的缓冲时间,结果却算错了签。结果就是Radeon 9700成为了ATI最成功的一代产品,而FX系列则成了NVIDIA最失败的一代产品。
[2003年,关键词:Radeon 9800]2003年,为了挽回NV30的劣势,NV推出了经过改良的NV35。由于GPU亚发、产品周期以及工艺转换的特殊性,NV无法对NV30核心动大手术,架构仍然继承NV30的衣钵。被命名为GeForce FX 5900的NV35引入了256位内存总线,解决了GeForce FX 5800发热和散热器噪音的问题。尽管NV号称NV35在浮点着色器性能方面比GeForce FX 5800有了一倍的提升,然而实际上象素着色器效能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而此时ATI也将R300升级为R350,推出Radeon 9800系列。
Radeon 9800 Pro/9800/9800 SE显卡采用的R350核心
虽然Radeon 9800采用的R350核心在架构上并没有太多的改进,制造工艺依然维持0.15微米,但频率的提高让它的性能比Radeon 9700更上一层楼。虽然GeForce FX 5900搭配的显存位宽升级到256bit,性能提高不少,但核心架构的缺陷让它无法抵挡高频率Radeon 9800系列产品的攻势。而光有优秀的硬件也不行,还需要有成熟稳健的驱动支持。为了吸取R200的失败的教训,所以这次ATI还启动了“催化剂驱动”计划,为彻底打败NV3X打下坚实基础。
虽然Radeon 9700/9800已经完全压制了5800/5900,但面对NV放出的高频版5950 Ultra,ATI同样亮出了最高频率最高显存的9800XT,显卡基于R360核心,频率高达412MHz。虽然依旧采用老的0.15微米,但从性能以及做工诸多方面都胜过5950 Ultra。
[2004年,关键词1:Radeon 9500/9600、新工艺]上面我们也提到了Radeon 9800 XT虽然性能很是强悍,不过ATI为了稳妥起见还是采用了老的0.15微米工艺。不过随后ATI就在2004年4月推出了台积电先进0.13微米13low-K工艺打造的Radeon 9600/9500系列。显卡基于R300/R350衍生出来的RV 350/360核心,RV 350/360优秀的架构使得其删减阉割版极具性价比。RV350和360两款核心的硬件部分没有任何区别,RV 360相对来说更容易上高频率,因为它使用了台积电先进的0.13微米Low-K工艺,而RV350只是0.13微米工艺,部分由联电代工。
Radeon 9600/9500采用的RV 350/360核心
从2002年到2004年,得益于出色的架构和日渐成熟的市场策略,又加上对手NVIDIA的失误,ATI经历了诞生以来最春风得意的两年,红色帝国也逐渐强盛起来。
[2004年,关键词2:X800]承上文所述,R300核心以及其衍生产品让ATI尝尽甜头。2004年后半年,ATI发布新一代产品:Radeon X800系列,“X”时代正式到来。相信许多玩家熟悉A卡也大都从这个时代开始。
也许是Radeon 9700/9800/9600/9550显卡取得的巨大荣耀让ATI低估了NVIDIA的实力,在2004年推出的RADEON X800 XT显卡采用了构架并没有太大变化的核心代号R430核心。R430芯片采用了更先进的0.11微米low-K制造工艺,具备原生的PCI-E接口,拥有1.6亿个晶体管,工作频率为400MHz,像素着色管线提升至16条(部分产品使用的芯片为12条),定点着色管线为6条,性能较上一代产品很大提升。
不过NVIDIA从来都不是一个能够轻易战胜的对手,在经历GeForce FX系列产品的失利之后,卧薪尝胆推出了规格先进的基于NV40核心的GeForce 6800系列产品。GeForce 6800与X800系列性能相近,但GeForce 6系列完全按照DirectX 9.0c SM3.0的标准设计,而X800系列仅支持DirectX 9.0b SM2.0b。虽然当时并没有多少游戏能够支持SM3.0和HDR效果,但这已经让X800系列失去了上代9700的巨大优势。
X800和GeForce 6800芯片的时代正值显卡接口朝换代时期(不少主板都具备PCI-E接口,并开始出现替代AGP接口的趋势)。NVIDIA合理地通过使用桥接芯片兼顾了AGP/PCI-E接口,而ATI坚持“有路何必搭桥”的市场策略,使得研发成本增加不少,也导致X800一代ATI的显示芯片规格特别乱。
在R430核心推出之前,ATI还推出了原生AGP接口的R420核心。R420核心采用0.13微米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样拥有1.6亿个晶体管,并具有16条像素着色管线。需要注意的是X800 XT PE和X800 XT显卡的显示核心,默认就打开了16条像素着色管线,而X800 Pro和X800 GTO显卡虽然也采用R420核心,但指具备12条像素着色管线。不过,由于核心硬件规格是16管线,所以当年的X800 Pro和如今活跃在低端市场的X800 GTO AGP显卡都具备改造16管线的可能。之后,ATI推出了R420核心的升级版:R423。R423核心依旧采用0.13微机制造工艺,除了具备原生的PCI-E接口外,规格痛R420核心完全相同。使用R423核心的显卡有PCI-E版的X800 XT PE和X800 XT,还有少数的X800 GTO显卡也使用了R423核心。
为了对抗GeForce 6800GT,ATI推出了频率更高的X850系列显卡,占领高端市场。X850系列显卡使用代号为R480和R481的显示核心。难以理解的是,ATI没有在高频显卡上使用更先进的0.11微米制造工艺,而走保守路线,采用了0.13微米制造工艺。R480核心具有原生的PCI-E接口和R481核心则具备原生的AGP接口,其他技术规格则一模一样。
由于ATI坚持走原生路线,给自己造成了不小的麻烦。需要为显卡开发两款GPU,而且要分别预估AGP和PCI-E显卡的出货量。原生GPU在方案技术上是成功的,但在市场上并没有给ATI带来太多好处,反而是NVIDIA的桥接方案更加灵活。最终ATI还是转向了桥接路线,开发了自己的桥接芯片,放弃了AGP版本的GPU研发,所以后期有相当一部分X850 XT AGP显卡采用了原生PCI-E接口的R480核心搭配桥接芯片的方案,R481提前停产。此外,由于R423、R430(采用0.11微米制造工艺)和R480核心(采用0.13微米制造工艺)的性能十分接近,厂商可以任意选择一款来制造X800 GTO、X800 XL、X800 XT甚至X850 XT显卡。
除了通过屏蔽着色管线方式衍生出了一些12管线(X800 Pro和X800 GTO)和8管线的产品(X800 SE和X800 GT)外,X800系列显卡的核心大都拥有16条着色管线。而NVIDIA公司仅有GeForce 6800GT拥有16条着色管线。虽然ATI公司不遗余力地推出16管线的高端X800 XT或X850 XT,但是还是不敌NVIDIA公司的SLI技术。而NVIDIA公司采用的12条着色管线设计不及ATI的16条着色管线负责,使得良品率大大提高,从而在中端市场里占据很大优势,而NVIDIA公司针对高端市场推出的了下一代的7800系列产品更是让ATI措手不及!不过,X800系列显卡的性能与GeForce 6800系列显卡不相上下,并且在功耗控制方面ATI依然占据很大的优势。
ATI将X800和X850系列显卡定位于高端市场,针对中端市场则推出了X700系列显卡(核心代号RV410)。RV410核心采用0.11微米的制造工艺,仅含有7500万个晶体管,拥有8条着色管线和多达6个顶点着色单元。相对于拥有8条着色管线和3个顶点着色单元的GeForce 6600显卡,多了一倍顶点着色单元的X700并没有明显优势。此外,还由于GeForce 6600支持SM3.0(即DirectX 9.0c中要求支持的特效之一),具有SLI和PureVideo等众多先进技术,吸引了众多中端用户。因此,GeForce 6600成为一带经典显卡,而X700显卡则显得普普通通。
对于低端市场,ATI公司则拿出了X600/X550和X300系列显卡来对抗NVIDIA公司的GeForce 6200显卡。X600/X550和X300系列显卡仅支持SM2.0,可以说是基于RADEON 9800架构的PCI-E接口产品。X600采用了0.13微米工艺制造的RV380核心,由于工艺较老很快就被0.11微米工艺的RV370核心所取代。X550和X300系列显卡就采用了RV370核心。PCI-E接口的X550显卡席卷了整个低端装机市场。虽然X550并没有RADEON 9550那么耀眼,但也算是一款经典的产品。
[2005年,关键词:X1000]X800在与6800系列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局面,最主要的因素就是SM3.0、SLI双卡互联和视频加速技术,因此ATI全新的X1000架构做到了完美支持SM3.0、全面支持CrossFire双卡互联和Avivo视频加速解决方案。在硬件架构上ATI首次采用了Ultra-Theareding Dispatch Processor动态流控制,全面提高了SM3.0的执行效能,并且突破性的支持HDR+AA技术,可以说在架构上已经领先于GeForce 7系列。
针对高端市场,ATI除了推出X1800 XL显卡,还有工作频率更高的X1800 XT以及X1800 CrossFire显卡来和NVIDIA争夺市场。三款显卡都采用90纳米制造工艺的R520显示核心,拥有16像素着色管线。
一代经典R520核心
不过,高频率的X1800XT与7800GTX勉强战平,性能优势并不明显。而早有准备的NVIDIA放出了高频版的7800GTX 512MB,这让X1800 XT再次陷入困境。为了在高端市场抵抗NVIDIA的冲击,ATI发布了具有48条像素着色单元的R580显示核心。当时的旗舰显卡X1900 XTX,便采用了R580核心。虽然R580核心还是采用了传统意义上的16条像素着色管线,但是它的像素着色单元比R520核心翻了三倍,达到了48个。48个PSU让X1900 XTX展现出了过人的优势,在很多新游戏中性能表现非常突出,强大的硬件规格让HDR+AA技术也能够在高分辨率下流畅运行!
为了避免前两代CrossFire产品上所犯下的错误,ATI将X1900 CrossFire迅速推向了市场,这使得X1900 CrossFire超越了7800GTX 512MB SLI成为性能最强的游戏配置!
对于中端显卡市场,ATI则推出了X1600系列显卡(显示核心RV530),取代上一代X600和X700显卡。RV530是与R520同步推出的产品,不过它的架构与X1900 XT是完全相同的。X1600系列拥有12个像素着色单元和4个纹理单元,在新游戏中X1600拥有很强的性能,老游戏不能完全发挥X1600的性能。
X1600 XT性能超越了GeForce 6600GT,而且性价比相当不错,这迫使NVIDIA推出了GeForce 6800GS来暂时抵抗X1600 XT。如今X1600 XT依然是ATI中端主力,其性能与7600GS互有胜负,随着价格战的进行性价比越来越出色。
X1300
X1300系列显卡则是X1000系列最低端的产品,采用RV515核心,用来替代上一代的X300/X600/X550显卡。X1300系列显卡采用了与X1800相同的架构,拥有4条着色管线、4纹理着色器和2顶点着色器,显存位宽为128Bit。X1300比同规格的7300GS系列拥有更强的性能,成为低端显卡最具性价比的选择。
[2006年,关键词:AMD、收购、没落]虽然ATI凭借R580成功夺回性能之王,在DX9时代的表现也为人称道。此时NVIDIA以不在乎谁的产品最强,转变市场策略将重点放在成本与性能的平衡。虽然后来ATI的X1900以及DX1600在市场上也颇受欢迎,不过由于推出时间较晚,此时的NVIDA早就靠着7系列显卡装满了口袋,可以说ATI这次成本控制以及市场先机上。到了2006年,产品的高成本投入加上市场的不良反应让ATI的财政报告日益难看,再加上NVIDIA的步步紧逼,一度将ATI逼上绝境。
到了06年五月中旬,网上突然谣传起ATI将被收购的消息, 5月15日,据报道,英特尔有可能收购ATI公司。几天后,ATI公司CEO Dave Orton出面辟谣,称此事纯属“无稽之谈”,并表示,虽然英特尔和ATi近期有接触,但属于常规的商业合作交流,与收购无关。 6月1日,ATi将被收购的传言又起,不同的是,迎娶ATi的“新郎”变成了英特尔的老对手——AMD公司。6月7日,IT网站theinquirer.net分析师Charlie Demerjian对媒体表示:“AMD收购ATi是早晚的事情。”而处于芯片厂商下游的板卡厂商则认为,英特尔收购ATi更加符合逻辑。因为收购ATi并不能增加AMD的处理器产量,同时还会得罪AMD当前的合作伙伴。尽管各方观点不一,但是7月4日,AMD收购ATi的消息再度传出。不过当时大多数玩家对这些“谣言小道”的态度是嗤之以鼻,认为只是无稽之谈。
然而,这些“谣言”到了7月24日就成了铁一般的事实!在这天,AMD正式宣布以54亿美金收购ATI,消息如晴天霹雳震动整个业界!至此,ATI这位走过了21年风雨岁月的红色巨人正式“没落”。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
[2007年,关键词:Radeon HD 2/3000、DX10.1]在大家都以为ATI就要“颓废”之时,双“A”合并后的ATI成为AMD的图形事业部,并获得了更多的研发经费和技术支持。并购后的产品就是07年年底推出的Radeon HD 2900 XT,基于全新的R600核心。从此进入“HD”时代,以“HD”开头命名的习惯延续至今。
R600
R600的诞生源于NVIDIA的G80发布,这是一种全新的着眼于未来的完全US化的GPU,在提供了强大的性能众多的特性外,还具有灵活的架构设计。同时在推出G80之际也推出了名为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的GPU通用计算环境技术。而AMD-ATI的DX10产品却困扰于工艺上的各种问题,迟迟拿不出成品,工艺从65nm到90nm之间不断变更,实验室里被枪毙掉的版本编号越积越多。
终于在G80的中低端产品G84/86发布一个月后,ATI也开始了自己的DX10产品发布,同时。此次发布的ATI产品有基于R600核心的HD2900、HD2600和HD2400三个档次的显示芯片。HD2900致力于中高端,对手是8800GTS;HD2600主攻中低端,对手是8600/8500;而显存位宽只有64bit的HD2400主攻对游戏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用户。继承了ATI重视视频播放能力的传统,R600系列的所有产品都具有内置的5.1声道的音频芯片,将音频与视频信号通过HDMI接口输送出去。
R600与G80一样,都属于完整支持DX10的硬件设计。64个US共320SP,浮点运算能力达到了475GFLOPS,大大超过了G80 345GFLOPS的水平。512位回环总线为芯片提供了更大的显示带宽。采用了新的UVD视频方案,支持对VC-1与AVC/H.264的硬件解码。对Vista的HDMI音视频输出完整支持,通过DVI——HDMI的转接口能够同时输出5.1环绕立体声的音频和HDTV的视频信号。
从规格上看,R600全线与对手可以说是旗鼓相当,但ATI一贯的驱动问题在R600发布前都在困扰着测试人员。另外这次的R600发布似乎缺少了旗舰产品,HD2900XT无论是价位还是性能都与8800GTS基本处于同一档次。缺少旗舰的发布,给新生的R600蒙上了一层阴影。
与G80将SP调度机制集成在显示芯片内的设计思路不同,对于SP的应用,R600更需要驱动的支持以提升每个US的5SP的独立工作效率,目前尚未成熟的驱动未能百分之百发挥R600的真正实力。R600的设计既向目前的工艺水平妥协以换取理论上更强大的性能,同时完全按照DX10的规格进行超前的硬件设计,可以说又是一款非常平衡的产品。
规格强大的R600系列有着准确的市场定位,能够制约R600的只剩下产能与驱动程序,如果AMD-ATI能够把这个问题完美的解决掉,重塑R300的辉煌也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不过不久,NVIDIA就推出了改进版G80核心诞生了。新核心被命名为G92,基于成熟的65nm工艺,综合表现要强于R600,从此NVIDIA的“马甲”策略正式开始。
不过AMD-ATI也不愿服输,新发布的代号RV670的Radeon HD 3000让我们看到了ATI的愿景和希望。2007年12月,Radeon HD 3870和Radeon HD 3850发布了。RV670的卖点主要是R600相当的性能但是只需要一半功耗、UVD、优化流式数据运算、灵活的多GPU交火平台、完整的PCIE 2.0方案。
RV670
RV670使用了比NVIDIA更为先进的55nm制造工艺,导致RV670的面积要比R600小54%,而G92比G80小大约36%,良品率明显高于NVIDIA的高端产品,成本和售价自然更为理想。完整的DX10.1的硬件支持,其中的强制4AA、FP32纹理过滤都是目前D3D10硬件都已经具备的特性,而Gather4其实就是RV530就引入的Fetch4。真正是DX10.1新引入的特性主要是cube map array、程序员控制AA取样模板、INT16 Blending、MS Buffer读/写,都让RV670亮点多多。
HD 2/3000系列产品包括:Radeon HD 2400 Pro、HD 2400 XT、HD 2600 Pro、HD 2600 XT、HD 2900GT 、HD 2900Pro、HD 2900 XT;HD 3000(IGP)、HD 3100(IGP)、HD 3200(IGP)、HD 3300(IGP)、HD 3450、HD 3470、HD 3650、HD 3690、HD 3830、HD 3850、HD 3850 x2、HD 3870、HD 3870 x2
[2008年,关键词:Radeon HD 4000]RV670的表现终于让刚刚合并的AMD-ATI松了一口气,不过这个时候对手的G92的潜力也已经被挖掘殆尽,需要全新的架构进行不重。2008年6月,NVIDIA正式推出了全新的GT200核心。代号GT200的GeForce GTX 280是NVIDIA基于第二代统一着色器及计算架构的第一款产品,架构归属于为G100,在性能上相对上一代的产品(G80)来说快大约50%到100%。虽然体积庞大,功耗和发热都不低,但强悍的性能还是让众多玩家相继追捧。
刚刚稍微轻松的AMD-ATI不得不紧锣密鼓的进行下一代产品的研发,终于推出了代号RV770核心架构。不过这次AMD-ATI并没有将心思花费在性能王者的面子问题上,转而走小核心道路。代号RV770的Radeon HD 4870、HD 4850和GT200一样属于第三波次的DirectX 10产品,不过和GT200几乎完全性能先决的策略不同的是,RV770走的是攻占中端市场,避开了NVIDIA旗舰级GT200架构的锋芒,为广大的普通用户创造了极具价值GPU选择方案。
RV770
RV770拥有10个SIMD Core,每个SIMD Core内的VLIW单元数量为16个,因此从SIMD内核数量看RV770是RV670的2.5倍,而SIMD内核中的运算资源并没有变化,VLIW单元数量从64个增加到160个。因为每个VLIW单元是“1大4小”结构,即一个全功能SP单元和4个仅能执行乘加运算而无法执行连乘运算的部分功能SP。所以整体上RV770拥有800个流处理器。
RV770运算资源的大幅度扩充带来Shader单元的性能提升,但是让NVIDIA更没有想到的是ATI潜心研究改进了R600以来GPU的后端设计,主要是RBE(Render Back-End)单元,也就是NVIDIA所称的ROP单元。RBE单元主要用来实现多重采样和抗锯齿以提高画质或者降低高画质下GPU的性能衰减。
采用GDDR5显存的HD4870
除了RBE单元的改进,ATI还做了一项工作,那就是彻底摒弃了一直处于争议的R600 Ringbus环形内存控制器总线,使用AMD擅长的Crossbar总线。Ringbus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用最少的晶体管来实现最大的带宽,但是Ringbus的代价是极大地整体延迟和粗糙的数据流动管理。业界公认的最快的互联方式只有Crossbar,NVIDIA虽然承受着高集成度带来的苦恼,但一直坚持使用Crossbar。
这3方面的改进让RV 700成为一款在性能和功耗上表现优秀的GPU,同时不触碰NVIDIA最高端产品的思路让ATI获得了中高端的大量市场份额。加之以往积累下的细分市场经验,Radeon HD 4000系列在中低端也诞生了普通用户能够接受的产品,在多个市场层面形成了对市场的控制和对NVIDIA的冲击。这时的NVIDIA虽然在最高端无忧,但是在主流市场上只能用G92的衍生核心来保护逐渐被ATI抢走的份额,至此AMD-ATI完成了并购之后的第一波反击。
Radeon HD 4000系列包括:HD 4200(IGP)、HD 4290(IGP)、HD 4350、HD 4550、HD 4650、HD 4670、HD 4730、HD 4770、HD 4830、HD 4850、HD 4850 x2、HD 4870、HD 4870 x2、HD 4890。
[2009年:关键词:Radeon HD 5000、DX11领先]到了2009年,中低端市场上NVIDIA依旧靠着马甲G92与AMD-ATi抗衡,虽然高端产品线上的GTX 280高枕无忧,但事实上利益丰厚的肥肉还是在中低端产品线上,虽然NVIDIA并不是很占优,但从G80时代积累下来的高人气还是稳坐钓鱼台。不过这一形势到下半年发生了巨变。
2009年9月23日,AMD率先发布了全球首款DX11显卡Radeon HD 5870,强悍的1600个流处理器使其一举登上当时单卡性能之巅,规格稍低的同门兄弟HD 5850也随之问世,与HD 5870双剑合并一同锻造出基于Cypress(RV 870)核心的HD 5800系列。由此,DX11时代之门正式开启。显卡采用的RV870核心采用第二代40nm工艺制造、搭载第四代GDDR5显存、拥有1600个流处理器、Eyeinfinty多屏显示技术、超低待机功耗等。最为关键的是Radeon HD5870给了用于一把打开DirectX 11这扇大门的钥匙,同时取得了对NVIDIA上一代顶级单卡Geforce GTX285的全面领先。无论是技术、规格还是性能,ATI用再一次登上GPU王座,达到了反击的新高点。
相比三个前辈,代号RV870的Radeon HD5870在架构上的变化不大。但得益于R600使用的SIMD结构VLIW组织方式流处理器体系的繁殖能力,它的规模再次扩大了2.5倍。量变引起质变,我们只要将R600和RV870进行简单的对比,就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巨大落差。RV870的晶体管数量创记录的达到了21亿个,流处理器也从R600时代的320个肆无忌惮的扩充到了1600个。同时纹理单元(TMU)、渲染后端(ROP)的规模也有同步扩张。加上UTDP和带宽节约技术的改进,这显然是一个问世就直奔性能王座而去的产品。
很显然在DX10初代HD2000惨遭失利后,痛定思痛的ATI近几代产品的进步非常大,HD3000率先启用新工艺并支持DX10.1标准,HD4000放弃Ringbus环形总线并首次使用尚未定型的GDDR5显存,HD5000则大踏步进入DX11时代并拿下性能宝座。
HD 5870
从商业策略而言,RV870继续延承了RV670、RV770的小核心策略,使得其性能/成本比十分突出,使得竞争对手在性能/成本比上很难超越。并且RV870发布也选择了一个十分合适的档期,刚好在NVIDIA GT200和Fermi青黄不接的时候。结果证明R600架构早已不是当年阿斗,在经历了失败镇痛之后它找到了正确的方向,绽放出了夺目的光芒。ATI通过不断的放大芯片规模,加强周边设计,让R600架构起死回生。
HD 5000系列的全面进攻,让NVIDIA长达半年都有些抬不起头,仅能依靠老一代显卡苦苦支撑,虽然期间推出过全新工艺的GeForce 、GT 220和GT 240,但都是杯水车薪。在AMD-ATI全面获胜同时,一向不肯轻易服输的NVIDIA又在密谋什么呢?
[2010年:关键词:挑战,HD 6000?]终于在蛰伏半年和AMD-ATi全线DX11显卡到位以后,NVIDIA于2010年3月26日推出了划时代的GF100全新架构,并号称“世界上最快的GPU”,首先推出的GeForce GTX480/470也成功击败了HD 5870/5850。虽然在功耗和发热量上有些“吓人”,不过NVIDIA不久就拿出“谁是真DX11显卡的口号”来反击AMD-ATI,不过从实测来看GF100的Tesselation性能的确不容小视。
不过即便如此, AMD-ATI这边好似闲庭信步,似乎早已胸有成竹,在GTX 480出现之后除了发布一款2GB显存+6屏输出版本的HD 5870,其它好像并没有什么动作。是在秘密研发传说中的HD 6000还是另有所图?在此我们不好评论,届时又会上演怎样的A/N大战,而AMD-ATI的未来发展路在何方?拭目以待!
写在最后:我们今天故事到此就告一段落,笔者做这篇文章并不是希望大家要为ATI喝彩亦或怎样,只是希望大家能记住在过去的25年ATI走过的风风雨雨,为图形技术领域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最后也希望二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拿起手中的显卡(如果那时还叫显卡的话),还能看到曾经红色巨人ATI的身影。
鉴于时间、精力、水平有限,文中出现的失误、疏漏、偏颇之处在所难免,文中也参考了一些过往的经验,还请广大老鸟玩家批评指正。文章最后附录了ATI由3D时代开始到现在的全线桌面显卡详细规格,有兴趣的玩家可以查阅。另外,如果时间允许,后面的时间还会奉上NVIDIA的历史回顾,敬请期待!
[附录:ATI全线桌面显卡详细规格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