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HD3000系列开始,AMD总是在中高端显卡市场布下奇兵来抢占市场,获得了消费者的极高认可,这种被国内电脑玩家戏称为“田忌赛马”的产品线布局屡获建树,迎合了国内显卡产品“性价比”第一的市场需求。其实从HD3000开始,AMD打下来的江山,和发展到HD6000,都与这种策略密不可分。
HD3000是开始,HD4000是进阶,HD5000是爆发,那HD6000呢?其实从AMD几代产品来看,保持的高端性价比领先是一直都持续着,而HD6000的发布,很多人看不懂AMD葫芦里卖着什么药,就像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一样,那HD6000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就从“田忌赛马”谈起。
HD6000让人差异的地方,其实要从HD5000说起,2009年9月,第一代DX11显卡推出,HD5000不但在API上率先接轨DX11,产品的规格和性能也大幅度提升:
HD4870拥有800个流处理器,HD5870拥有1600个流处理器。
HD4850拥有800个流处理器,HD5850有有1440个流处理器。
2010年10月,HD5000后的DX11第二代产品——HD6000正式发布,在万众期待之下,HD6800发布的规格却让人看不懂:
HD5850拥有1440个流处理器,HD6850只有960个流处理器。
HD5870拥有1600个流处理器,HD6870只有1120个流处理器。
HD6000的推出,没有了HD4000到HD5000时流处理器成倍的增长,反而HD6800的流处理器较HD5800普遍降低了,也没有了全新工艺的转换,更没有新的API革命。
其实,在长期的“田忌赛马”竞赛规则下,很多人对AMD每一代产品的推出都寄予了厚望,而试想,在现有40nm工艺下,再想创造HD5000流处理器成倍的增加,其实已经很难实现了。“田忌赛马”可以说在策略上是成功的,但长期来看,AMD品牌的牵引,也受到了“过期望”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对HD6000的提升感觉有限。
HD6800初衷!AMD不得以拉虎皮!
其实“田忌赛马”抓住的正是消费者期望与满意模型,即将中高端的显卡,以合适的价格销售,以创造消费者的实际满足要大于期望。其实,综观整个HD6800上市的前前后后,就不难发现,原本HD6800的初衷并非目前的定位。
如今的HD6870/HD6850,即使在HD6800发布的前一个月,前身其实还是HD6770/HD6750,因此不难看出,HD6870/HD6850原来的定位,就是一匹中等马,是用于取代1000-2000元价位段HD5770产品的,那出于什么原因,上市摇身变成了HD6870/HD6850?
其实在HD6800发布前,NVIDIA已经虎视耽耽了,被HD5000抢先了DX11,AMD的产品更新速度也让NVIDIA不得不出狠招,那就是GTX460玩田忌赛马一样不亦乐乎,1299-1499元的GTX460推出,不但造成巨大的市场效应,同时这把双刃剑提前灼了对手,也让更高的GTX400受了伤。
GTX460变成一匹中等马杀入市场,这是个突如其来的变化,AMD已制定的产品策略是无法改变了,那总得有方法来应对吧,就出现了今天的HD6870/HD6850,其实这个变化就是个拉虎皮树大旗的策略,抓住消费者认为高端产品必然先发的心理。
让中等马HD6770/HD6750变成上等马,HD6870/HD6850应运而生。
之所以会采用这样的转换手段,还是因为HD5770从上市到今天,对于原本定位1000元以上的产品而言,规格过低,其实消费者真正开始接受HD5770,也是在价格跌到999元以后,而如果用原先的计划,HD6770/HD6750的定位无疑让人觉得这只是匹中等马,对应NVIDIA的中等马GTX460,并没有100%的胜算,因此AMD借助HD5870/HD5850在原有高端市场无可撼动的地位,要让其变成一匹“上等马”。
其实让人看不懂的HD6800,其实还是在田忌赛马,只是区别在于,AMD想把中等马让人以为是上等马,才有了今天HD6870/HD6850规格不但没有提升,反而有所降低的局面,那对于HD6000而言,这是一种激进的退步吗?显然不是!
HD5700定价+HD5800性能=HD6800如何看待HD6800?1299元的HD3850,1499元的HD4850,1499元的HD5770,1299元的HD6850,其实高性价比的策略AMD一直在走,只是时间不同了,消费者对于产品要求也不同了。不过HD6800的提升并非那么显而易见,因此还需要消费者仔细琢磨。
HD6800带来了两大改变,一个是双线程图形分配引擎数量增加,HD6000增加了一个双线程图形分配引擎,相应的指令缓存是HD5000的两倍,流处理器数量减少,但增加分配引擎的数量,因此HD6000的运算效率显著提高。另一个则是细分曲面的效率提升,曲面细分是DX11接口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提升其效率让HD6000在DX11下的运算得到提高,可以看到,HD6870曲面细分性能最多时可以达到HD5870的两倍。
从3DMark Vantage实际性能看,HD6870和HD6850达到HD5870和HD5850的90%,HD6000拥有17亿个晶体管,比之前21.5亿个晶体管的HD5850和HD5870降低不少,从成本上能得到更好的控制,这就是为什么2000元以下的HD6800,能拥有HD5850/HD5870出色的游戏效能。
再分析价格,如今上市的HD6870均采用公版设计,如最新到货的双敏无极HD6870 DDR5黄金版,目前价格1899元,无极2 HD6850 DDR5白金版,价格为1299元。
结合HD5000上市价格体系看,HD5770上市价格1499元,HD5850上市价格2399元,因此HD6850和HD6870的上市定价分别处于HD5770和HD5850之下。
同步,不得不提的是DX11第二代,HD6000相对HD5000带来很多提升,如全新Eyefinity、加入DirectCompute反锯齿、UVD3.0、HDMI1.4、DisplayPort1.2、APP、HD3D等一系列改变,对于消费者而言的关键在于体验,从不同的应用角度,带来了不同的应用改变,因此对于消费者,HD6800应该这样理解:
HD5800性能 + HD5700定价 = HD6800
黄雀在后!HD6900是真的上等马!
无论AMD长期的“田忌赛马”策略,还是此次临时的“拉虎皮树大旗”,其实都只是想在中国这个特定市场下,让消费者产生更大的满足感,毕竟HD1000和HD2000时的惨痛失利,让AMD真正的意识到改变,而无论今天HD6800是上等马还是中等马,起码HD6800算是一匹良马。
12月将发布的HD6900才是真正的旗舰显卡。
其实,如果AMD第一时间推出的是真正的“上等马”—现在的HD6900,或许这样的定位混乱就不会产生了,不过整理完HD6800的定位逻辑,以及HD6900的上市规划,就可以看到HD6800是具有性价比的代表,赛跑中冲在前面的,而HD6900将是真正的性能王者。
总结来说,制造出定位不清楚的混乱,和从长久的显卡发展息息相关,无论AMD还是NVIDIA,都是率先推出性能最强的顶级显卡,再不断细分市场,推出稍低的显卡去填充下阶市场,因此造成了先发布的一定是高端显卡的惯性,不过AMD这次打破常规的出牌,其背后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那匹真正的“上等马”,或者说是“上上等马”。
正式上市的双敏无极2 HD6850 DDR5白金版仅需1299元。
诚然,在1500元以下价位,无论是最新调价的1399元的GTX460,还是1299元的HD6850,AMD和NVIDIA市场策略的针锋相对,不管今天谁在赛马,无疑获益的是消费者,至少消费者能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这些中高的端显卡。
做领跑者?还是继续做追随者?其实,这么多年来,AMD在中国市场,一直就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显卡是如此,CPU也是如此。CPU从双核到四核到六核,都是在Intel之后追随。DX10时代、PhyX物理引擎,显卡市场又一直尾随NVIDIA,同样的效能,或者更好的产品,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优势,以此来一直不断跟进。
麦当劳和肯德基已分不清谁在领跑,谁在跟随了。
这就好像每一家麦当劳旁总有一家肯德基,由于定位的消费者人群和产品相同,选址一定有着同质性——如果一个地方肯德基可以开得很成功,附近再开一家麦当劳绝不会失败。而我们也暂且不用去断定究竟谁跟随谁,但到今天来看,至少没有人知道究竟谁是领跑者,谁是跟随者了。
同样的,无论CPU还是显卡,其实带给消费者的应用都是相同的,产品去实现这些功能的前提条件也大同小异,一个策略的成功,另一家来做必然也有不错的结果。最近来看,最典型的案例就是3D和多屏显示,无论AMD和NVIDIA谁先谁后,另一个都一定来争夺这个市场。
对于AMD也是一样,多年的跟随到今天,纵然发现其实已经跑到前面去了,那依然是采用跟随者的心态去跑呢?还是换个领跑者的姿态?可以说“田忌赛马”是AMD在跟随者阶段非常成功的策略,而如果作为领跑者,这远远不够。不过我们也欣喜的看到,诸如“Eyefinity”这样的单卡多屏,过去Maxtro引以为毫的技术,AMD也做到了消费领域的技术领先,这些才是领跑者应该具备的。
同样的,DX11第二代提出的新概念,DisplayPort1.2抢先实现多屏显示、HDMI1.4率先引入实现3D立体电视,DX11第二代是一个新时代的标志,是视觉向多元化多角度多方式娱乐转变的标志。而无论价格定义或是产品定位,针对中国市场的“量体裁衣”较之前也改变了许多。
抓住领跑中国市场的命脉,无疑还是要针对中国市场的“量体裁衣”,这其中除了市场和技术的突破外,销售的策略的改变也是重点,HD1000/HD2000是以产品失败告终,HD3000/HD4000是以不重视中国区核心销售体现,以AIB为核心在中国无法使力而寥寥收场,而从HD5000开始,AMD逐步培养在中国的核心客户,从最新的AMD客户等级看,最高级别的“尊荣级合作伙伴”已经不再仅仅是AIB了,耕耘和服务中国市场更具优势的国内品牌也是AMD营销体系中的重点合作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