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融合大幕渐渐拉起 CPU/GPU不分你我
想当年,GPU为了更强劲的图形性能而从CPU中独立出来、自成一派,进而发展出了一个行业;现在,内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等传统北桥模块被整合到CPU之中后,GPU也回家了。这也早正应了那句老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在这条融合之路上,我们同时看到了Intel、AMD两家巨头的身影,不过二者的理念相差巨大。Intel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再次抢得先机,但是确切地说只是做到了整合,而非真正的融合。现有的Westmere Core i5/i3处理器仅仅是把CPU、GPU两个内核封装在一块硅片上,和传统架构并无本质不同,内存控制器反而还到退了一步。即将推出的Sandy Bridge虽然实现了统一封装,并加入专用媒体处理引擎,但是CPU、GPU在架构层面上依然是相对独立的。
AMD 2006年收购ATI的时候就提出了“Fusion”融合理念,当时也被普遍认为是在CPU里整合GPU图形核心而已,但结果证明AMD的野心远远不止于此。2009年的时候AMD就把自己的企业口号改成了“融聚未来”(The Future is Fusion),意味着融合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了其企业发展理念中,研发多年的Fusion APU加速处理器也终于渐渐成型。按照AMD的四步走规划, CPU、GPU和各种控制器模块将通过物理整合、平台优化、架构整合、架构与操作系统整合逐渐真正融为一体、互通互用,实现单芯片异构体系。到那个时候,CPU、GPU这两个概念也许就不存在了。
不得不说AMD的野心足够大,但实现难度也可想而知,尤其是AMD并没有Intel那么强劲的技术实力和资金支持,不然也不会把制造业务拆分出去。好在经过多年的历练之后,第一批Fusion APU融合处理器Zacate、Ontario已经诞生,主打低功耗而依然有着突出的图形和高清性能,相关产品也正在陆续亮相,明年的新工艺高性能版本Llano诞生后就会在主流桌面、移动领域全面普及,融合时代也将全面到来。
4、Intel滴滴答答不等人 沙桥已然搭起
自从2006年开始,Intel处理器就严格贯彻着如同瑞士钟表般精准滴答作响的Tick-Tock策略。65nm Core、45nm Penryn、45nm Nehalem、32nm Westmere、32nm Sandy Bridge、22nm IvyBridge……核心架构与生产工艺逐年交替升级,丝毫不给对手任何情面,也让用户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紧紧跟随。
今年初的时候,Intel甚至取消了原计划的45nm Nehalem架构主流和低端版本,改而直接推出32nm新工艺产品,并且第一次将CPU、GPU两个内核封装在一起,成为所谓的嵌入式处理器图形(EPG)。虽然这种做法看似有些简单粗暴,但它的的确确是一次历史性的进步。首先,它大幅度简化了PC平台的构成,将延续多年的三芯片体系精简为双芯片,主板上只留下一个负责I/O通信的控制中心,既降低了整体平台的成本和复杂度,也直接排挤了第三方低端集成和独立显卡。其次,它也为Intel今后的进一步整合奠定了基础,比如即将诞生的Sandy Bridge。
Sandy Bridge被人按照字面意思戏称为沙桥,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昵称:处理器本质上就是从沙子里提炼出来的,Sandy Bridge又是一座通往未来的桥梁,其强劲的势头也是近年来所罕见的。Intel官方就对Sandy Bridge屡屡做出极高评价和期待,号称是奔腾再世。尽管这其中不乏夸张成分,但是看看新架构在技术和理念上的种种进步,你就不得不再次45度角仰望Intel。第二代32nm制造工艺、超低功耗、第二代睿频加速、环形互连总线、独立媒体处理引擎、AVX指令集……尤其是第六代图形核心,终于与处理器内的其他模块紧密联系在一起,彼此息息相关,特别是性能上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步,已经有能力叫板AMD、NVIDIA的最新入门级乃至低端独立显卡。
相比之下,顽强抗争了这么多年的AMD在处理器领域依然没有太大起色,整整一年之中基本只是靠开核、路线图来吸引人。Fusion APU融合处理器的确是个不错的新概念,但全新架构“推土机”还要再等半年多才能看出成色,32nm制造工艺也是一拖再拖,而Intel明年底就要拿出22nm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