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关于互联网对人类影响的最新课题是———网络在怎样修改我们的思维方式?《哈佛商业评论》前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在他的畅销书《浅薄》里提出,“互联网正在把我们变成高速数据处理机一样的机器人,失去了以前的大脑”。这在美国引发了一场互联网如何改变人类思维的广泛探讨,109位哲学家、神经生物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热议其中。美国科技作家麦琪·杰克逊写了本书,悲观又绝望,叫《分神:注意力的涣散和黑暗时代的来临》,他认为人类很可能沦为半人半机器,因为我们被各种信息吸引,永远处于走神状态,他甚至认为网络造成的分神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
此前,深圳网络媒体协会发布《2010深圳互联网应用暨网络媒体发展研究报告》,称深圳网民人数已达到698 .5万,网民普及率达78 .34%。也就是说,深圳有接近八成的人上网。信息早就超载,人类不得不更新自己的大脑运作方式来适应这种快速运转的节奏。有人甚至下结论,互联网已经把我们变成了新的人种。我们以为自己在刷微博、刷豆瓣、刷贴吧,但其实被刷的,很可能是我们的大脑。想想看,你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是不是已经被网络改写了?
注意力涣散、三心二意、趋同思维、浅薄、道德底线降低、创新能力减弱、不耐烦、重口味……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都跟海量信息的冲击有关,更值得警惕的是,我们已经逐渐适应甚至是“享受”起在海量信息中玩快闪的状态,有必要对这种倾向做出反思,网络只是工具,而不该成为人类思维的设计师。
随时更新的信息让我们频繁走神
有专家说,网络让我们从信息的农耕时代切换到狩猎时代。狩猎?不错啊,但搞清楚,信息不是猎物,我们才是。我们不断被信息化浪潮冲击,淹没在海量信息中,随时担心错过什么消息;我们不断上微博,上MSN,上QQ,似乎要与时代同步,又好像希望超越时代。其实呢,我们不过是信息时代的标准产物。还是《浅薄》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够狠。他就直接说:“在机器的世界,我们是机器的性器官。”
人类发明了网络,网络发明了新人类
本报曾经策划过一个“七天不用手机,送你一部手机”的活动,报名之势风起云涌。不少人表示,“又不是七天不用电脑”,没手机我还可以QQ、MSN、邮件……怕什么?一项大型调查,在“一个月不上网”和“一个月不做爱”的选择中,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选择后者。“可以戒饭,不能戒网”———不少人以行为验证,对网络终生效忠。
对网络的依赖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只是这种依赖程度总能超乎你的想象。前段时间,2010年《全球互联网发展报告》公布,全球网民数量19.7亿。也就是说,地球上每3个人中就有1个网民。这与中国内部的比例一致:中国13.3亿人口当中,网民数量4 .5亿,3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网民。此前,深圳网络媒体协会发布《2010深圳互联网应用暨网络媒体发展研究报告》,称深圳网民人数已达到698.5万,网民普及率达78.34%.也就是说,八成以上的人上网。而网民每天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信息汪洋?《全球互联网发展报告》做出描述:截至2010年12月底,全球网站数量为2.55亿个,电子邮件用户数量为18 .8亿,平均每天发送2940亿封,其中89.1%为垃圾邮件。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一名美国人平均每天要接收约34GB信息,是11万个英文单词的信息量,相当于电脑硬盘存储量的1/5.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大脑一生仅能处理1730亿个字节的信息,约等同于173GB。照此推算,如今美国人每天接收的信息量已达到一生能处理的1/6。
“互联网正在把我们变成高速数据处理机一样的机器人,失去了以前的大脑。”《哈佛商业评论》前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在他的畅销书《浅薄》中指出,他曾在大西洋月刊发表的文章《谷歌是否让我们变笨了?》,两次都引发美国知识界对互联网对人类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深度反思。
尼古拉斯·卡尔担忧的是,因为网络,我们已经逐步丧失了深度阅读的能力,没耐心进行深度思考,思维被片段切割,“丢掉了《战争与和平》,丢掉了羊皮圣经,丢掉了报纸杂志,丢掉了托尔斯泰心灵的同时,人类正在丢掉的是大脑”。
“网瘾这种说法早过时了,很少人提了,因为没点网瘾都不像现代人了,就连我父母都天天像颗恒星一样腻在电脑前下象棋炒股刷天涯社区。反正我人生的主旋律就是在上网,工作反而像个兼职。一天除了睡觉,十几个小时都在电脑上,微博、Q群、论坛、豆瓣、天涯社区、开心网、人人网、邮箱等多个任务多个窗口同时打开———我不能错过任何一个爆点,我不断升级电脑就是为了能同时启动多个任务并且不影响网速。随时随地有人冒出来说话,有提示音告诉我又有新动态,生活就像被无数个对话框分割。其他时间万不得已上不了网,我也会用iPhone,时时刻刻刷微博,逛逛天涯社区,看看糗事百科,浏览网络小说……”企业宣传人员许可坦承自己是一个标准的网络新人类,“其实我也意识到这种不断网状态非常影响我的工作效率、知识更新和深度思考,但另一方面我又对随时更新的信息很饥渴,哪怕大部分的信息是垃圾。有时我也会困惑,到底是我们在上网,还是被网上了?”
豆瓣上,“我又荒废了一天”、“拖延症小组”等都有大量同类表述,中心思想就是,“只要一上网,我就什么正事都干不了”,但同时,大家又适应甚至“享受”这种在海量信息中玩快闪的感觉。 我们以为自己在刷微博、刷豆瓣、刷贴吧,但其实被刷的,很可能是我们的大脑。想想看,你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是不是已经被网络改写了?
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一代还在被改写的过程中,而下一代人类基本上已经改写完成,“进化”为无障碍适应网络的新人类了,他们不再纠结于打字替代书写是否丧失汉字之美感,不再困惑于情书传递和网络表情哪个更浪漫,不再遗憾电子阅读无法带来纸质印刷品带来的触感和神圣感,更不会在意自己的思维像生日蛋糕一样被切割成一块一块……
“网络让我们变聪明了”可能只是幻觉
美国一个科技作家麦琪·杰克逊《商业周刊》上发表文章中讨论“分神”成为网络化生存的主流状态。他说,普通职员的注意广度只有麻雀的那样大,差不多3分钟,小隔间里的职员就会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干别的,接电话、查看邮件、回短信、点击视频或往Facebook上贴有趣的东西。他甚至把这种现象上升到国家发展的高度:不停地分神是美国信息经济的要害。
事实上,分神只是互联网对我们思维模式修改的一个内容。“互联网让人变笨这个句式后面根本用不着加问号。这有什么疑问吗?看看微博上,都是些废话;图书市场,笨蛋横行;电视剧,山寨和脑残是主流;电影?更不说了,让人觉得智商这件事就像个冷笑话。”一位传媒界资深人士很不客气地下了结论:“看看现在人们都在关注什么吧,看芒果台的脑残剧《宫》和网上人气很高的抄袭剧《爱情公寓》,不是还有90后看了韩剧《宫》和《我的公主》,以为韩国确实有王室的吗?我们这代还好有一定的知识积淀,毕竟网络盛行的时间还不长,下一代的思维方式就更是进一步被网络格式化了,重口味、嗜血、肤浅、浮躁……这些问题只会愈演愈烈。”
就像尼古拉斯·卡尔所写到的:“互联网正在切除我专心和沉思的能力,我的大脑现在期望像网络散布信息那样获取信息———迅速移动的粒子流。以前我像潜水员一样潜入语词的海洋,现在我像是驾驶着水上摩托艇在语词之海的表面飞速移动。”你看,我们都练就了思维上的“跑酷”特技,在信息上面飞速跳跃、穿梭、蜻蜓点水,不做任何停留,看上去真帅啊,但实质上呢?三心二意、趋同思维、浅薄、道德底线降低、创新能力减弱、智商受损、不耐烦、重口味……这些特质分析起来,网络都脱不了干系。互联网的“邪恶”在于,它制造了海量诱惑———给一个色鬼发大把惹火美妞,这不是考验人性么?而人性的本质就是,除了诱惑,什么都能抵抗。
但也有人反对,说网络并没有让我们变笨,我们每天浏览大量信息,对世界的认知的广度大大提高,范围越来越宽,视野越来越开阔……事实上,这就是网络带来最大的危险,我们已经基本放弃了自省,甚至陷入一种“每个人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网络上埋伏着大把诸葛亮”的幻觉。
“我不觉得自己因为24小时挂在网上就变笨或者变肤浅了,我资讯更新多快呀,说电影吧,我没看过也知道是怎么回事,《3D肉蒲团》不是情色片而是恐怖片,《战国》是某煤老板为某女星倾情打造的个人宣传片,韩寒不都发博文说了嘛,这就是‘爱的代价’;说图书吧,重口味‘巨著’《肠子》曾经把几十个外国人看到晕倒,《海底捞你学不会》和微博上有张海底捞往深山里送外卖的图相映成趣;至于微博,那我更是任何热点都没错过……”外企白领张西的观点很具代表性,不少人认为自己掌握了大量资讯,离“渊博”都不远了。但问题是,如果试图跟她深入讨论其中任何一个话题,都会受阻,因为她脑子里只有浮光掠影的信息碎片———什么都能谈一点,什么都不能深谈,这就是所谓的变聪明吗?
这种自负是互联网带来的更深层的负面影响,我们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认知都产生了偏差。心理学家列昂罗森布利特和弗兰克凯尔发现,人们常常会受到一种知识幻觉的影响:“将表面的熟悉误认为是深入的理解。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可以获取,这种熟悉的感觉不断增长,而知识的幻觉也不断增长。随时能够获得大量数据也会欺骗我们,让我们将能够迅速获得的知识误认为是我们已经拥有且能够运用的知识。而如果这种幻觉导致我们忽略了对真正知识的获取,我们作为个体将最终变笨。”
同时开多个窗口、处理多项任务、跟数个对象聊天……这也让我们陷入另一种幻觉,我好厉害,好聪明,可以同时做这么多事———我们自认为在专注于并处理更多的信息,而实际上并没有,你只不过是做这件事2分钟切换到另一件事上再做3分钟,在同一个时段内,你连手头这件事都没有处理好,所谓一心多用,只不过是七拼八凑地糊弄了多个任务而已。
我们高估了海量信息的正面能量,也高估了自己的认知水平,也就放弃了对深度思索的渴求,这可能才是网络带来的最大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