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跟随京沪高铁G2次试验列车体验了4小时48分直达北京的疾速。在列车行驶途中,网络信号一直很不稳定,手机通话也出现了时断时续的情况。
对此,铁路部门表示手机信号不好主要是由于线路周围通讯基站配置仍不完善。今年年末,京沪高铁将开始试验手机上网和Wi-Fi(无线宽带)功能。届时,京沪高铁的智能化将显著提高。
尴尬:电子邮件半小时发不出去
昨天中午12时,京沪高铁G2次试验列车驰骋在辽阔的华北大地,随车体验的龚先生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我需要立刻传一些文件回单位,但车上的网络信号一直不好,我先后尝试过用移动和联通的上网卡,都是刚连上网络,信号就断了,一封邮件等了半小时还没发出去。 ”
像龚先生一样遭遇上网难题的体验旅客并不少。记者在使用移动上网设备时也频频断网,只有列车行驶到沿途车站时,网络信号才会好一些。
同时,体验旅客在京沪高铁列车上使用手机时,也出现了时断时续的情况。记者在安徽境内接到手机来电,结果5分钟内竟断了3次。另外,列车经过隧道时,手机信号也会完全消失。
对策:提供手机上网和Wi-Fi服务
对此,京沪高铁设计建造单位之一的北车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高铁列车在以300公里时速运行途中,手机和网络信号的确会不太稳定,这是每条高铁开通初期都会遇到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车体用金属制造的,对信号有些屏蔽;另一方面,新开高铁沿线的通讯基站配置不够完善。我们将与三大通讯运营商沟通,尽快完善线路周边的基站配置,提高旅客的通话质量。 ”
该负责人还表示,今年年末,京沪高铁将开始试验手机上网和Wi-Fi功能,届时,旅客乘坐高铁也能顺畅地使用电子设备上网办公。
感受:穿越隧道时会有耳鸣
为了减少列车高速行驶中产生的噪音污染,京沪高铁研发人员采取了“隔、降、吸、减”四种方法,成功将列车在时速300公里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控制在66分贝以内。
昨天记者乘坐G2次试验列车时,车内噪声确实不高,但仍有嗡嗡的声音,特别是当列车在山东境内穿越隧道时,一些旅客均表示出现了耳鸣。
对此,北车集团工程师表示,高铁列车进入隧道时,需关闭通风排气口。该指令从车头通过电脑发送到各个车厢会有时间差,在此过程中,部分旅客会感觉到耳鸣。
新奇:旅客可叫“外卖”盒饭
与既有动车一样,每辆京沪高铁列车均配有一节餐车车厢。G2次试验列车的餐车位于9号车厢,共有38个座位,餐车内还有一个小吧台。
工作人员介绍,出于安全考虑,高铁餐车内不生明火,盒饭都是速冻加热的,价格从10元至30元不等。如果不想穿越车厢去餐车,旅客还可以叫“外卖”,乘务员会送到座位处。
应急:备用电源可自给两小时
每节京沪高铁列车的车厢内,都设置有紧急逃生窗,窗户边上安放了红色的逃生锤。逃生窗上,还有个大大的红点,提醒旅客碰到紧急情况时,可用逃生锤敲打该红点,然后用力往外推玻璃,即可打开窗户。
沪宁、沪杭高铁开通后,均出现过电源供应中断、导致车厢内空调无法启动的意外状况。对此,京沪高铁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每辆列车的备用电源都能使用120分钟,以确保能有充足的时间等待技术人员前来救援。
安全:高铁列车也有“黑匣子”
与民航飞机一样,京沪高铁上也有“黑匣子”。 “黑匣子”具有传输功能,能将列车实时信息反馈到控制中心,方便后方人员实时监控、掌握列车情况。
每辆京沪高铁列车上都安装有1000多个传感器,可对列车的关键系统和部位的温度、速度、加速度、压力、绝缘性能等进行实时监测。当列车超过一定限制速度时,网络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报警并自动限速。
此外,列车驾驶室内还设有“司机警惕装置”。司机脚下有一个按钮,要求司机在一定时间内就得踩一次。一旦司机超出时间没有踩踏,该按钮就会发出警示,提示司机作出反应;如果司机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做出反应,列车会自动停车。(文/新闻晚报)
两对双胞胎姐妹是京沪高铁G2次试验列车上的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