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AMD都提供了大量规格各异的处理器产品,如何对它们进行综合评定就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Tom's Haredware近日就找来Intel、AMD不同历史时期的多达16款处理器,进行了一次非常特殊的横评:将它们统一变成单个核心,频率也都锁定在3GHz。
这次评测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多核心的影响,看看Intel、AMD五年来在单个核心的执行效率上究竟提升了多少,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处理器架构。
测试对象涵盖了Intel LGA775、LGA1366、LGA1156、LGA1155,AMD Socket AM2+、Socket AM3等六大接口平台,其中LGA775又根据内存不同分为DDR2、DDR3两种。处理器家族则包括了从Athlon 64、Pentium 4以来的几乎每一个系列。
具体选定型号如下:
Intel Core i7-980X Extreme——1366 AMD Phenom II X6 1100T BE——AM3
Intel Core i7-2600K——1155 Intel Core i7-2500K——1155 Intel Core i7-975 Extreme——1366 Intel Core i7-875K——1156 AMD Phenom II X4 980 BE——AM3 AMD Athlon II X4 645——AM3
Intel Core i5-661——1156 Intel Core i3-530——1156 Intel Core 2 Duo E8600——775 Intel Core 2 Duo E6850——775 Intel Pentium 4 660——775 AMD Athlon II X2 260——AM3 AMD Athlon 64 X2 6000+——AM2+ AMD Athlon 64 X2 5400+ BE——AM2+
这种规模的测试寻找合适的主板也是个挑战,特别是需要通过BIOS将每颗处理器的核心屏蔽为一个,而且为了确定真的关闭了那些核心,还特意从功耗方面进行了验证。
除了统一设置为单核心,频率也都通过调整外频、倍频而超频或者降频到3GHz,除了Clarkdale、Lynnfield都运行在2.93GHz。SpeedStep、Cool'n'Quiet等节能技术和Turbo Boost、Turbo Core等加速技术也都统统关闭。
参测处理器大阅兵:
测试平台配置:
主板:
技嘉GA-EP45-UD3P (775 DDR2、P45) 技嘉GA-EP45T-UD3P (775 DDR3、P45) 微星Big Bang-XPwer (1366、X58) 华硕Maximus III Formula (1156、P55) 技嘉GA-Z68X-UD7-B2 (1155、Z68) 微星DKA790GX Platinum (AM2+、790GX) 微星890FXA-GD70(AM3、890FX)
内存:
DDR2双通道:4×2GB 800MHz 承启Apogee AU2G732-12GH001+Mushkin Acsent XP2 DDR3双通道:2×4GB 1333MHz 金士顿HyperX KHX1600C9D3K2/8GX DDR3三通道:3×4GB 1333MHz 金士顿HyperX KHX1600C9D3K2/8GX
显卡:蓝宝Radeon HD 5850 725/4000MHz
硬盘:三星PM810 256GB SATA 3Gbps SSD
电源:Seasonic X-760 760W
操作系统:Windows 7 Ultimate x64
3DMark 11基准测试
总分:Sandy Bridge不出意外取得领先,Phenom II也不错但还远逊于Core 2 Duo,没有了三级缓存的Athlon II更是一塌糊涂,只和老Pentium 4差不多。
图形得分:Intel方面基本不相上下,AMD方面有了三级缓存的Phenom II要比Athlon II好很多,但是竟然还不如古老的Pentium 4和Athlon 64 X2。
综合得分:CPU、GPU综合衡量下来,Intel近两代高端架构表现优异,Phenom II也还可以,整体排位很“合理”。当然了,这些都是理论上的表现。
Sandra 2010 Pro基准测试
整数性能:Intel近两代架构继续傲视群雄,AMD方面则基本没什么差异,还不如老的Core 2 Duo。
浮点性能:Sandy Bridge独树一帜,AMD方面依然差别不大,但至少能够比得上Intel 45nm架构了。
AES256加密性能:Sandy Bridge和上代高端架构因为支持AES而异常突出,其它不支持的就都彼此彼此了。
加密性能:同上。
SHA256加密性能:Sandy Bridge反倒稍稍退步了,AMD方面惊人地一致。
内存带宽:Intel高端产品明显比低端突出多了,AMD则都和Clarkdale差不多,而且进步不大。
音频和视频编码测试
iTunes:Intel、AMD的单线程音频转码速度都在不断加快,大容量缓存显然非常有用。
Lame:MP3编码也类似。
Handbrake:DVD转换也还是差不多。
MainConcept Reference:基本还是老样子。Pentium 4你好凄惨。
文件压缩测试
7-Zip压缩:Sandy Bridge继续取得领先,但是其它都差不了太多,除了Pentium 4。
WinRAR压缩:这次Intel的优化显然很到位,Phenom II只和Core 2 Duo差不多,Sandy Bridge就快很多了。
WinZip压缩:这个老牌压缩软件对多线程优化一直很不足,这里跑单线程倒是正好。Intel优势非常明显,AMD最快也赶不上Core 2 Duo。
文档处理测试
PDF OCR识别:很显然,Intel处理器能让你节省不少时间,除了Pentium 4。
PDF创建:依然是Intel处理器省时间,Phenom II也要比Core 2 Duo稍慢一些。
专业影视测试
3ds max 2010图形渲染:Intel还是占据优势,但整体来说差别并不大。其实这里主要还是依赖多核心多线程。
Adobe After Effect CS5视频创建:Intel近两代耗时都差不多,AMD方面依然比较杯具。
Adobe Photoshop CS5图片处理:除了Pentium 4,Intel、AMD的历代产品都惊人地一致,几乎没有丝毫变化。
Adobe Premiere CS5视频导出:Intel最近两代仍然更好一些,AMD Phenom II/Athlon II都和Core 2 Duo差不多。
Blender图形渲染:Sandy Bridge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AMD方面这次差距小了很多。
总结
再次强调一下,本次测试考察的是各款处理器在同样核心、同样频率时的表现,只是对硬件架构单线程性能的理论测试,并不是处理器的综合实力。如果是面对多线程应用,结果可能就会截然不同了。
对如此另类的测试进行总结也是很困难的事情,不同的测试负载所反映的结果也迥然不同。综合来看,Intel的硬件架构显然普遍更加优秀,或者说同样核心、同样频率下速度更快。Sandy Bridge自然就不用多说了,上一代45nm LGA1366/1156平台也同样很突出,甚至是四五年前有些陈旧的Core 2 Duo都依然活力十足,完全可以媲美AMD Phenom II。考虑到AMD的架构近年来并没有本质的变化,K10也只是之前K8基础上的改进版,所以如此结果并不意外。
下边就是所有与时间有关的测试项目的汇总:
AMD这边也不是没有任何长处。单位核心单位频率性能不足的情况下,AMD的法宝是更多的核心数量和更低的价格,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三/四核心对双核心、六核心对四核心的情况。如果用户的日常工作对多线程更敏感,AMD显然也同样值得考虑。
这就是说,我们并不是非得推荐大家去选择Core i7/i5而不是Phenom II,具体如何就看大家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了。
看起来AMD迫切需要新的架构来提升单线程性能,但是很显然,这年头已经是多核心、多线程的天下,AMD的全新架构“推土机”也正是基于这种理念的。迄今为止有关推土机架构的性能情况不是很乐观,但真真假假很难分辨,只能再耐心等待两个月左右,看看究竟能推进到什么份儿上了。
Intel这边的前景自然不需要担忧,Tick-Tock的交替发展策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明年我们就会看到22nm新工艺的Ivy Bridge,再往后2013年是所谓的又一个新架构Haswell,如此循环往复、无穷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