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 朝晖
  • 2011年08月19日 18:33
  • 0
独特超薄理念 铭瑄发布翼系列显卡

说到单槽显卡大部分人并不陌生,因为它本就不是什么新鲜的产物。顾名思义,单槽卡即为显卡只需占用一个插槽位。在独立显卡现世初期,均已单槽形式出现。那时的显卡核心规模有限,发热量微乎其微,只需要被动散热片就能满足散热需求,只不过当时还没有“单槽”这个概念。而随着近年显卡性能的翻倍提高,核心规模与日俱增,散热需求也水涨船高,必须安装更大尺寸的散热器进行散热,导致一款显卡需要占用两个乃至三个插槽位,也就有了“单槽”与“双槽”等名词。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经典单槽设计的HD 4850,但散热问题一直为人诟病

事实上在这个演化过程,以单槽形式出现的显卡也不乏经典。G80时代的8800GT、G92时代的9600GT以及后来名噪一时的HD 4850都获得了不小的成功,而当时这样的占据空间小、方便组建SLI等单槽设计也一段成为许多DIY玩家心中的经典。但是,光鲜的外面背后也隐藏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单槽设计似乎一直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散热问题,尤其是在近两年GPU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所以到了现如今,中高端显卡的双槽设计几乎已经成为标配,除了入门卡以外很少再有单槽版本了。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铭瑄全新翼系列显卡

当然,也不乏研发实力不俗的厂家继续尝试研发单槽显卡获取消费者的芳心,比较熟知的例如影驰曾经推出的单槽版GTX 460等等。而前不久,国内板卡大厂铭瑄发布了旗下独特超薄理念显卡系列——翼系列,而首款产品名为翼GTS 450。除了单槽设计外,显卡还采用了全球首创涡轮背吸式一体化散热系统。而该系列显卡的目的就是号称打造具备出色散热性能的超薄显卡,一改往日单槽卡散热鸡肋的局面。在下面的文章中,就对这款显卡的外观、做工用料以及散热部分进行介绍,而后会结合主流的游戏检验一下显卡的实际性能,而温度自然是本次测试的重点。究竟是不是厨中花瓶、镜中水月,一起检验便见分晓。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首款产品——翼GTS 450

不只是单槽 铭瑄翼GTS 450外观赏析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铭瑄翼GTS 450采用单槽超薄设计

由于显卡整体长度要大大超出普通的GTS 450,所以单从外观上看很难让人联想这是一款GTS 450先看。外观方面较铭瑄以往产品有较大改变,采用通体黑色的金属拉丝工艺的导风罩,相当有质感。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全封闭金属导风罩很有质感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显卡正视图,长度超出普通GTS 450不少

翻开显卡背面一目了然,市场显卡PCB长度和一般GTS 450并无太大区别,之所以看起来较长是因为显卡采用了独创的一体化背吸式散热系统,涡轮风扇安置在导风罩尾部,与PCB相连。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显卡背面,一体化背吸式涡轮散热,散热器安置在显卡尾端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为了获得更好的散热风道,导风罩采用部分镂空设计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右下角的铭瑄logo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单6pin外接电源接口

为了更直观的反应这款显卡的纤薄,特意找了一个五角的硬币进行对比,从图中也可看到,显卡整体厚度还没有超过硬币的直径。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显卡纤薄可见一般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背吸式涡轮风扇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SLI金手指,支持双卡并联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显卡型号标识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输出接口采用DVI+VGA+HDMI接口组合

竟是GF116核心?铭瑄翼GTS 450内部拆解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显卡拆解

拿掉导风罩后可以看到,散热器几乎覆盖了PCB绝大部分元器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MOSFET部分看似能够也被覆盖,但由于散热片与Mosfet有一定缝隙而且并没有加装散热胶垫,所以并不能被照顾到。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显卡PCB全貌

黑褐色非公版PCB在铭瑄以往产品中也多次用到过,其中三相核心供电集中在PCB右侧,一相显存供电安置在左上角。从做工用料方面来看也较为不俗,只是细节方面还有待改进,比如输出接口背面仍采用半封闭处理。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核心竟是GF116核心?

GF116核心?没错,“GF116-200-KA-A1”的核心编号,乍一看这并非以往GTS 450采用的GF106核心,而是更师兄GTX 550 Ti采用的GF116核心。不过细看编号却发现又有少许不同,GTS 450的核心编号为“GF106-250-KA-A1”,而GTX 550 Ti编号为“GF116-400-A1”,都不符合。那究竟是什么核心呢?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三星GDDR 5 0.4ns颗粒

不妨看看显存。我们知道,GTX 550 Ti采用非常特别的显存布局,并且是混编显存方式,四颗32Mx32bit规格和两颗64Mx32bit规格,六颗显存共计组成1024MB/192bit的显存规格。而GTS 450采用统一显存规格,八颗64M/16bit组成1024/128bit。从这款显卡正反面八颗的显存布局来看,核心规格也应该与GF106相同。至于为何采用GF116的核心编号,这里初步猜测应该是批次问题。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核心供电采用NCP5395T 4相PWM主控芯片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三相核心供电,采用R30全封闭电感以及富士通FP系列高品质电容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安森美SO-8 FL封装的MOSFET,上桥为一颗4927N,下桥为两颗4925N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一相显存供电,用料与核心供电一直,只不过MOSFET下桥少了一颗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大面积的纯铝全覆盖散热片,采用10°斜齿工艺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两根U型热管,与散热片紧密结合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黑洞”散热器,涡轮风扇镶嵌在导风罩一端,为防止噪音还在风扇周围特别增加了吸音棉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涡轮风扇正面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涡轮风扇背面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出自台系散热大厂EVERFLOW之手,规格为12V、0.8A,4pin PWM支持自动调速

本次测试平台说明及性能测试汇总

具体测试平台配置如下:

测试平台配置

处理器

Intel Core i7 920 oc 3.2GHz

主板

微星X58白金版

内存

海盗船DDR3 1GB x3

显卡

铭瑄翼GTS 450

硬盘

希捷7200.12 1T

电源

超频三青金石750豪华版

散热器

利民U120E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7 64bit中文版

测试项目

3DMark Vantage

3DMark 11

Starcraft II

Call of Duty: Black Ops

Farcry 2

Dirt 3

S.T.A.L.K.E.R.: COP

Battlefield BFBC 2

驱动程序

NVIDIA显卡驱动280.26 For Win7-64bit

www.mydrivers.com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铭瑄翼GTS 450 GPU-Z识别信息,虽然显示为GF116核心,从各项规格来看(128bit位宽、16个ROPs)这就是一款GTS 450。

铭瑄翼GTS 450性能测试汇总

3DMark 11

 

P模式

X模式

铭瑄翼GTS 450

2317

725

3DMark VantageGPU

 

P模式

H模式

X模式

铭瑄翼GTS 450

8727

6012

4254

Call of Duty: Black Ops1920x1200 4AA High

铭瑄翼GTS 450

58

Farcry 21920x1200 0AA Very High

铭瑄翼GTS 450

52.8

Dirt 31920x1200 0AA High

铭瑄翼GTS 450

41

Starcraft II1920x1200 超高画质)

铭瑄翼GTS 450

52.7

BattlefieldBFBC21920x1200 0AA High

铭瑄翼GTS 450

40.8

S.T.A.L.K.E.R.: COP1920x1200 0AA High

铭瑄翼GTS 450

46.1

www.mydrivers.com

GTS 450以往我们已经多次测试过了,所以性能测试并非我们本次的重点。这里简单测试一下主流3D游戏中显卡的表现,由于显卡采用了783/3600MHz(数据频率)的公版频率,所以性能方面并没有太多惊喜之处,不过在1920x1200高画质不开启抗锯齿的情况下,还是能够获得较为不错的流畅度的。

背吸式散热解析、温度/功耗及小结

很明显,独创的涡轮背吸式散热技术是铭瑄翼GTS 450除超薄单槽设计之外最大的卖点,也是我们本次的重点。在实际测试之前先来看看,该散热技术有哪些独到之处。据铭瑄称,翼GTS 450所属的翼系列显卡提出了“云”散热的理念,首创具有专利技术的“涡轮背吸式一体化散热系统”,随之创造出搭载在翼系列上的黑洞散热器。该散热器突破传统,巧妙地将散热系统设计在显卡背面,吸风量比正面放置的风扇有效提升30%以上,显著提升整卡散热效能。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黑洞散热器采用台系大厂EVERFLOW出品的涡轮风扇,首次引进工业服务器级涡轮增压技术,透过10°斜齿工艺散热片与精准的涡轮风扇开口配合,形成S形流体风道走向,独特的设计使风速和冷风温度都优于传统直线风道,风道经过的S形散热距离是传统直线风道的2倍,直接覆盖显卡的每一个发热部位,最后热风经过独有的“空调透风栏出风口”设计排出,该设计有效拓展了出风口的风道流向,大大提升了散热效能。

当然,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无论何种散热技术、何种散热器最终都要反映在实际的散热效果上,否则再怎么宣传也都是浮云而已,下面就来实际检验一下。(测试室温:25℃,裸机状态)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2D待机状态下,显卡核心温度为45℃,风扇转速2160RPM,基本听不到噪音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Furmark极限烤机状态下,显卡核心温度最终稳定在79℃,风扇转速飙升至3960RPM,此时的噪音已经相当明显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客观来说,如果和非单槽散热的GTS 450相比,铭瑄翼GTS 450 显卡45℃的待机温度以及79℃的满载温度算不上出色,最多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不过考虑到这时一款单槽显卡,这个成绩已经算是中上等水平了,毕竟散热空间所限。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功耗方面,一如以往GTS 450的良好表现,搭配i7 920(oc 3.2GHz)+X58这样级别的平台待机功耗只有99W,而极限满载状态也不过208W。如果搭配主流平台功耗应该会更低,所以一款额定300W的电源就足以满足需求了。

独创背吸式散热 铭瑄单槽GTS 450评测 铭瑄翼GTS 450

小结:

总的来说,铭瑄翼系列超薄单槽显卡的出现,为近期新品不多的显卡市场增加了几分色彩,也丰富了铭瑄显卡的产品战线,让玩家一改往日对铭瑄特色显卡相对不是太多的印象。作为翼系列首款产品的翼GTS 450在品质及做工用料方面都没有太多可以挑剔之处,而首创的“一体化涡轮背吸式散热系统”也在产品卖点方面赚足了眼球。虽然从实际测试结果来看,翼GTS 450的表现称不上十分惊艳,相比非单槽产品也毫无优势。

但这里要说的是,作为一款单槽显卡它已经做的不错,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单槽卡散热鸡肋的局面。不过稍有遗憾的是,以往涡轮风扇转速过高、噪音较大的毛病依然没有没有再这款产品上得到改进,这里也希望铭瑄能够在后续的翼系列产品中进一步改进,为玩家推出更加出色的产品。

铭瑄翼GTS 450

优点

超薄设计,独创涡轮背吸式一体化散热,做工细致,用料不俗。

缺点

高负载状态下噪音较大。

总结

媒体价899元,超薄GTS 450代表作品,适合对单槽显卡情有独钟的中端游戏玩家选购。

www.mydrivers.com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