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12月24日电 这是一个充满“围观”的场所,这也是一个“响应”活跃的环境;这是一个美丑兼容尽显世间百态的“舞台”,这也是一个汇集力量推动社会前行的平台。2011年,中国微博发展走向纵深,政务微博迎来发展元年、微博“围观”揭丑不断、微博公益彰显阳光下的力量、微博实名认证尝试举步……“众声喧哗”的背后,这一年间,微博生态已渐趋多元、丰富、理性。
政务微博亦“萌”亦“亲”
2011年可谓中国政务微博“元年”。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近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1月5日,新浪政务微博总数已达18694个,其中政府机构微博数10023个,公务人员微博数8671个。
“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今年8月初,外交政务微博平台“外交小灵通”发布的这条“淘宝体”招聘信息,俨然已成为今年政务微博尝试又“萌”又“亲”语体的样板。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廖圣清认为,政府信息公开由此前普遍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到如今遍地开花的政务微博开通,算得上是另一个“里程碑”,顺应了信息传播手段的新变革,也显示出政府对公共信息传播更加重视。
放大镜下不只是“郭美美”
今年6月,在实名认证的微博中公开炫富的“郭美美”,瞬间成为“慈善不透明”的标签。在引发了不少网民对新浪微博实名认证不严的不满之余,郭美美事件如同火药桶一般点燃了公众的“慈善焦虑”。在持续的外界关注下,中国红十字总会决定将2011年度财务公开,并承诺用两年时间初步实现省级以上红十字会信息公开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努力化解危机。
“郭美美”事件,是2011年中国微博“围观”揭开现实弊端的一例个案,而在微博“围观”的放大镜下丑态尽显的远不止一个“郭美美”。
6月,江苏省溧阳市卫生局局长谢志强误将有自己真实头像的微博当作私密聊天工具、与情人互发微博相约的“微博直播开房”事件,引起大量网民围观并成为一时舆论热点。最终,谢志强被撤销了溧阳市卫生局党委委员、副书记、卫生局局长职务;……
一系列的事件让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爆炸式传播的时代里,微博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舆论监督,“围观”能够成为社会监督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
“微”力量不可估量
微博也不只是一个“围观”曝光的工具。比“围观”更温暖的力量,是网友在这一年里自发组织起来的各项公益行动,推动了公益文化的涓涓暖流从传统的政府主导型公益向平民公益扩散。
今年3月以来,由民间公益人士组织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通过微博等媒介迅速铺开,募集资金累计超过1000万元,让20多所学校的4000多名小学生陆续免费“开饭”。微博推动民间公益由此广泛推开。
根据相关统计,我国目前网民数量超过4.85亿,在各网站注册的微博账号则达到约8亿个,微博用户每天发布的信息量约为2亿条。
随着微博影响日渐深入,其自身舆论环境也日显复杂。除了屡遭诟病的谣言之外,不负责任的攻击、谩骂,情绪化的表达等现象也大量存在,微博实名认证渐成为一种趋势。新浪、搜狐等多家微博运营商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微博实名注册对于遏制虚假和有害信息通过微博传播、营造诚信健康的网络环境将产生积极效果。(文/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