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Force 8600 GT/GTS:
2007年初发布的它们要价150-200美元,但是性能不见得比GeForce 7600 GT高多少,并被Radeon X1950 Pro、GeForce 7900 GS轻松挑落,那么为何还能入选呢?
感谢Radeon HD 2600 XT,GeForce 8600 GT/GTS迅速降到了100美元以下,性价比终于出来了。二者均是80nm工艺、32个流处理器、128-bit位宽,区别只在于频率:前者540/700MHz,后者675/1000MHz。
Radeon HD 2600 XT:
R600是失败的,但中端的Radeon HD 2600 XT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它最初价格也比较高,但和GeForce 8600系列的针锋相对让它们都降到了100美元以下。
这款RV630 GPU采用65nm工艺制造,120个流处理器,核心显存同步频率800MHz,128-bit位宽。
GeForce 8800 GT(也就是GeForce 9800 GT):
2007年底发布,基于NVIDIA史上最成功的核心之一G92。65nm制造,112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600MHz,显存256-bit 900MHz,价格范围200-250美元,性能上甚至接近600美元的GeForce 8800 GTX,面对Radeon HD 2900 XT也可以轻松胜出。
直到四年之后,重命名为GeForce 9800 GT的它仍然光彩夺目,性能逼近Radeon HD 6670并足以菜掉GeForce GT 240 GDDR5,NVIDIA在100美元以下市场上甚至很长时间里没有合适的新卡取代它。Tom's Hardware最近才在每月推荐型号中去掉了它,原因只是实在找不到了而已。
不过也正是从它开始,NVIDIA玩马甲逐渐玩上了瘾。
Radeon HD 3850/3870:
经历了Radeon HD 2000系列的惨败之后,归入AMD旗下的ATI迅速扳回一城,Radeon HD 3850/3870都足以和GeForce 8800 GT媲美,只可惜既生瑜、何生亮。
它们采用55nm制造,320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670/775MHz,显存256-bit 833/1125MHz。在生命后期,二者以85/100美元的价格面对GeForce 9600系列,同样不落下风。
GeForce 9600 GT/GSO:
2008年初的GeForce 9600 GT采用65nm G94核心,64个流处理器,256-bit位宽,核心/显存频率650/900MHz,性能基本与Radeon HD 3870持平,让价格都逐渐都不到100美元。
至于GeForce 9600 GSO,它并非G94核心,而是G92 GeForce 8800 GS的新马甲,流处理器也有96个、128个两种版本,搭配192-bit 384MB显存,对抗Radeon HD 3850。
更加混乱的时刻也就此到来了:GeForce 9600 GSO后来换上了GeForce 9600 GT的G84核心,流处理器减为48个,显存位宽则升至256-bit,频率不变,性能基本和老核心的差不多,但并不算出色。
Radeon HD 4850/4870:
AMD这时候开始推行小核心战略,最高端的单芯型号也不直接和NVIDIA正面硬拼,而是转攻主流市场。GeForce GTX 260都要400美元,Radeon HD 4850/4870却只要200/300美元。
二者都基于55nm RV770核心,800个流处理器,256-bit位宽,核心频率625750MHz,显存前者DDR3 993MHz,后者则是GDDR5 900MHz。新显存带来了更高的带宽,也是竞争GeForce GTX 260的有力武器。
Radeon HD 4870在被Radeon HD 5770取代之前降到了150美元,Radeon HD 4850则走到了100美元以下,正面对抗下边我们就要说的……
GeForce GTS 250(曾经的GeForce 9800 GTX+):
GeForce 9800 GTX 2008年第一季度发布,G92核心,完整128个流处理器,以更低的价格带来了GeForce 8800 Ultra级别的性能,而面对来势汹汹的Radeon HD 4850,NVIDIA通过超频降价推出了新版GeForce 9800 GTX+,核心频率达到了8/9系列最高的738MHz。
2009年,它改名叫GeForce GTS 250,继续和Radeon HD 4850鏖战。虽然说马甲问题令人反感,但它确实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主流和低端用户的首选,新名字也使其显得不致于看起来很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