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我们该如何认识超极本?
  • zzzp
  • 2012年03月12日 16:56
  • 0

超极本在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大放异彩。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关于CES的报道不断涌现,国内媒体几乎在各自的报道中都提及了超极本——CES主题演讲的核心话题之一、被称为重新定义PC的产品,《连线》杂志网络版更是称“超极本使得2012年成为Ultrabook之年”。

相较于半年以前超极本从概念推出到首批上市面临的诸多欣赏、质疑、围观与热卖,现在人们正在慢慢认可“超极本是一类全新的移动PC”。而英特尔对于超极本创新的不断坚持、CES上的火热、话题的沉淀和酝酿、各大PC厂商的支持,则使得超极本在今天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在今天,超极本产品线正在逐步丰富。在诞生之后的短短8个月时间内,超极本已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并赢得了广泛的生态系统支持,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据悉,计划在2012年上市的超极本超过75款,它们具备不同的屏幕尺寸(包括14和15英寸)、外形以及风格。

除先期发布超极本的宏碁、华硕、东芝、联想以及惠普外,三星也在近期发布了其超极本,拥有长达7小时的续航能力,一次充电可满足消费者全天的工作和娱乐需求。华硕执行长沈振来先生更是在近日透露,今年五月份,华硕将推出有多款超极本推出,高中低阶定位均会有涉及。同时,戴尔近日也将在美国发布其首款超极本产品XPS 13,这台曾经在CES主题演讲台上大放异彩的产品,就要正式与消费者见面了。

越来越多的PC厂商正在加入超极本大家庭,用其雄厚实力向消费者提供超极本这种全新移动PC带来极致的体验。

在今天,超极本拥有更多创新,引领新一代PC的发展。英特尔一直都是一家以创新为己任的公司,比如1995年英特尔在处理器里加入多媒体指令从而实现了电脑图像、音视频的变革,2003年迅驰的出现从而改变了笔记本电脑真正走入无线时代,种种新技术都是英特尔的坚实成果,也是英特尔创新的典范。而超极本将带来与前面二者相同的变革和创新精神,它将改变人们对于PC的固有想法和定义。

时任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PC事业部总经理的邓慕理在演讲中指出,超极本卖给用户的并非只是一个产品、一个概念,而是一种超乎想象的极致使用体验。如果说第一代超极本在物理上的轻薄、性能上的极速响应带给用户的是酣畅淋漓的使用体验,那么,第二代超极本将搭载计算性能和图形性能均有大幅提升的第三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以及在触摸体验上大幅改进的Windows 8,将带给用户的将会是超乎想象的全新操作方式及使用体验。

在各大媒体关于CES的报道中,下一代超极本诸多亮点已经被频频曝光。比如支持DX11的第三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能够带给消费者酣畅淋漓的游戏体验,同时,搭配Win8操作系统的超极本也将支持触屏功能,键盘可以用来更高效的进行输入工作,而触摸则可以满足日常的娱乐需求。据现场显示的情况,单指滑动屏幕、多指缩放图片都可以在下一代的超极本上完成。

不仅如此,内置了重力感应器的超极本也出现在CES上,超极本可以通过倾斜机身角度来控制物体的飞行角度,实现与平板电脑等设备相同的功能,人们将能从PC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体验。

除此之外,由于消费者希望保护自己的数据和个人资产,安全性变得越发重要。年前,英特尔与万事达宣布进行战略合作,为使用超极本的在线商家和万事达持卡人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实现更加安全、便捷的网上交易体验。双方战略合作前期即取得较大进展,它能够识别持卡人信息,并通过锁定交易用的超极本,为交易者带来更加安全、放心的应用体验。

这些由英特尔技术不断创新所带来的体验,正是让超极本引领着新一代PC发展的核心源泉。

在今天,超极本正在帮助PC产业链的不断创新。超极本纤薄美观的设计,小于18毫米的厚度,均有赖于整个产业链的持续创新。超极本对于尺寸、外形、重量、性能、电池的严格规定,使得各家电脑厂商甚至下游供应商,都必须使出浑身解数以满足其要求,如何在纤薄炫酷外观、各项性能指标、电池续航以及成本控制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正是竞争力的体现。“超极本实现了性能与便携性的最佳结合”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通力合作,也凝聚了PC厂商对于超极本定位、特性的精准把握、大胆设计想象的实现以及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

去年,英特尔曾宣布了一项总额3亿美元的超极本基金,旨在推动这些组件的发展及相关创新,使它们能够在主流价位下实现批量生产上市。在推出领先的理念之后,英特尔也正在用实际行动帮助产业链的升级。

华尔街日报曾经撰文称:“我们的报纸上有一大堆超极本的故事,它们是英特尔重新定义的个人计算机。”——终于,在PC的世界里,拥有了超极本这样的新生力量。在过去的8个月里,它带着PC革新的目标而来,并将在今天,改变你我的PC体验历史。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