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一下我对未来的打算。第一点,我会做更多的应用程序,更多的游戏,与第三家公司一起合作做程序,进入安卓平台的软件开发,继续把我的苹果俱乐部搞下去,探索与同学们分享知识的途径。谢谢!”这是一位大学高年级程序员的演讲结尾?不,这只是一名12岁小学生的。
在曼哈顿举行的TED上,12岁的托马斯·苏亚雷斯,凭借自己开发的iPhone应用Bustin Jieber和新创立的公司独自站上了TED演讲台。他少年老成地叙述了自己学习编程的过程,还讨论了学校和老师可以如何帮助学生获取有价值的技术知识。
在他面前,28岁的马克·扎克伯格已经可以算是叔叔辈的“成功人士”了。好在,在一个以创造力、智商、热情、投入精神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总有让人心生羡慕的年轻人涌现,他们风华正茂。
比如季逸超、尤雨溪和王俊煜。他们通常具备的特征是:理科天才,至少数学很棒;在大多数同学还只会用IE的时候就能用代码堆出一个简单的软件;或者是在大学寝室里一言不发的疯狂码农。
你可能对刚刚说的三个名字稍微有点陌生。季逸超19岁时就开发出了猛犸浏览器,以对浏览器标准的“重新定义”扬名极客圈;尤雨溪这个在美科尔盖特大学攻读硕士的留学生在两天时间里就开发出了Clear的Html 5版本,从而在互联网有了一些名气;而在很多人对着高考志愿表纠结是读经济还是通信工程更好找工作的时候,王俊煜却以培养方法论的理由选择了物理。
在大学生遍布的社交网站中,一篇讲述进外企不如考公务员的日志能够得到上万次的分享,但Geek们不在乎,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生活。
比如做出一个有用的产品,就算没有多少人买账,它起码得够酷。比如,蓝盒子和咔嚓船长。
1971年,两个史蒂夫在库比提诺发明了蓝盒子,并因此见到了著名的黑客咔嚓船长约翰·德拉浦。这个用一小块电路板做成的装置可以攻破数十亿美元的电话系统,同时也奠定了两位少年的合作。再后来的事你肯定知道了,他们联合创立了苹果。
扎克伯格拒绝了来自美国在线和微软100万美元的开价,将高中写出的音乐推荐程序Synapse免费放到了网上。而中国学生季逸超拒绝了风险投资,只因为不愿意背负盈利的压力,让猛犸浏览器中出现任何广告。
听起来,这些人分明是一群货真价实的Hacker。
Hacker—在科技领域中像艺术家一样的称谓,拥有天赋和专注力的创作者。互联网的发展得益于Hacker们的理想,最后每个普通人都从中受益。所以在我们的采访者中没有迷失理想的年轻人,他们每天最焦虑的只是怎样把眼下的事情做到极致。
27岁的美国创业者David Karp因为微博客Tumblr的走红而被互联网所熟悉,与他的很多前辈们一样,他从高中退学,独自在东京生活一段时间,然后带着商业计划回到纽约开创自己全新、年轻的事业,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辉煌的开始。
但它绝不是终点。对于这些年轻人而言,创作不仅仅意味着一个产品、一份大公司的Offer、一家刚成立的公司或者一个较高的融资估值,而是他们投入其中的巨大热情。更让人感到兴奋的是,他们还恰巧拥有实现热情的天赋。
谁又能保证,这其中不会出现下一个伟大的奇迹?
所以,我们找到了这些年轻人。季逸超已经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实验室“Peak Labs”,开始新的事业;尤雨溪收到了硅谷明星公司的青睐但却还想着自己创业,虽然他首先要解决的是留美签证;而王俊煜的豌豆荚,也获得了超过2500万用户的肯定,他认为这是他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方式之一。David Karp的理想也不仅仅是成为一个富人,而是创造亿万人使用的产品。
这当然不会是世界全部的未来,但他们正用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想法和行动,朝着伟大的产品和改变世界的梦想迈进。
1975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开始了他们的Geek生涯。2011年—在时隔36年之后,比尔·盖茨在接受《连线》杂志著名记者史蒂芬·列维采访时说:
“年轻的时候,这个行业才刚刚起步。那时候我们这些微处理革命的参与者都是年轻人。现在这个行业已经十分成熟了,想起来有点难以置信。”
尤雨溪:黑客,也是画家
你很难定义尤雨溪属于哪种人才,喜欢漫画,又是HTML 5高手,他是“黑客”与“画家”。
尤雨溪用两天时间做出了HTML 5版本的Clear,并放出源代码。它的HTML 5版Clear可以完全摆脱按钮的束缚,在此之前,iOS中的任务管理应用Clear已经因为设计的与众不同备受欢迎,但大家不知道HTML 5能做出一样的效果。“复刻”一款受欢迎的应用并将交互设计做到让人难以置信,这已经不是今年24岁的留学生尤雨溪做的第一个项目。尤雨溪曾经靠“比赛+升学考试”的方式进入重点中学和被复旦(微博)大学录取,接近满分的托福成绩拿到全额奖学金到美国读书、也因为想追求自己的爱好休学一年。他做Clear HTML 5版本的初衷是“给大家体验一下HTML 5的魅力”,他是设计师、程序员、Flash开发者,也是一名科尔盖特大学的留学生。
尤雨溪拥有自己的电脑以前会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看漫画、画画上。最夸张时把课本都画满了。“一直以来,骨子里有创作东西的强烈愿望”在有了电脑之后被更清楚地表达出来。读书却让他觉得自己养成了一个习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会拼了命做到最好,其他的事情无所谓。”父母很少干涉他的生活,“高中以前我爸对我只有过一次严格的要求,就是把新概念背完”。他因此获益,首先是高中几乎没怎么学过英语,“一直也是班里第一、第二的样子”。高二参加托福考试获得673分(满分677)。
对Flash的爱好使尤雨溪选择将HTML 5和CSS3作为主攻技术方向的起点。他觉得Flash的视觉表现很好,某次生物课的演示,尤雨溪给演讲内容加入了很多科幻效果,“同学说,你把生物课的展示做成这样,太夸张了。”高中毕业获得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之前,他也拿到了复旦的录取通知书。
美国大学教育是先学基础课程再选专业。中国学生往往倾向于数学和经济,一开始尤雨溪也觉得会在这两个方向中选择,但很快他就觉得经济专业课无聊,“看来看去,我有兴趣的专业是艺术”。为了换专业,尤雨溪和父母发生了至今为止最大的分歧。僵持不下,他向学校申请休学一年。
回国后尤雨溪待在家里继续做Flash,他把自己的作品放在论坛上,收到北京一家知名广告公司创意总监的回复,他拿着自己的作品来到北京,这段经历让父母相信他可以借此谋生,不再反对他换专业。但是他对编程一窍不通很难完全实现自己的想法,“我总共就上过两门计算机的课,基本都靠自学”。在正式做商业应用之前,尤雨溪做了很多“自己做着玩”的东西,“当然非常简陋,可我做出来了,自己很有成就感”。他说自学的出发点就是“我要做出来,那就自己学”。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没怎么学过编程的他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做了一个完全靠编程来实现的网站并用它报考纽约的设计院校,“在项目里认识了很多业内人士,有些人后来就成了我的合作伙伴或者客户”。
他不会因为自己年轻而感到羞涩和紧张,“别人也是觉得做的东西有意思,年纪小一点也没什么”。他第一次感觉到出名是做了一个数据可视化的迷你网站之后,“我看了很多关于互联网审查的数据,这是一个支持更开放的网站”。一个月之内访问量超过十万,并因此受邀参加一个艺术家论坛的活动,在主办方—谷歌数据艺术团队(属于谷歌创意实验室)邀请下做了一场演讲,“我第一次觉得,我好像有点小名气”。
任何人都不可能靠着自己的想法突然做出一款备受欢迎的软件。在Clear出现以前,尤雨溪已经开始做一些商用的开发,“做HTML 5版Clear的时候我正在做一个项目的开发,考虑的是在iPad上的优化”。他因此对如何在手机上实现滑动拖拽研究了很久。最早研究Flash只是因为Flash在视觉上的表现力很好。后来看到了越来越多关于HTML 5的新功能展示,尤雨溪觉得它确实有巨大的潜力。他相信HTML 5会在今后成为通用标准,而不像Flash是一个Adobe私有的技术,这让它的应用前景要广阔得多。 “我发现我也可以实现这个想法,那就展现一下HTML 5的魅力吧”。
从开发到设计,尤雨溪一个人完成HTML 5版Clear的全部工作,不过他认为自己花两天时间做出来的东西只是个效果的展示,“有些问题还没有完美解决,放出的源代码里还存在一些Bug,未来会解决。”他对任何打破常规的事情都感兴趣,想到了就去做。“有时候我在公交车上突然想到一个主意,就会立刻拿笔记本记下来”。现在,硅谷的那几家明星公司都在和他接触,他对此有些纠结,毕竟首先要解决签证的问题。“但我最终的目的肯定是要创业的,在这之前,我想让自己的眼界更开阔,要走的路还很长,也许还会有些偏移,但可以确定的是我在一步步的靠近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他到底是个会写程序的设计师还是个爱设计的程序员?尤雨溪自己也说,“我挺纠结的”。
14岁少年击败“愤怒小鸟”
14岁时你在干什么?14岁的罗伯特·内伊开发的泡泡球在去年一月美国苹果商店免费下载榜单中一举击败“愤怒的小鸟(微博)”登上榜首。
对于现年15岁的罗伯特·内伊(Robert Nay)来说,去年1月之后的几个月里发生的事,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虽然还在读八年级的他尚且需要父母监护,不能饮酒和独自驾车,但是他开发的泡泡球(Bubble Ball)游戏着实让美国苹果App Store里那些程序员老鸟们吃了一惊:这款游戏在2010年12月29日上架销售,两周内销量就过了百万,之后的两周又新增了40万下载量,甚至在免费应用下载排行榜上,它一度超过了全球最热门的游戏“愤怒的小鸟”的试玩版。
这是一款利用iPhone的位置感应器晃动手机而让小球绕过障碍到达特定位置的游戏,内伊完全是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编程、设计开发了这款游戏。
作为一名15岁的学生,内伊有着那个年龄孩子典型的瘦弱身材和尖尖的下巴,对于面对面与探访者交流还不是特别熟练,只有在面对电脑时才能自如起来。他和全家都生活在美国犹他州西班牙福克市(Spanish Fork)。平时在学校内伊喜欢读书,并且擅长演奏乐器比如钢琴、小号等,当然玩电脑游戏也是他最大的爱好之一。
他很早就显露出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9岁的时候,他就制作了第一个个人网站,虽然页面很简单,但是全由他自己完成,也被同学们称为“科技天才”。他的母亲凯瑞·纳伊(Kari Nay)证明了这一点,“内伊对编程非常执着,也许是喜欢的缘故”,她说。
2010年10月,内伊的一位同学对他说:“既然你那么喜欢你的iPod Touch,又会做网站,你就应该试着去开发应用程序”。
内伊决定听从同学的建议。至于这款泡泡球游戏,内伊承认有一定的“灵感来源于我以前玩过的一些游戏,比如同是小球类的”,在接受Small Bussiness网站采访时他表示。当然,除了灵感,内伊还要有更多准备:他在福克市图书馆查阅了编程的书籍,然后利用软件开发商“安斯卡移动”的产品“科罗娜SDK”编写程序。
为了开发这款游戏,他写了4000多行代码。起初,他尝试了Objective-C语言,“但是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内伊说。然后他又用了GameSalad,但编程结果不够完美,直到最后才选择了“科罗娜SDK”。
在游戏开发成功后,他在2010年12月22日上传,12月29日被苹果商店审核发布,“当然没有任何宣传手段,只是告诉了我的家人和朋友”,他说道。但这款游戏被热情的游戏迷们在各个苹果论坛中推荐,下载之后的评论又带来了新的用户,截至2011年6月,这款产品总的下载量达到了600万。“我认为这相当棒,虽然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超过‘愤怒的小鸟’,因为我也是它的粉丝。”内伊对记者说。
在得知“泡泡球”竟然是一名14岁少年用开发工具所创造,内伊所使用的软件“安斯卡移动”的首席运营官卡洛斯(Carlos)认为,这真不可思议,内伊也是他们见过的最小、最成功的开发者之一。
现在,内伊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内伊游戏”(www.naygames.com),“当然投入很少,主要花费在App Store和Android开发许可,也有一定的硬件投入,就是我的Mac Book和iPod Touch”,内伊说道。至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他表示还是先集中提供“泡泡球”的更新版本巩固已有的用户或者写一本有关苹果软件开发的书,“风险投资?暂时还没有人找过我,我也没有太多的兴趣,未来肯定是做与计算机和游戏有关的事儿”,他说道。
不过,风险投资者们可能很快会找上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创业的CEO们不能更年轻了,否则风险投资者就只能到幼儿园寻找合适的投资对象了。”硅谷著名投资人马克·安德森感叹年轻创业者的日益低龄化,这说明投资人们正在逐渐接受这一有利有弊的趋势。毕竟在12岁的托马斯·苏亚雷斯已经可以独自开发应用、演讲后,15岁已经不是一个不能担当大任的年龄。
以发布富豪榜而闻名的《福布斯》杂志在今年1月发布了一个12个行业的未来之星榜单,其中在“移动和社交”领域,罗伯特·内伊名列第17位,也是12个榜单中最年轻的上榜者。
虽然现在只有15岁,但是内伊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对于同龄人给出了一个稍嫌成熟的建议—“做你想做的事,完成梦想”,也许这也是他要说给自己听的话。
王俊煜:贡献世界的方式
一帆风顺可以作为王俊煜到现在为止人生的写照,高考状元、名牌大学、一流公司,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创业和做产品作为自己人生的下一步,这是他对这个世界所做的事。
在豌豆荚手机助手2.0发布的页面上,王俊煜放上了一封感谢信。一起出现在页面上的还有他几十个同事的头像,以及常年在办公室里游荡的白猫。
此时这款产品拥有了2500万的装机量。更直观的数据是:每天从豌豆荚服务器上下载的数据达到了45T,这些数据能装满2700多部16G内存的iPhone。
将近两年之前,王俊煜在网上发布了第一版豌豆荚手机助手。他不确定市场是否能接纳这个产品,所以低调地把自己的公司称作“一个小团队”,而只字不提它来自创新工场。
事实上,豌豆荚是第一个从创新工场毕业的团队。最开始它在91手机助手等同类产品中并不起眼,甚至因为同质而失去先机,还被业内揶揄为“豌豆公主”。
但显然在创始人眼中,豌豆荚与它的竞争者们并不具有同样的气质。你甚至可以从他们对自己的称呼中看出这一点,豌豆实验室,而非某某科技公司。
这个创业公司的工作环境有那么一些硅谷的意思。每年一到两次的Hack Day是最热闹的时候,工程师们自由组队,用36或者48个小时完成全新的项目Demo;全天提供咖啡和水果;午餐完毕二三十个人会聚在沙发区用21点“赌碗”,输的那个人必须洗掉所有参与者的饭盒。
创始人也没有特殊的待遇,王俊煜和一个刚进公司的美国同事坐在一起,时不时得提防着那只白猫为了喝水把爪子伸进自己的杯子。2009年,在谷歌待了3年的王俊煜想离开了。他是国内第一代Facebook用户,谷歌产品深度爱好者,认同开放,参与创立了Da Code这个听起来就很Geek的设计品牌。不久之前他买了个带摄像头的机器人放在家里,在办公室就可以通过遥控看看自己养的黑猫。
在外人看来谷歌可以满足这个年轻人所有关于职业的梦想。不过,和你所知道的大公司一样,这里的工作安稳而体面,但对于1985年出生的王俊煜来说,没什么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看起来有点浪费时间。
在此之前王俊煜的人生一帆风顺:广东省高考状元,北大元培实验班,甚至在他进入谷歌的时候,那个职位全球也只有十几个人。如果不是恰好投了一份简历,王俊煜此时应该是在某所常春藤名校中研究物理。从元培实验班出来以后王俊煜选择了物理专业,没有考虑计算机或者光华管理学院,因为“大学应该念一个基础、通用,培养方法论的学科。计算机有些学科太实用了,不是特别喜欢。”
实际上除了方法论以外,喜欢物理这门学科是因为它“讲道理”,王俊煜的数学和化学成绩同样拔尖,“数学过于抽象,而化学,它的反应和合成是没有道理的。你不觉得物理公式都非常美么?”毕业的时候王俊煜按照“正确的道路”开始申请出国,但在谷歌实习的经验又让他很难放弃这份工作。两难的矛盾源于谷歌冗长的招聘流程,在王俊煜确定能够正式入职之前,他不得不把所有已经拿到offer的学校拒掉。怀着就算出国,说不定也会辍学创业的想法,王俊煜放弃了继续深造物理的机会。
三年后王俊煜患上了“大公司病”,他把出国重新提上日程,只是这一次的专业选择是产品设计。还在犹豫,谷歌中国区前总裁、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的一句话却把王俊煜拉进了创业者的团队:“你要训练设计什么时候都可以,但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浪潮可能就这么一次。”
2009年12月,豌豆荚的联合创始人冯锋敲下了第一行代码。这个Android手机助手的由头与谷歌出身的王俊煜不无关系,在拿到第一款谷歌手机之后,王俊煜觉得Android实在可以做得更好。但在大公司谷歌,他没有这样的机会。
“对于创新而言,当然我们可以做调查问卷,也可以去看大佬们怎么说,但最好的来源是你心里的直觉”,这是王俊煜的设计哲学。直觉不一定总是可靠的。作为通讯录的重度用户,手机中一千多个联系人让王俊煜觉得管理起来非常痛苦。在第一代豌豆荚中,团队把通讯录管理放在了第一位。当用户累积到四位数的时候,王俊煜发现情况和他类似的其实不到10人,而另一个粗糙的应用下载功能却有了意想不到的使用率。作为主管产品的创始人,王俊煜迅速调整了定位。在最新一版的产品中,你可以看到三个应用被放在与手机连接的豌豆荚界面里,点击下载之后,这个应用就蹦蹦跳跳跑进了你的手机。这个过程看起来还挺萌的,而王俊煜也不失时机提出了“有爱”的设计口号。
“物理和做产品有类似的地方,核心在于近似也就是约等于,把应该考虑的细节都去掉,你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减少干扰,做了取舍之后,你可以得到一个更简单和优美的解决方案。”
2010年4月,王俊煜结束两边跑的状态,正式加入豌豆荚。他是联合创始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但在这个产品主导的公司,王俊煜被推上了CEO的位置。最开始豌豆荚挤在创新工场12个人的工位里,除了产品研发和扩充团队,并没有太多需要王俊煜去分心的事情。
但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投资人总是不得不见的。对于“没有逻辑的指责”,王俊煜却不见得有足够的耐心。遇到话不投缘的投资人,这个圆脸85后就会表现得沉默和心不在焉,表明自己已经不那么耐烦。
直到70后的百度前工程师周利民加入豌豆荚,才让王俊煜从CEO的事务中脱身出来。年轻人的成就感并不源于职位,他并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在CEO这样的位置上,用户的增长和反馈才是王俊煜觉得自己受到认同的标志。
事实上他的底线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豌豆荚集成应用之后,搜索结果和广告会有明显的界限,“这些想法不见得有道理,但你就会觉得有些事情一定得是这样的”。另一个原则是,能用技术解决的问题,尽可能减少人为干预。
高三时的王俊煜已经被保送,但是抱着“不参加高考人生就不完整”的想法,不小心就考了状元。9年之后,王俊煜某种偏执的人生逻辑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
“创业之前担心过,挂了怎么办?再想想也没什么,大不了再回去”,那时候的年轻人没什么后顾之忧,更早些年
他考虑过读新闻专业,后来发现用科技也可以改变世界。
现在看来这当然是另一种直接的办法,也恰好符合王俊煜骨子里热爱的互联网梦想,“我父亲说过一句话,其实这个社会给你的回报,取决于你给这个社会多大的贡献,”王俊煜说,“而这就是我贡献的方式。”
季逸超:少年极客
还记得年少时的猛犸?19岁的高中生季逸超因为年龄和猛犸浏览器而在极客圈子里一炮走红。
“朋友们别再把我和‘盖茨梦’扯上啦我根本没有这些梦,他们的成功不可复制,我懒得去想,更不想出名或改变世界。”尽管季逸超说自己不想出名,但是这个在高中就开发出猛犸浏览器的年轻人已经成为少年极客的典型。
19岁的他习惯戴框架眼镜,穿帽衫和牛仔裤 。他刚刚获得红杉中国和徐小平创办的真格基金的天使投资,建立以贝尔和施乐为目标的实验室“Peak Labs”,这是用他自己名字命名的实验室,Peak Ji就是季逸超的英文名。他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说这个实验室“要做最狂最新鲜的事”。
此前,季逸超曾在高中时一人包揽开发、美工、设计、测试工作,做出了猛犸浏览器。这款浏览器被测评网站App Advice评价为“重新定义了浏览器的标准”。支持七种语言的猛犸浏览器不需要任何点击,滑动操作即可。相比普通的操作过程,季逸超曾经对媒体表示希望猛犸浏览器从技术、交互和美术等细节上颠覆传统的手机浏览器。
季逸超的父亲是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母亲是IT公司的高管。“他父母都是那种让他按照自己兴趣去发展的家长”,在季逸超的朋友眼中,家庭环境带给他轻松的成长空间和发展的自由度。正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今年读大学一年级的季逸超幼年时曾在美国生活过几年,小学二年级之后回北京。在北大附小读书的季逸超凭借流利的英文被老师招进机器人队,参加国内外机器人大赛。在此期间,季逸超不仅给学校当了翻译,还对计算机编程产生兴趣,“他好像对软件和应用不太感兴趣,更喜欢研究底层架构的东西,特别是Linux和它的几个创始人”,他的同学对记者表示。
从中学开始,季逸超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研究操作系统,在他看来,做自己的操作系统是每个程序员的梦想。
他开始和朋友们组成小组一起研究操作系统,在同龄人还在为补习班、接连不断的考试发愁的时候,季逸超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从北大附小到北大附中,没有打算在国内读大学的季逸超在高中即将毕业时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但因为手续问题未能成行。“他本人真的不太看重这些,父母也是”。季逸超的朋友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季逸超父母想让他再等一年,但他本人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在父亲“无论如何有个学位”的影响下,季逸超留在北京读大学。他在微博上的自我介绍是“90后Hacker,WEIP(威锋网)技术组成员,资深死宅”。猛犸浏览器做到了第四个版本,并在去年夏天的“Macworld 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获得特等奖。它在App Store里每天下载量在100到200次左右,但季逸超对猛犸浏览器的看法显得很清楚,“猛犸浏览器不是给所有人用的,它就是为那些特爱研究、特追求功能的人开发的。”他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
猛犸浏览器让季逸超出了名,可他并没把这当成自己的创业项目。“创业做浏览器没啥前途,我就是觉得可以这样做浏览器,就做了。”他对手机浏览器这个领域的判断很清醒,也多次表示不会在猛犸浏览器里放任何广告。
除了猛犸浏览器,季逸超的另一个代表作是Rasgueado输入法—可以解决iPhone输入法文本选择困难的问题,让用户在键盘上操作选词。“Rasgueado是弗拉明戈吉他里的轮指技法”。2012年元旦刚过,季逸超受邀在极客公园的台上分享自己做猛犸浏览器和Rasgueado输入法的经验。他用不到10分钟的时间讲完了自己对创新的理解,他的听众是几百个来自互联网公司的极客、行业大佬、投资人。
时不时推推鼻梁上的眼镜、按着手里的遥控器,显得有些羞涩的季逸超对为什么创新的理解是“第一,不创新的东西太大了,我一个人折腾不来;第二,微创新口碑不好,我还比较年轻。”
台下的评委是知名的投资人,对季逸超简短的经验分享的评价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很想认识这个小伙子”。另一个评委则在季逸超讲PPT期间就发了一条微博并说,“ 我以前只是知道美国有一些少年极客做这样的事情,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中国的少年极客。”“极客”这个名词似乎总和写代码、宅男联系在一起。曾经有同样做开发的工程师劝季逸超趁年轻多去旅游,他的回答是,其实不喜欢旅游,“在家写代码真的很快乐”。除此之外,他的另一爱好是看漫画。
对轻松的话题,他也有自己的幽默,比如在微博上偶尔调侃“假期为什么过得快?因为假期没有上午”
如果你想证实季逸超究竟是不是个极客,可以在行业的活动、聚会上找找这个年轻人,问他要一张名片。这张他自己设计的名片体现着本人的特征—正面改写了当“IE浏览器无法显示网页”时的页面,填进自己的信息;反面是他自己设计的猛犸浏览器Logo和“无法找到网页”时总会出现的“http 404 not found”,下面还流露出年轻人的调侃和幽默感“诊断连接问题,您可能拿反了”。
季逸超作品
猛犸浏览器
多页面系统,滑动换页,可以从这个剪贴板中先选择打开某个网页;手势操作,一个手势可以访问任何收藏;智能的弹出菜单,还有后台通知系统;私人模式浏览网页,以及广告拦截功能。
罗伯特·内伊作品
Bubble Ball
在这款游戏中,玩家需要将气泡运送到目的地,途中可以使用道具和能量。这款游戏能测试出玩家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游戏中还涉及到引力和重力的物理知识。
尤雨溪作品
Html 5版本的Clear
Clear是英国Realmac软件公司推出的一款创意型任务管理应用, 以简单易用的特性和极富创意的手势操作备受人们关注。HTML 5版实现了Clear的绝大部分功能,开发者并放出了源代码。
王俊煜作品
豌豆荚
豌豆荚是一款安装在桌面电脑上的软件,把手机和电脑连接上后,可通过“豌豆荚”在电脑上管理手机中的通讯录、短信、应用程序和音乐等,也能在电脑上备份手机中的资料。
他们也曾年少并风华正茂
史蒂夫·鲍尔默
24岁/微软/作为第一位商务经理加入微软,为微软加入管理和销售基因。
史蒂夫·乔布斯
21岁/苹果/用一系列产品和技术,深刻改变了音乐、电影、通信、电子产品等行业。
杰夫·贝索斯
29岁/亚马逊(微博)/开创了电子商务的成功模式,Kindle系列产品和软件改变了阅读习惯和出版业。
马克·安德森
22岁/网景/互联网最早的创业者之一,后转型投资人在硅谷投资了一批成功的创业公司。
斯蒂夫·沃兹尼亚克
26岁/苹果/是苹果早期产品的发明者,为苹果初期的成功奠定基础,是一名真正出色的黑客。
西恩·帕克
19岁/Napster、Facebook/用软件冲击了传统唱片行业,也同Facebook一起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比尔·盖茨
20岁/微软/发布Dos、Windows、Office等开创性的软件,促进了PC业繁荣,退休后又致力于慈善事业。
乔纳森·伊夫
26岁/苹果/作为设计师他创造了iPod、iMac、iPad、iPhone等产品,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
杨致远
26岁/雅虎/作为第一代互联网领袖,他开创了门户网站和网络展示广告的先河。
皮埃尔·奥米迪亚
28岁/Ebay/用网络拍卖引发了电子商务的变革,成功建立了全球最大的C2C网站。
马克·扎克伯格
20岁/Facebook/创建了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社交网络,为人们开创了崭新的交流和联络方式,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查德·赫利
28岁/Paypal 、YouTube/作为第一家互联网视频分享公司,它让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影响波及影视等多个行业。
谢尔盖·布林
24岁/谷歌/现任谷歌技术总监的布林,擅长数学和计算机,谷歌的出现让人们获取信息更为便捷。
拉里·佩奇
26岁/谷歌/发明了名为“BackRub”的搜索引擎技术,谷歌的一系列产品,已经成为互联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Max Levichin
24岁/Paypal/作为Paypal的联合创始人,创建了最成功的网络支付方式,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埃文·威廉姆斯
20岁/Blogger、Twitter/Blogger的发布让人们在网络上有了更多表达自我的方式,与他人联合创建Twitter进一步实现了这一点。
保罗·格雷厄姆
31岁/Viaweb、YCombinator/YCombinator在产品、融资、团队、技术等方面都帮助了一大批中小创业者。
普拉纳夫
26岁/第六感/在TED上展示了著名的“第六感”装置,将人的感官和电子产品创新地结合在一起。
迈克·戴尔
22岁/戴尔/凭借直销和组装模式给被IBM垄断的个人电脑市场带来了全新活力。
本·霍洛维茨
32岁/Opsware、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作为黑客转型投资人的典范,他投资了Facebook和Twitter等公司。
理查德·布兰森
20岁/维珍/对于品牌、营销、市场都提供了独特的见解和运作方式,是一位“嬉皮士资本家”。
杰克·多西
29岁/Twitter、Square/Twitter让人们的表达方式更加碎片化,Square与信用卡的结合在支付领域具有很大商业潜力。
保罗·艾伦
22岁/微软/一系列成功的软件产品,为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打下基础。
陈士骏
27岁/YouTube/作为视频网站的鼻祖,他改变了人们的互联网娱乐方式。
(文/《第一财经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