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土豆童话式“闪婚”的现实
  • zzzp
  • 2012年03月18日 09:43
  • 0

三个月前,土豆CEO王微的那句“优酷一意孤行的‘主观盗播’行为是‘害群之马’”言犹在耳,转眼间优酷和土豆这对打闹多时的“欢喜冤家”就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闪婚”了,这个消息在“两会”新闻刷屏的情况下依然杀出重围赚尽眼球,可见其震撼程度。

这样相爱相杀最后大团圆结局的反转剧完全符合了观众心里对另类童话的期待,而网友对此迸发出的或恶搞或有爱的油菜(有才)演绎,如同为酷豆举行了一场令人难忘的婚礼。网友们从合并后的新名称到新图标,为酷豆提供了各种选择;又对两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YY,涌现了海量酷豆CP(同人配对)的段子和漫画;更有制图大神用GIF动图描绘了两家的LOGO合体为变形金刚的全过程。

而流传最广的段子当属一条微博接龙——优酷土豆合并了,苹果看了一眼安卓,蒙牛看了一眼伊利,麦当劳看了一眼肯德基……虽然接龙被底下的一条吐槽企鹅庞大山寨家族的回复抢尽风头(MSN看了一眼腾讯,IE看了一眼腾讯,360看了一眼腾讯,迅雷看了一眼腾讯,搜狗输入法看了一眼腾讯,暴风影音看了一眼腾讯,三国杀看了一眼腾讯),但接龙本身却更发人深省———因为在笑声背后隐含的逻辑是,这些被用以对比的品牌都在进行同质化竞争,包括优酷和土豆。

即使酷豆童话式地“闪婚”了,接受了业内人士以及围观群众的一致祝福,却始终逃不过残酷的现实———酷豆联姻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却并没有改变国内视频网站同质化竞争的悲惨现状。视频网站都在烧钱,酷豆账面仍在大幅度亏损,而国内的视频网站基本都是靠买剧集版权吸引观众,以视频广告为单一赚钱途径———但是仅仅依靠广告,视频网站是永远不可能盈利的。

最核心的剧集内容不是自己的,酷豆要花大笔成本来购买版权,而消费者的忠诚度却难以保持,只要有剧看,别说是到狐狸、企鹅家,就算有个毫不知名的北极熊家也会乐颠颠地去———差异化体验何在?

让酷豆向唯一实现规模化盈利的Hulu学习似乎不太现实,毕竟“付费观看”现阶段不符合我国国情,在优酷、土豆搜不到剧的时候,多少人已经在奇艺上免费看了一套又一套的剧集,而奇艺表示有干爹百度,观众来源和版权神马的都是浮云。也许对于酷豆来讲,YouTube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创造内容)模式更加现实,网友自行上传内容填补了购买剧集版权的成本,UGC模式本身又能产生一定的用户黏度,而诸多出彩的作品已经充分证明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意,例如此次酷豆版的《因为爱情》。这样一来,酷豆也不枉担了Youtudo的虚名。

酷豆的婚礼余热未过,真正的婚姻生活仍未展开。而对于我们这些围观群众而言,暂时最大的好处也许只是,又能在优酷上看《康熙来了》。(文/南方都市报

优酷土豆童话式“闪婚”的现实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