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没用谁知道?浅谈显卡圈内怪现象
  • 上方文Q
  • 2012年08月03日 15:54
  • 0

你还窝在电脑前看行情文章么?你还死盯着报价或是导购中的产品么?你还是抱着“求知”的心态苦等一篇评测么?这样苦逼IT生活是不是有点太枯燥、无聊了?古人曾讲过“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予渔”,鉴于抱有以上目的的童鞋,在DIY这个浩瀚的世界里,还是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吧!如果你问我写IT文章的目的,我会告诉你——我只是告诉你,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这就足够了。

有用没用谁知道?浅谈显卡圈内怪现象

今天笔者要为大家谈论的是显卡圈内的现象;显卡这位“仁兄”历经几代的发展之后,也终于混的同CPU并驾齐名了(GPU)。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担当起了“主角”,譬如科学运算、高清解码、影音制作、硬件加速等,都是显卡近些年涉及的领域。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显卡也在逐年的改变。在显卡的发展历程中,除了性能的提升、功耗的降低,其中也不乏出现一些“怪现象”。这些怪现象的产生,有的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有的则仅仅是个虚头。下面笔者就为大家盘点下显卡界的怪现象。

疯狂的显存容量 其实这只是个噱头

显存作为显卡中重要的存储单元,我们可以将显存看作是GPU内核与像素渲染管线之间的桥梁或与仓库(显存的容量决定“仓库”的大小,而显存的带宽决定“桥梁”的宽窄)。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道的“显存容量”与“显存速度”。

    一般来说,显存的速度以及容量对显卡的3D性能表现有着重大的影响。因为数据在渲染管线间传送所花的时间通常比GPU执行功能所花的时间更长,因此显卡厂商为了提高显卡性能,常用的做法就是提升显存频率、加大显存容量。

有用没用谁知道?浅谈显卡圈内怪现象

当显存容量从当初的“MB”级晋升到现在的“GB”级(在高端卡中甚至出现4GB显存容量的显卡),当显存频率从当初的几百MHZ,发展到恐怖级6000MHZ以上的时候,我们惊奇的发现显存作用“被无限的放大化了”(显存容量达到一定程度对显卡性能提升就没有帮助了),甚至沦落成厂商悲劣的宣传手段。

当你把所有的“优点”发挥到极致的时候,那么这个优点就不是美,而是另类!就好比最近在市场上异常耀眼的GTX680/GTX670 4GB版本,抑或是某家的旗舰级HD7970 6GB版本显卡。这些产品的存在早已脱离了消费者现阶段的使用意义。

有用没用谁知道?浅谈显卡圈内怪现象

从客观来说,更高的显存容量以及显存频率是能够带来显卡性能的提升。但是我们至少应该了解到“容量的提升最起码也要有个展现价值的地方”。当你找不到如何展现它价值地方的时候,那么就会出现这样的囧态——某显卡厂商送来某款大显的存显卡,要求媒体把这个优点再次放大,媒体人看后一脸惊愕瞬间石化——你妹的!请告诉我,什么程序能够爆掉那么大的显存(4GB/6GB)?

多相供电/数字供电并非无懈可击

显卡供电部分的存在,是为了将外部电压较高、甚至不够平稳的外接供电,通过供电部分的转化,成为最终能满足GPU电压和电流需求的,能够放心使用的纯净、稳定的电流。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诸如线性供电、多相模拟供电以及数字供电等供电方式都成功应用在显卡上。

从客观来说,多相供电确实有很多优势,在单相输出功率上不去的情况下,并联多相就可以让功率成倍上升,还可以让输出波形更加平稳,但是当供电相数达到饱和状态的时候,电压的波动就会趋于直线,此时如果再盲目的增加相数,那么无异于画蛇添足了。

有用没用谁知道?浅谈显卡圈内怪现象

我们简单的揣测下显卡的制造过程——A显卡厂商“硬件部”为自己的显卡设计了9相供电(实际上6相供电就够用),并且用多余的供电相数作为显卡超频的噱头。而A显卡厂商“软件部”则为显卡设计了相应的超频软件,但是“软件部”在设计程序的时候,发现“节能环保”又是个不错卖点,于是在程序中又加入了降低供电相数的设定。

按着上面的“假定思维”,造出来的显卡的就会是这样的——显卡拥有一定的超频潜力,支持调节供电相数(能够节能)。这看似特别人性化的设计,是不是给人矛盾的感觉呢?(超频势必会增加耗电量,减少供电相数肯定会节能。)其实市面上很多显卡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产品定位不明确!

有用没用谁知道?浅谈显卡圈内怪现象

当一个人说他是路路通的时候,那么这个人可能就是狗屁都不行。

随着显卡供电技术的发展,数字供电技术走近了人们的视野。数字供电技术相比模拟供电技术,供电效果更加稳定,提供的电流也更加纯净,电流的转换效率也要更高一些。

    数字供电模块并非无懈可击,最明显的劣势就是价格过于高昂。数字供电所采用的数字式PWM、连排电感和特殊的MOSFET的成本都比普通模拟式供电的料件高很多,因此这也是数字供电在中低端显卡中难以普及的原因。

有用没用谁知道?浅谈显卡圈内怪现象

其次,数字供电由于集约化程度高,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热量集聚效应,特别是排感和MOSFET的温度颇高,甚至常常突破100℃,相比模拟供电的60℃~80℃高出不少。这种问题在超频后更为严重,高发热甚至影响周边元件,反而成为进一步超频的阻碍。

换个散热也叫非公版?有点诚意行不行

显卡的散热问题历来都是众多显卡厂商关注的焦点,因此市面上的显卡也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方式。(风冷/水冷、热管+鳞片、均热板、纯铝鳞片)那么看似复杂多变的散热系统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呢?

一般来说,一款显卡在上市初期都会配备公版的散热方案(一般为涡轮式外排散热)。但是随着上市时间的推移,非公版方案就会大肆出炉。非公版的散热方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实力的厂商自行设计散热系统,另一种是没有实力厂商委托他人制造或者购买散热系统。

有用没用谁知道?浅谈显卡圈内怪现象

非公版散热方案出现的好处:可以降低显卡的噪音、提供更强的散热能力、为显卡超频提供有力的保障。总得来说非公版产品的存在,还是受到众多DIY玩家的亲睐的。非公版显卡的火热,使得显卡散热器的名字,也变得丰富多样。诸如:银行战舰、悬挂逆流、鲨鱼仿生等。

    但是笔者考虑的是,一款显卡只通过更换散热器,再贴上不同品牌标签,然后就拿到市场上算作一款“旗下的产品”并且定义不同的价格,这样的做法未免有些太坑爹了?我们把这些显卡的散热器“拿下来”,就会发现这些家伙原来都是一个娘生的(PCB都一样)。

有用没用谁知道?浅谈显卡圈内怪现象

这样的非公版产品,表面上看上去各自为战、各自为营,其实质只不过是换个散热器的玩意儿。非公版要做的有创意、有新意,那种只是简单更换散热器,就拿出来充当“神器”并且刻意拉高报价的做法让人所不齿。(具体显卡品牌文章中省略,原因你懂得。)

属于少数人的游戏 显卡多屏输出

作为连接显示设备的重要纽带,显卡的接口经历数次重大变迁:由最初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模拟信号逐渐升级为目前所常用的数字信号;从最初的单屏输出到如今的三屏、六屏的多屏体验。

随着高清、多屏和3D显示等一系列显示技术的革新,显卡输出接口的升级换代也紧随其后不断的推陈出新。可以说主流VGA、DVI、HDMI和DP接口。足以满足人们对显示输出效果品质的要求。

有用没用谁知道?浅谈显卡圈内怪现象

当美好的事物达到一个极致的时候,就会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而显卡厂商选择的发展方式却是向着多屏幕方向;多屏,对于我们来说,如一个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的美女。她似乎无处不在,不论我们走到哪儿,总是看到她的身影。然而,想得到她却不那么容易,您必须付出不少的努力与代价才能拥有。当然,她值得我们追求,值得我们拥有。

近年来,多屏显卡的宣传力度越来越大,两大显示芯片巨头NVIDIA和AMD都在积极的推广自家的多屏技术,从最早的工业、军事等行业才能接触,到如今“飞入有钱人家”,多屏似乎就在我们身边,但又那么的可摇却不可及。

有用没用谁知道?浅谈显卡圈内怪现象

显卡要想玩转多屏幕输出,除了要具备多屏输出的接口外,还要具有满足多屏输出的显卡性能。对于那种让入门级的显卡,支持N屏输出的做法实际意义并不大。另外多屏幕显示输出方案,只是适合有一定经济基础、有特殊使用目的的人群。对于普通用户片面的强调多屏,并没有实际的使用意义。

(文/泡泡网)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