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12306应走向开放
  • 朝晖
  • 2012年09月21日 08:42
  • 0

自9月18日起,今年的国庆抢火车票大战正式开始,很多旅客抱怨12306订票网站总是弹出“当前访问用户过多”,好不容易提交订单了却还要长时间排队,最后依然“一票难求”……一时间,效率低下的12306购票网站成了网友吐槽的对象。新京报撰文称,“自信”的12306应该走向开放,而不是固步自封。

春节时12306频频崩溃的黑色记忆似乎还历历在目,而到了国庆长假前,订票系统却将火车站购票的长队“高仿真”搬移到了网上。显然,这是种让消费者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产品体验,被诟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实,如果从技术角度出发,12306面临的是“短时间内超量并发访问”、“多终端库存同步操作”等业界公认的变态级难题,其对系统资源的消耗和解决的复杂度,绝非公众常见的“淘宝‘秒杀’活动”可比。有技术人士就此表示,“几千万用户同时下订单,即使是互联网巨头也未必撑得住,12306崩溃并不算太丢人。”

但“困难重重”绝非是12306得以开脱的理由。据媒体披露,在网站系统“招标”时,铁路部门弃用了清华、IBM、思科等方面的成熟技术,将利益输送给其下属企业铁科院电子所。于是,一方面是仓促上阵、并不具备大规模高并发网站开发经验的铁科院,另一方面是尽快上马的行政指令,而整个方案从设计、采购到正式运行用时尚不足一年。可以说,12306日后的种种结果,实际早已注定。

要知道,自今年2月份至今,12306已经至少被曝出10次系统漏洞,不仅普通用户的密码可被修改,甚至连铁路工作人员的个人信息都被泄露到了网上,网站设计者的设计实力由此屡受质疑。

更令人惊讶的是,即便12306已经引发众多不满,铁科院某工作人员依然对媒体表示“不会和商业企业合作,我们对自己的技术有信心。”其中的意味,不免让人“浮想联翩”。

真是这样的吗?如果从一开始就打破垄断,把网站交给技术成熟的社会企业承办,结果会不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希望铁道部门能够正视专业互联网公司技术人员提出的对策,并且在“开放售票”等领域突破禁锢,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意识。

“自信”的12306应走向开放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