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下午两点,一位名为“野夫刀”的微博网友在网上爆料:“就是现在,负责生产iPhone 5的多天产线的OQC(现场品检)集体罢工,几个厂区的多条iPhone 5产线瘫痪。”郑州工厂的罢工事件再次揭开富士康内部存在的严重问题,IT工厂的生存环境再次受到质疑,为此《IT时报》记者对数家大型IT工厂进行调查,结果出人意料,原来IT工厂也可以欢乐多,这恰恰与富士康“血汗工厂”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在富士康 感觉不到劳动的尊严
作为富士康郑州园区一名员工, “野夫刀”向《IT时报》记者表示,郑州园区内发生的冲突并不是偶然现象。在这位自称“久经考验的二代农民工”的90后年轻人眼中,富士康的员工之所以会频频爆发冲突,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严苛,感觉不到劳动的尊严”。
在他1年多的富士康生涯中,他觉得自己就是个机器人,“为了每个月的三四千元工资,我每天工作8到10个小时,生活中只剩下上班、下班、吃饭、睡觉……”而最难熬的还不仅是繁重的工作,在管理者“只注重结果”的冷酷管理方式下,他觉得最悲哀的是喜怒哀乐统统被无限缩小,“愿意或者不愿意加班,我不能自己决定,如果要换个更适合的岗位,更难于上青天,不和领导搞好关系就什么都没有。”
如何处理好IT工厂与 “农二代”的关系是向管理者们提出的新课题,富士康似乎总是面临挑战。
在华硕上海没见过打架
同样是大型IT代工厂,由华硕在上海投建的昌硕科技有限公司同样拥有大学城似的厂区和5万多名工人。10月9日下午6点,记者来到上海浦东新区康桥工业园区,一批刚从昌硕科技下班的工人陆续走出厂区,“90后”小周和小刘相约去附近小餐馆吃晚饭,因为不用加班,所以两人心情很不错。
两人是四川老乡,两年前就来这里上班了。在电脑配件生产线上工作的小刘告诉记者,虽然工作很辛苦,有时订单一来,每天还要工作12个小时,但他觉得能适应这里的生活。小刘说:“这个厂的氛围比较好,一年也见不到一次打架的”,让他最满意的是业余时间厂里有很多活动,“比如唱歌比赛、跆拳道、跳舞、篮球、足球……最近厂里还在组建街舞社团,有兴趣的都能去参加。”
小周觉得,厂里的管理制度比较人性化,不强迫员工,给他们成长空间。“在厂里能学到不少东西。一般只要你提出想去新的岗位,领导都会批准。”对于未来,小周也有自己的打算,“我现在只是想要出来学习一下经验,将来能做自己的生意。”
这个长假,小刘和小周都选择留在上海加班,他们非常感兴趣厂里办的面向全体员工的双节抽奖活动,“只要你在这段时间上班打卡,就有机会抽中iPhone 4S、 笔记本电脑,甚至是现金奖励,我们隔壁区的同事就抽到了3万元的现金大奖。”小周觉得虽然自己不一定能抽中,但厂里能在节假日里创造这样的惊喜其实也是一种关心。
在这里工作的一批“90后农二代”普遍觉得,氛围比较轻松,业余活动比较自由。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自己在这里能得到尊重。
在英特尔成都 比美国更Open
英特尔在成都的封装测试工厂现在约有3500名员工,平均年龄仅27岁,他们都有同一个大哥——卞成刚,英特尔副总裁兼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 “员工都叫我卞哥,没有人叫我总经理或其他什么的。”卞成刚说。成都工厂虽然人数并不算多,但全球50%的笔记本电脑芯片来自这里,而在过去2年中,工厂实现全年运行“零事故”。面对难管理的80后、90后工人,卞哥似乎干得不错。
在英特尔成都工厂,员工的技术创新为企业节约千万美元级的成本;工人们喜欢漂亮的工厂,以至于把婚纱照都挪到厂区花园来拍;最令人的羡慕的是,一名公益事业达人受到邀请,全家赴美英特尔总部游玩。
公平、平等是80后、90后工人最需要的。“我们和美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卞成刚向记者表示,在成都工厂,员工有更加直接的表达方式,他们可以和卞哥在厂区内的咖啡厅聊任何事。现在几乎每个礼拜都有一些公司甚至是政府的代表团前来工厂参观。“他们觉得我们的员工非常不可思议,因为我们的员工平均每年每个员工做10个小时以上的志愿者服务。”卞成刚向《IT时报》记者表示,公益对企业来说不是一种负担,“在你关心社会的同时,也让社会来帮助你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