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Surface RT发布之后,官方公布了10.6英寸、1366×768分辨率等信息,不少消费者对Surface RT的屏幕效果产生了质疑。若单纯从分辨率参数上看的话,Surface RT与新iPad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甚至只能与一代iPad相提并论。针对此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正反反观点,最后加入实际效果对比和主观体验对比。
一、正方微软给出的解释:
分辨率只是衡量显示效果的一个因素,而最准确的显示效果衡量标准应该是屏幕的解析能力,也就是所谓的调制转换函数(MTF)。MTF是对比度和分辨率等参数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函数,另外还有十几个其他参数会对MTF产生影响。
在这十几个因素中,我们主要讨论分辨率和对比度。调查显示,当分辨率提升时,人眼的敏感度会降低,也就是说iPad的分辨率到达一定程度以后,人眼的直观体验并不能随之大幅提高。这时候,对比度这个参数就显得更为重要。Surface在对比度方面做得更为出色,虽然分辨率上不及iPad,但对比度在整体显示性能上的优势能把比分拉平,甚至超越iPad。
那么,微软是怎样提高对比度体验的呢?官方补充:首先,微软拥有ClearType像素渲染技术,该技术在Surface上的表现更加独特,比Windows桌面版的更为优秀。其次,微软采用了高对比度广视角的LCD屏幕,从屏幕材质上做到出彩。最后,微软的屏幕玻璃在目前也是非常出色的,不仅薄而且光学性能好,可大大降低屏幕反光,反光降低对比度就会更加出色。非官方数据表示Surface屏幕反光比例为5.5%到6.2%,而iPad高达9.9%。
二、反方观点:
Surface RT的显示屏采用的是子像素(sub-pixel)渲染技术,辅以ClearType字体带来平滑效果;而iPad系列采用的是标准像素(standard pixel)渲染技术。Surface的子像素渲染技术将红、绿、蓝三种颜色转换为独立的画面元素,而不是将三种颜色捆绑在一起,它的图像像素比较特别。采用子像素渲染技术的屏幕在清晰度上是传统普通像素(normal pixel)渲染技术屏幕的三倍,但和苹果的标准(standard pixel)像素渲染技术相比,并无优势。
至于屏幕材质、玻璃材质等方面带来的提升,实际上并没有微软宣称的那么好,苹果高分辨率的优势会更大一些,而微软难以避免“自卖自夸”之嫌。
三、实拍效果对比:
接下来我们拿Surface RT和The New iPad两台真机进行实际效果对比,直观反映两者表现。
1、室外显示效果
此环节中,我们在室外场景环境下进行考察。将两台机器亮度均调至100%,然后在浏览网页、图片等模式下进行对比。图片拍摄时间为下午3点,正对太阳光进行拍摄。
室外场景可以很好的对比出屏幕反光效果,微软与苹果两家的产品在室外环境中的显示效果,可以很好反映出来。但由于相机在成像时难以达到人眼识别的效果,从照片上难以看出两者区别。的确Surface与iPad在室外的显示效果难分伯仲,但个人还是感觉Surface稍好一点,同时可以确定的是两者在户外使用都不成问题。
2、室内显示效果
相比之下,室内对比更能体现出屏幕的还原能力,色彩张力以及细节展现。此场景中我们将背景亮度调至100%。
室内显示对比主要是从浏览网页和浏览图片进行对比,Surface效果偏暖,但饱和度方面iPad更优秀一些。
3、细腻度对比:
用同一只单反分别对准Surface和iPad的同一地区文字进行拍摄,拍摄距离和单反设置都相同,拍摄完成后将照片进行同等比例放大进行对比。
上图中,上半部分为Surface,下半部分为iPad。可以直观看到,iPad的细腻程度比Surface出色的多。
四、个人主观体验:
从个人使用体验上来看,首先Surface RT和The New iPad两台机器的屏幕尺寸和比例是不同的,Surface更长而iPad更宽,这两种不同的设计适合不同的使用环境,如果是浏览网页的话肯定是iPad更合适,而观看视频的话Surface无疑是更好的选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不同做出选择。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细腻程度上的差距,实际使用过程中,iPad的细腻度能明显感觉出来。虽然Surface与传统笔记本的分辨率相同屏幕小,但由于它在使用时更接近人眼,因此可以比较容易感觉到颗粒感。从阅读体验上来看,iPad无疑会更好一些。
饱和度方面,令人意外的是iPad比Surface要好,在浏览图片的过程中可以直观感受到。并且由于iPad分辨率高,图片显示出来就更柔和细腻,这方面Surface又有所不及。
温差方面,Surface与iPad区别也比较明显。Surface屏幕效果偏温,而iPad屏幕效果偏冷,对色调的喜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暖色在阅读文字时更舒服一些,但细腻程度的差别使Surface的整体阅读体验没有跟上。
via 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