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网络时代“浅阅读”
  • 上方文Q
  • 2013年02月06日 11:14
  • 0

前不久,静安区图书馆举办一场“解读莫言”的讲座,听众之多超过了场地的承载容量,但是据报道,细问之下竟然发现“拥趸”中跟风者占了多数——多半的人在莫言获奖前并不知其人;更多的人根本说不出莫言作品的特点与长处,只知道“人红、书红”,所以追随。

阅读也要跟风?这让主讲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扬不禁错愕——是谁改变了我们的阅读习惯?在网络时代,我们如何逃离以碎片化、功利化为特点的“浅阅读”?

静安区图书馆馆长吴文浩与杨扬有着同样感受:“现在,真正抱着书,认真阅读的人越来越少了、”

来自某中心城区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上海,五成的白领从不去图书馆,仅有一成多的白领每天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事实上,在很多区县图书馆,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的人是为了查阅资料、核实信息而来借阅相关工具书,随手翻一翻,记一记,那种一口气读到天黑、泡到图书馆关门的人越来越少了。

吴文浩口中的“认真阅读”指的是“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方式,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时下盛行的“浅阅读”。

对于“浅阅读”,多年研究阅读文化现象的杨扬说,一些年轻人在选择书籍时,首先是“跟风”,什么热门看什么,而且阅读时“速战速决”,读标题、读片段,不求甚解,看过即忘。

“‘浅阅读’的方式下,读书的初衷被大家忘却了”,杨扬说,读书是为了滋润心境,这的确需要慢节奏及慢情调,“只有在缓慢和淡定中,读者才能领会书籍中蕴含的智慧、情趣,也才能充实自己的心绪与思维。

在网络时代,“浅阅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可以快速获得有用信息,扩大知识面,紧跟时代步伐,“但这只能是一种手段,而不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杨扬说,过于功利的读书目的会让人失去学习、思考的自觉性、主动性,久而久之,形成以懒惰、钝化为特点的“浅思维”。对于年轻一代,“浅阅读”只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浮躁和浅薄,影响他们的知识结构,甚至影响他们的人格完善。

“在阅读呈现大众化、通俗化甚至娱乐化的今天,费点劲儿的阅读对我们很有好处”,吴文浩说,费点劲儿的阅读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些东西,让书中的养分“过眼”、“过心”。

每年的书展,总是人头攒动、“盛况空前”,但事实上我们的图书零售业、出版业都很发达,何必挤在这几天中购买图书?“这就说明,很多人还是没有养成平时逛书店、买书的习惯。要逃离‘浅阅读’关键在于平时习惯的养成。”杨扬说。

吴文浩介绍说,静安图书馆近来尝试着推出“午后阳光读书会”,以一本书为主题,让很多年轻人聚到一起谈感悟,一些参加过活动的年轻人在分享、交流中爱上了读书,“原来,慢慢读书也像喝咖啡一样,能让人神清气爽!”

逃离网络时代“浅阅读”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