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激励谁
天上真的会掉金子吗?答案是,真的有可能哦,而且掉下的很可能还是一笔不菲的现金。
不久前,常熟仕德伟集团(下称“仕德伟”)年会现场真的拿出250多万元现金当场“砸”向部分员工,在台上收到现金的每个人都高举起手里厚厚的一叠人民币,还有不少人在现场把拿到的现金抛到空中。
现场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的场景被记录下来并迅速发布在网上,不想一时间引来疯狂转发。“这家企业也太豪爽了吧”、“真想马上去应聘”诸如此类的评论铺天盖地,几乎让所有关注到这条信息的人都发出羡慕的感慨。
在某房产中介任职的销售人员吴自彬今年也有类似的感受,他告诉记者,今年年会上他所在的企业也当场拿出一部分的现金用于奖励这一年销售队伍里的TOP 10。“我们每年都有用发现金的形式作为年终奖励,今年算下来拿到的还比去年多了。”吴自彬说,“虽然大家都觉得去年的房地产行业低迷,但其实抑制了两年的刚性需求在去年还是有较为明显的体现,我们公司还提前完成了2012年度销售目标,并对今年的行业发展也持乐观的态度。”
其实,无论年终奖发放形式多么独具创意,职场人最喜欢的还是现金,因为“把钱拿在手里的感觉最踏实”,然而,年终奖用现金形式发放的企业并不多,主要集中在那些依赖于代理商渠道的企业。另外,在翰德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毕琳看来,在一些非上市企业中也会存在年终奖发放现金的情况。
对企业而言,现金更多时候是一种鼓舞士气、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的砝码。吴自彬说,在现金发放现场,各销售团队负责人还当场签下了军令状,向领导保证完成今年既定的销售目标。
而仕德伟慷慨拿出的这笔奖金背后也有着一段所谓的“对赌”故事。根据该公司网站提供的信息,去年10月公司的高、中、基层员工90人一起参加了为期10天的“全员智慧生发”系统培训,之后在“全员智慧生发”落地启动大会上公司与部门及员工采取对赌的方法来挑战业绩极限,通过签订阶段目标对赌责任状,让人意外的是之后短短两个半月的销售业绩超过了2010年全年的总额,员工与公司的对赌成功,故而在年会上,董事长全部兑现了对赌现金的承诺。
毕琳认为,从短期而言,发放现金的形式对员工的工作一定会有刺激,但从长期而言,薪酬并非唯一途径。在她看来,激励员工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企业的发展、员工本身的发展空间、对员工的培训以及员工是否被安排在合适的职位等都将影响员工的士气。“除了重视薪酬,企业需要保持与员工的沟通让员工投身企业的战略愿景并认可自己是团队一员。”毕琳强调。而这对企业而言,或许是比砸现金更为激励人心、凝聚人气的举措。插图/苏益
隐性福利堪比硬通货
奖金只是一种形式的福利,而对于另一些企业而言,员工得到的“隐性福利”远远超过奖金。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表示,将大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确保2013年全年开工建设10万套、基本建成7.5万套职工保障性住房。
福利分房,是一种堪比“硬通货”的奖励方式。这样的奖励,能抵得上许多公司员工一辈子的工资和年终奖总和。
此外,一些公司则为员工变相提供了买房机会或住房机会。广州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透露,该公司提供的年终奖是隐性福利,员工首次贷款购房,可以获得一个点的利率优惠,并有20万元、10年还清的无息贷款,可省下10多万元的利息。在腾讯公司也有一项名为“安居计划”的福利,为首次购房员工提供免息借款。
徐工集团人力资源部长蒋磊透露,徐工在内部花费3亿建立人才公寓,为刚毕业买不起房子的大学生提供额外福利。
由此可见,隐性福利范围很广泛。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则认为,隐性福利是指某些部门、单位在政策、制度之外发放的各种货币或非货币形式的收益。除了制度内的福利,哪怕是单位发给员工的大米、肥皂、抽纸等日常用品,都算是隐性福利。甚至有些制度内的福利,如果发放额度超过了发放标准,也算是隐性福利。比如交通补贴,“本来应该发600元的,最后发了3000元,超出标准的2400元,也算是隐性福利。”
近年来,iPhone、iPad这些流行的电子产品也成了一些单位的隐性福利。某事业单位举办的年会上,单位给员工设置了一个抽奖环节。奖品大多是价值5000元左右的电子产品,而且中奖率100%。这也是隐性福利的一种。还有些福利是特殊的待遇,比如一些航空公司,员工可以享受特殊折扣的机票和亲属出国游。
分期发放年终奖“绑”住员工?
辛苦了一年,发年终奖、回老家过年成了众多外地工作者年底的一大期盼,然而,今年张浩(化名)却高兴不起来,反而有些窝火,他刚得知:今年年前公司只发放一半的年终奖,剩下的要等到年后6月份才发。
这可完全打乱了张浩原来的计划。“本来想着一年好不容易回趟家过年,就想在家里多待些日子,年后跳槽再换一家单位,反正现在餐馆都缺人手,不愁找不到工作。”但如今张浩的这番计划怕是要打水漂了,放弃一半的年终奖对他而言着实不舍。
同是张浩四川老乡的赵亮(化名)虽然没有跳槽的计划,但这样的年终奖也让他感到不爽。“辛苦一年不管公司给多少,年终奖让我们这些员工心里多少感到安慰,但就连这点钱都要拖半年发完,公司丝毫不考虑我们的感受。”赵亮的难受也不无道理。
过去原本作为老板给予员工一年工作奖励的年终奖,如今有点变了“味道”,但作出如此决定的公司也着实有它的苦衷。先前通过各个环节招聘的人才经过一定的培训与实践之后好不容易能为公司所用,但一些员工领完年终奖就离职的行为让公司犯难,尤其到了春节后的三四月份公司离职率攀升,但一时半会又很难找到合适岗位的人才。
为了减少年底员工跳槽高峰给公司带来的影响,用年终奖分期发放的方式来绑住员工的腿脚成了很多公司公开的潜规则。这些公司或岗位一般有着较高的人员流动性,而分期发放的具体方式一般为年前发放一定比例的年终奖,第二年的中段再发放剩余比例的部分,也有公司分三次甚至更为多次发放,有些员工直到第二年年底才能领完上一年的年终奖也是现实的案例。
那么以分期发放年终奖的方式变相留住员工,究竟效果如何?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咨询总监胡彭令一针见血地指出:“从表面来看虽然公司暂时留住了想留的人,但执行不当,如拖得时间太长、分期的次数太多反而会导致员工产生消极怠工的情绪,影响企业的效率而得不偿失。”
“另外一方面,这也会让企业的管理文化、理念受到冲击,有失管理的专业性。”胡彭令补充道,“公司能否留得住人才还要看它是否关怀到员工的真实需求,是否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和上升空间,企业的文化、理念能否得到认同。”
尽管发放年终奖是公司的自主行为,而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无要求用人单位就发放年终奖作出具体的规定,但公司在发放年终奖的过程中不能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胡彭令提醒:“如果公司当初在劳动合同中就年终奖作出具体的承诺,任何违背这一承诺的行为,员工都可以对公司提出申述。”
坑爹年终奖到底坑了谁
某小型私企员工王旭最近心情颇为郁闷,只要有人在他面前说到年终奖,他就会拉长了脸。“谁再跟我说年终奖我就跟谁翻脸。”细问之下,才得知其所在的公司年终奖竟然发了两盒山药面和一箱土豆,占体积不说,分量还特别重,为此王旭不得不打车回家,不想打车费竟比这些东西还要贵。
当华为豪掷125亿元作为年终奖、腾讯LOL团队年终奖发60个月的工资,一边有人在炫耀自家的年终奖丰厚时,另一边的不少职场屌丝们则忍不住地吐槽自己拿到的抠门年终奖。石家庄某公司的员工直到收到年终奖的那一刻才知道一下子从天堂跌到地狱的感觉是什么。“前几天老板还在说我们公司今年的业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大家都盼着能拿到丰厚的年终奖过年,谁知道等来的竟然是20个白面馒头。”该公司员工说,“难道老板是怕大家赶火车饿着吗?”拎着这袋馒头,想必这家公司的员工应该集体唱一首歌:法海你不懂爱,雷峰塔会掉下来;法海你不懂爱,年终奖都发不下来。
有调查显示,今年有近六成的被访者的年终奖美梦落空。好比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位网友在网上晒出一张牙膏的照片,并自嘲起码半年不用买牙膏了。而自认为最悲催的一位网友说,其公司今年发了两块肥皂,去年也是两块,唯一的区别是,今年的肥皂体积比去年的大……
年终奖往往是判断企业发展兴衰的风向标。对此,翰德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毕琳告诉记者,目前外部经济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问题持续影响国内市场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成本控制”情况中的企业势必会改变发放年终奖的形式和手段。
抠门年终奖的背后看似牵制于颇多的客观因素,然而,年终奖却也是员工工作情绪的直接“晴雨表”。“这么抠门的老板,明年谁还帮你好好干活。”王旭颇为抱怨地说。据他透露,年终奖刚发完,部门里已有不少人开始蠢蠢欲动。“我们有好几个同事都说打算年后走人了。”
毕琳坦言,年终奖的有无、多少的确可能会影响员工的忠诚度。
另一方面,毕琳觉得,员工有时也应该换位思考。“尽管这些企业看上去是发了一些所谓的‘抠门’年终奖,但是换个角度思考,他们依然希望能够为员工提供些什么作为年底的奖励,尤其是在当前,有时候企业的确是处于‘无米之炊’的境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让员工了解企业在行业中的发展状况,并随时保持有效畅通的交流,让员工与企业互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