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工信部于2月27日召开了关于OTT业务对电信运营商影响的讨论会议,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均派人出席。会议上,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针对运营商补贴的方案争论不一,最终未达成一致意见。
该消息人士称,工信部已通知3月11日下午再次召集三大运营商、相关OTT企业召开内部会议,主要讨论微信业务对运营商网络(包括流量、信令等)资源的占用问题。
国内新一轮关于OTT业务对电信运营商冲击的讨论源于2012年7月,腾讯推出了微信iOS推出了4.2版,增加了视频/语音通话功能。这也被认为继短信、彩信之后,腾讯终于动了语音这一运营商“最后一块奶酪”,从而引发了“腾讯将成为第四大运营商”的激烈讨论。
当年12月,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广州公开“炮轰”腾讯,称运营商传统业务正在受到OTT企业的猛烈冲击,运营商原来的短信、话音、甚至包括国际电话业务都受到了很大挑战。李跃称,腾讯QQ占用运营商信令资源非常大,原来的一些机制不太适合传统运营商的网络设计。全世界运营商网络被即时通讯系统干扰、甚至出现大规模阻断案例的不少,如果大家没有沟通,如果没有相互合作的好机制,所提供的服务就不能长久,不能优质。
时隔不久,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也坦言:“微信确实给运营商业务带来严峻挑战”。
不过,国内三大运营商对开放OTT业务后对运营商补贴措施意见并不统一。
中国移动在2G时代就饱受腾讯手机QQ的信令和流量“吞噬”之苦,其内部资料显示,2010年广东移动GSM网络40%的流量都来自手机QQ。中国移动总裁李在2010年下半年曾亲赴深圳与马化腾面谈,提出腾讯必须为手机QQ额外支付费用,否则就不再允许QQ走WAP通道。这也就不难理解中国移动在补贴方案中态度强硬。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方面,3G网络较中国移动方面有明显优势,但手机用户总量与中国移动差距巨大。因此来自数据流量方面的压力较轻,过度加大对OTT企业“压榨”反而会增强中国移动获得补贴的优势。这也是中国联通反对进行过高补贴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国际运营商对OTT业务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如西班牙电信基于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结合寻找各种途径开展OTT服务,其数据应用服务已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而韩国通信委员会去年批准了韩国移动运营商们相关请求,运营商们可以向OTT提供商收取费用,也可以“掐断”OTT语音流,不向OTT语音服务提供商开放网络。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和移动互联网发展,性价比高的OTT服务将会被更多用户所接受。对于运营商来说,虽然围堵方式能短期见效,但从长远来看将损害用户利益和运营商产业链聚合能力。而为腾讯等OTT企业发放虚拟运营商牌照、规范其OTT运营和网络租赁费用或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