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美国(英文版)的产品评论里,经常会出现非常详尽的产品评测长文。而亚马逊中国、淘宝等国内电商的评论区却少见这类专业的评论。那么,亚马逊美国是怎样形成这样的评论氛围的呢?
一周前去美国亚马逊逛了一圈,发现确实在某些产品的页面下有好多长篇大论的评论,比如大家对Kindle的评论:Kindle Fire HD 8.9"。于是我向身边的一些美国朋友询问了原因,他们的年龄大概为20---40。
我所得到的答案只是来自一小部分美国人,希望通过整理后,能够帮助提问者更好的了解美国的文化。
明确一下,这里我所讨论的评论,是来自美国亚马逊用户真实的评论,暂不考虑那些“网络水军”、“专业写手”的因素。
接下来从两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吧:
第一,从人的因素方面来看。
1) 他们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
美国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言论自由的国家,小到街头流浪汉,大到白宫领导人,他们是一个非常“爱说、健谈”的民族,他们不仅喜欢说,还希望分享传播自己的言论和观点,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同。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只要有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时,他们是绝对不会错失良机的。
在给自己在亚马逊购买的产品写评论对于他们来说正是一个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他们有话要说,而且有平台让他们说,何乐而不为呢。而且如果一些评论写得比较出众的话,其他用户可能会在该评论下进行评论,好的评论得到大家的关注,其作者当然会喜上眉梢、眉开眼笑咯。
2) 希望可以帮助别人。
详细的评论一般都表达了该用户对产品的感受,或者好、或者坏,好在哪里、坏在哪里,和其他同类产品的比较等等,都会一一详细地描述出来,让其他用户(潜在的用户)感同身受。他们愿意抽出时间这样做,除了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意外,他们还希望可以给那些潜在的用户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比如,一些用户受益于产品时,他们希望通过评论来使其他人也能受益于该产品 ;一些用户觉得产品糟糕透了,他们则希望通过评论来使其他人免受其害。
而且他们相信,如果一个产品有足够多的差评时,美国亚马逊会把该商品撤下架的,这样在亚马逊的商品之间便存在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关于这一条,他们自己也不是很肯定,他们只是这样认为的)
第二,从美国亚马逊本身来看。
1) 鼓励机制。
美国亚马逊在估计客户收到商品后,会发一封邮件到用户的信箱里,鼓励用户能抽时间对产品进行评论。
顺便在这里提一下,美国亚马逊的快递好给力,几乎都是在两天之内送达,好像比国内的快递给力多了。
2) 另一种社交平台。
美国亚马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网络社区。人们在上面分享交流自己对产品的看法及建议,大家在分析产品时,相同的观点得到赞同,不同的观点大家可以讨论,非常自由和开放。
美国亚马逊在评论设置上跟国内的淘宝有些不同。用户可以在每一条评论下进行评论、或者对写该条评论的作者进行提问,进而关于产品进行更深刻更广泛的讨论。
比如,买了iPad 10的A用户写评论说iPad 10很实用,平时自己都是怎么使用它的,下载的某个App怎么怎么好……此时也够买了iPad 10的B用户则在A用户的评论下进行评论说,“哎呀,我觉得这个App不如那个App好用,那个App又……”;这时潜在的C用户看到了A、B的讨论便在A的评论下提问,“这iPad 10跟iPad 3的差距在哪里啊?那个App是免费的吗?”;于是ABC对于iPad 10开始了风风火火的讨论。这个例子举得可能有些幼稚,但我就是想表达人们可以在亚马逊上畅所欲言的讨论,志同道合的人还能交上朋友,专业的评论还能得到广大用户的称赞和恭维。
为什么淘宝没有形成这样的氛围呢?
这个可以解释原因吧:
当谈,如果单纯地把亚马逊和淘宝做比较的话,有些不科学,二者的经营模式完全不同。亚马逊和淘宝:一个是B2C商城,一个是C2C模式;一个是公司在运营,一个只是平台提供商。
但就评论这一点来讲,无论在哪里购物,既然卖方已经提供了用户对产品进行评论的平台,那为何又不能坦然地接受用户对产品的点评呢?好评就是亲,差评就要被威胁,谁还愿意给出自己对产品最中肯的评价。
我想,如果淘宝上的店铺一开始就用积极的态度对应顾客的“差评”,根据顾客的评论及时调整自己架上的产品,主动对产品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就算是规模较小的店铺也能诚信长久的经营吧。店铺尊重顾客的点评,同时顾客认为自己的评论对卖家和其他潜在顾客来说是有价值的,那谁又会拒绝给出中肯的评论呢。如果真是这样,如今淘宝的评论机制或许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吧。
文章来源:新浪创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