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海外版微信”侵蚀短信
  • 小呆
  • 2013年05月03日 16:57
  • 0

WhatsApp、iMessage……这些不同名字的软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海外版微信”。其实,微信对抗通讯运营商这样的战争不只是发生在中国,“海外版微信”也同样侵蚀着当地运营商的利润

作为全球流行的移动聊天应用之一,WhatsApp可以实现跨平台文本通讯,还能分享照片、视频、语音和地理位置。苹果公司也在2011年推出了iMessage功能,允许苹果用户在电脑、平板以及手机之间发送短信,用户除了需要为网络流量付费,不需要付其他费用。此前,更有消息指出,谷歌正在与 WhatsApp洽谈收购事宜,并以10亿美元收购后者,微软与Facebook也加入到收购WhatsApp的竞争中。

全球手机用户越来越青睐使用WhatsApp、iMessage这类即时通讯软件取代传统的手机短信,一直是运营商赚钱机器的短信,正面临被迅速侵蚀的风险。咨询公司 Informa公布的数据显示,这种几年前才诞生的新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截至去年年底,即时通讯软件的信息发送量已经超过了传统手机短信发送量。

数据显示,2012年即时通讯软件每天的信息发送量达到190亿条,与之相比,手机短信的发送量为176亿条。Informa预计,今年即时通讯软件每天的信息发送量将达到410亿条,是传统手机短信发送量的两倍以上。Informa高级分析师迪克逊表示,即时通讯软件对部分国家的通讯运营商短信流量和收入造成重大打击,如西班牙、荷兰以及韩国等。

实际上,在社交媒体时代,通讯运营商扮演的角色已经从传统的通讯服务提供商转型为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这一潮流已无可逆转。尽管通讯运营商与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但共赢模式依然有很多。在美国,移动电话消费者通常会选择每月数十美元的数据套餐,智能手机用户每月所需的数据量远远超过普通手机,运营商也可以获得大量营业收入。WhatsApp联合创始人埃克顿也曾表示,即时通讯软件的兴起会引领数据套餐的热潮。

一些海外通讯运营商也开始提供新的服务,包括推出捆绑语音、文本和数据包的套餐,并寄望超高速4G网络的溢价收入来弥补损失。

狼来了:“海外版微信”侵蚀短信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