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昌广埠屯一商场手机柜台上写着“捷信欢迎使用分期付款”字样。
不少消费者无力支付拒绝履约,欲联合起诉捷信中国
5月20日一大早,武汉大三在校女生小冰(化名)在接到一个电话后,情绪就陷入烦躁之中。“别人都在过网络情人节,我却接到催款电话。”
小冰不想接的电话,来自于捷信中国。去年8月,她在武汉广埠屯一手机卖场买了一部iPhone4S手机(售价为4988元),交了1988元现金,另外的3000元从捷信中国贷款,分12个月偿还,每个月还款369元,本息等共计4428元。
“算下来年利率高达47.6%,这么高的利率完全就是高利贷,我拒绝履约。”小冰认为自己掉入了“陷阱”,在还款6期后,拒绝继续履约。
麻烦随之而来。“捷信中国每天不断地打催款电话,并以通知公安局抓人等方式威胁……我的生活完全被扰乱了。”小冰在咨询律师后了解到,如果民间借贷利率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4倍,高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贷款人可以不还高出部分。
如今,许多与小冰有同样遭遇的消费者在网上组成“反捷信联盟”,欲联名向法院起诉捷信中国。
一天接14个催款电话 生活被电话“绑架”
小冰说,她现在的生活,完全被“电话”绑架。“当时捷信的业务员说每天的利率是千分之一左右,每个月只需要还款369元,觉得能承受就签了合同。”小冰称,拿到手机时很兴奋,想都没想就签了合同,但之后细算起来,贷款年利率高达47.6%。
大四在校生、22岁荆州男孩张松(化名)也在5月20日接到催款电话。“基本上每天都打,从早上8点一直打到晚上11点,一天大概打十四五个,有时候还威胁我。”张松对此感到十分无奈。
张松买的也是iPhone4S,去年5月初他买手机时,销售称4500元的4S手机首付900元就能拿走,可以分12个月还款,每个月只需还三四百元。销售员叫来卖场的捷信工作人员,对方称贷款3600元,每天利率是千分之一,每个月只需还441元,扫了一眼合同,张松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然而第二天回到家细看合同时,张松发现,合同上竟然没有写明还款总额。等他算出要还本息共5292元后,才发现自己陷入高利贷陷阱,“年利率高达47%,银行才6%”。
张松每个月只有800元生活费,在节衣缩食按时还款几个月后,有点受不了了。“每个月359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用”,最后张松只好去了一家KTV做兼职。
“合同条款有的字号太小,没看清就签了字”
“违约”的痛苦,已完全取代了当初买手机时的愉悦。今年3月张松没有能力继续还款,于是停止还款。“那个月月底,有个武汉座机号一直打我手机,每天打十几个催我还钱。”张松说,他把该座机号加入黑名单后,对方又换了几个座机打,“光座机黑名单我就加了十几个”。最后捷信工作人员改用手机打,每次接电话张松都称没钱,这样说了几次后,对方开始威胁称,如果不还钱就打到他老家村委会。
“合同上字体大小不一样,有些字一眼就能看清,还有些涉及还款内容和利率的字实在太小,看起来很费力。”在捷信办过手机贷款的在校大学生李奇(化名)称,而且签合同的时候,捷信工作人员一直催着签字,自己在迷迷糊糊中签了字。
反应:消费者欲联名起诉维权
每天的利率是千分之一,那如果按每天1‰的利率来算,年利率仅为36.5%,可为何会变成47.6%呢?
某手机卖场一位捷信工作人员称,每天千分之一的利率包括了贷款利息、手续费、担保费等,贷款3000元每天只需交3元左右的利息,不同还款期限的利率之间会有微小的差别,具体的还款额要用公司的一套专业系统来测算。
据了解,捷信中国今年年初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1月至今年2月底,有2万多名武汉大学生申办了“消费金融”服务。如今,很多办理过捷信贷款业务的消费者在网上组成了反捷信联盟,欲联名向法院起诉。
昨日,记者在QQ上搜索发现,以“反捷信”为关键词的联盟群就有56个,其中人数最多一个群里有818个成员,粗略计算至少有3000人加入了这些群。随后,记者随机加入一些群发现,群里的人都称拒绝还款,还有人甚至收到一张署名为“深圳市融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不良欠款专案组”的立案告知函。
律师说法:高于银行利息4倍的部分可以不还
山东天宇人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书庆表示,签了合同就要按约还款,但是由于捷信收取的利息高于银行同期的4倍,而高出的部分不受国家法律保护,所以高出的部分贷款人可以不还。
刘书庆称,消费者与捷信所签的合同就是证据,凭着这些合同,贷款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不还超过银行贷款利息4倍以上的款额。
昨日下午4点,记者辗转联系上捷信中国总部公关部发言人唐女士,她让记者把问题写下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她。然而等到6点,记者都没有收到回复邮件,再打电话过去,对方要么正在通话,要么电话无人接听。直到晚上9点发稿时,记者都联系不上对方。
文章来源: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