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火星”引争议 我们为什么向往火星?
  • 小呆
  • 2013年05月24日 13:15
  • 0

近日,“移民火星”计划引起了全球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议论。虽然这一计划从开始便像天方夜谭,到现在更像是坑人的陷阱,但全球报名的热度还是反映出人类具有浓厚的“火星情结”。

一颗神秘的星球,为何会吸引全球的关注?登陆火星的梦想背后,有着怎样的人文驱动?探索火星,对于我们的生命观、世界观、宇宙观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为此,《解放周末》独家对话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和著名科幻作家韩松,他们在我们面前铺设了两条通往火星的道路——“探索之路”和“幻想之旅”,分别从科技和人文的角度为我们“解密”火星。

卞毓麟,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客座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韩松,著有科幻小说 《火星照耀美国》 《地铁》等,多次获中国科幻银河奖、世界华语科幻星云奖等奖项。

探索之路:再也没有别的行星像火星那样酷似地球了

解放周末:虽然“移民火星”计划看起来很不靠谱,但公众报名之踊跃确实有些出人意料。为什么人们对火星的兴趣这么大?人类为什么要探索火星?

卞毓麟:这个问题令我想起500多年前的哥伦布,他曾以为横越一望无际的大西洋就能到达印度。虽然结果并非如此,他却发现了“新大陆”。

解放周末:在500多年后的今天,火星就成了人类新的“新大陆”。

卞毓麟:是的。现在,美洲大陆早已住满了人,就连南极大陆的冰原也在一天天热闹起来。地球上再也没有任何人类足迹不能抵达的大陆了。天文学家开始把目光转向地球之外,首先考虑的是月球。月球距离地球不过384400千米。 20世纪中叶至今的人类活动中,开发月球占据着显赫的一席。

解放周末:早在20世纪60年代,“阿波罗号”宇航员就已登上月球,美苏为首掀起了探月高潮。为什么不继续更有效地开发、利用这块“新大陆”?

卞毓麟:因为探测发现,尽管月球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但月球表面没有任何大气,是超高真空状态。月球上没有声音,也没有生命,是一个死寂的世界。人类需要再往远处看。在太阳系中,金星和火星是地球的近邻。金星上的环境条件过于严酷,表面温度超过450℃,异常浓密的大气中充盈着硫酸液滴,探测和开发的难度很大。只有火星,有望成为继月球之后人类的又一块“新大陆”。

解放周末:很多人并不知道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

卞毓麟:顺着太阳从里往外数,地球是第三颗行星,火星排第四。它的直径是地球的一半,其一昼夜仅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一点,约多出37分钟。

另外,像地球一样,火星上有大气,有水(已经发现了水冰,以及湖盆和河道的遗迹),这提供了生物生存的条件。火星和地球一样,绕着太阳“转圈”,与地球最近时,是5500万公里,最远达4亿公里,这在天文尺度上是很近的距离。火星上有太阳系最高的山,高27公里,是珠穆朗玛峰的3倍。与地球不同的是,火星的地壳板块运动不剧烈,所以这颗行星上面不会发生大地震。

随着对火星的了解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觉得它仿佛就是一个小型的地球。就许多方面而言,再也没有别的行星像火星那样酷似地球了。而火星和地球越是相像,天文学家就对它越是关心,社会公众对它的兴趣也就越大。

通向火星的 “十步走”,步步震撼

解放周末:按照“移民火星”计划,2023年将把第一批人类送往火星。从一开始人们就质疑,这张时间表是不是太快了?

卞毓麟:我国估计有望在2030年前对火星进行无人着陆探测并采样返回。而按照各国航天机构的初步打算,宇航员“登火”大约将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实施。

解放周末:在通往火星的这条路上,人类目前走到了哪个位置?

卞毓麟:人类飞向火星、甚至定居火星是一个极其漫长坎坷的过程,我把它概括为“十步走”,每实现一步都是了不起的科技飞跃。第一步是“肉眼观天”。古代人很早就注意到了火星。火星看起来是天穹上的一个小亮点,它那暗红的颜色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铁和血,所以古代西方人就把它和战争之神联系起来。火星在国际上通称“马尔斯”,这正是古罗马神话中战神的名字。

到17世纪初,天文望远镜诞生了。人类在望远镜中观察到了火星。但由于地球大气和火星大气的双重干扰,无论用多大的望远镜观测火星,终究只是“雾里看花”。所以,人类迈出了第三步——“近距离侦察”。 1965年,火星探测器“水手”4号、 6号和7号相继飞掠火星。它们匆匆拍摄了200多幅火星照片,便一去不复返了。

让探测器环绕火星运行,对火星进行长时间的观测,这是第四步。1971年11月,“水手9号”进入环绕火星转动的轨道,成为火星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它拍摄的照片清晰地表明:火星上有大量酷似干涸河床的特征,但并不存在人工开凿的“运河”。而人类通往火星的第五步就是“登陆火星”。 1976年7月和9月,两艘“海盗号”飞船的着陆器相继登上火星,在火星表面拍照、采集土壤和岩石样品、进行实验分析,使人们对火星的了解又前进了一大步。

但是,“海盗号”探测器没有机动能力,只能停留在原地工作。 1997年7月,“火星探路者号”探测器将人类的第一辆火星车“旅居者”送上火星。它完成了人类通向火星之路的第六步——“火星漫游”。

改造火星,既要负责任又要有把握

解放周末:目前,人们最熟悉、最近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应该是“好奇号”。

卞毓麟:是的,去年8月“好奇号”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展开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但是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火星探测器都没有实现返航。我们对火星的土壤和岩石样品所进行的分析,都是由小型的自动化仪器在火星上就地完成的。人们早就想把火星样品拿回地球,由各国科学家通力合作进行“会诊”。这一愿望就是我们尚未实现的第七步,也许会在未来10年中成为现实。

解放周末:什么时候人类才能亲自登上火星?

卞毓麟:这就是我要说的更重要、更困难的第八步。一次完整的载人火星飞行,从“粮草先行”到宇航员安全返回地球,需要好几年。科学家们预期,在未来30年内,第一批宇航员会光临火星。

解放周末:从少数宇航员“登火”到大规模地移民火星,需要怎样的科技支撑?

卞毓麟:人类必须要在火星上建立功能越来越齐全的火星基地——这是第九步。这种基地起先是供少数宇航员工作和生活的小型实验室和宿舍,后来逐步发展起一个个可供成千上万人栖息的“火星移民点”。每个火星基地和移民点,都必须专门用人工方法营造一个局部的生活环境。

解放周末:能否从根本上把整个火星改造成适宜人类生存的又一块新大陆?

卞毓麟:这就是人类移居火星的最后一步——“火星地球化”。科学家们有不少大胆设想。例如,用二氧化碳、氯氟烃与氨共同产生的温室效应,将火星表面的温度提高到接近冰点,逐步引进各种微生物和动植物。这时大气中的水蒸气、由遗传工程改造过的植物产生的氧气,以及表面环境的微观调控,都将使温度进一步上升,变得对地球生命更为友善。这样,火星整体环境会逐渐变得适宜于人类,直到人类不依靠保护装置就能定居。

解放周末:这种大规模改造天体的行动,现在听来太有科幻色彩了。

卞毓麟:当然,只有对火星的了解远比今天更充分时,人类才能既负责任又有把握地改造它的环境。衡量人类是否有资格使其他天体地球化的重要指标,是能不能首先把自己的世界管好。改造火星的先决条件是保证地球本身适宜于人类和其他生物很好地生存下去。

幻想之旅:我们早就在阅读中开始了人类的火星之旅

解放周末:想象总是比行动快。虽然宇航员还没实现登陆火星,但人类的想象早就“抵达”了火星,人类也好像一直都有一种“火星情结”。

韩松:只要稍微对天空、对星星感一点兴趣,无论是哪个领域的人,都会对火星产生自然的关注。火星激起了人们的想象,顺理成章地成为科幻作品的主角。可以这么说,我们早就在阅读中开始了人类的火星之旅。

解放周末:火星之旅是从幻想中开始的,那么,火星第一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是什么时候?

韩松:1880年,在《飞越黄道带:星船历险记》里,作者珀西·格雷格就用科幻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通向火星的旅程。

解放周末:在早期的科幻文学作品中,火星是什么样的?

韩松:当时最著名的是H.G.威尔斯的《世界大战》,它写于1898年,后来被多次翻拍成电影,最近的一次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威尔斯描写了火星人入侵地球,摧毁了各大城市,最终因不能抵御细菌而大批死去。 20世纪30年代,这部经典小说被改编成广播剧在美国播出。尽管事先作了说明,但不少老百姓仍信以为真,引发骚乱,甚至有两个人自杀。

后来,雷·布拉德伯里写的《火星编年史》和斯坦利·罗宾逊的“火星三部曲”,也十分有名。前者以浪漫主义的笔法,描写了人类在火星上的移民生活,写他们与灭绝了的火星人的“幽灵”遭遇等。后者则以坚实的科学知识,描述了“火星地球化”的过程——美、俄、日等国的宇航员飞往火星,建立了一个人类共同体,那是一个伊甸园;地球人在火星上开始了新的创世纪。

解放周末:在我国的科幻文学中,火星主题是否也占有一席之地?

韩松:当然,中国富有想象力的人们并没有忘掉火星。老舍1932年创作的《猫城记》,就描写人类飞船到达火星,坠毁后仅一人幸存,发现那是猫人们统治的国家,非常混乱。这部书暗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被日本人列为“世界上最好的科幻小说”之一。

还有郑文光在1954年写的《从地球到火星》,这是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个火星旅行的故事,当时在北京引起了观测火星的天文热潮。郑文光后来还写了《火星建设者》、《战神的后裔》。另外,还有苏学军的《火星三日》、《火星尘暴》。最新的是2011年出版的郝景芳的《流浪玛厄斯》,写的是2190年的火星。书里写那个时候,火星早已有了人类殖民,并已与地球发生了星际大战。

解放周末:在人类的幻想中,火星具体呈现出怎样的景象?

韩松:大致有几种情形。第一,火星环境十分恐怖,人类无法生存。比如弗雷德里克·波尔的《人变火星人》,人为了要适应火星不断改造自己,结果变成了怪物。第二种,讲述人类如何改造火星,建立起蓝色文明。比如“火星三部曲”就是这样。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身,成为自己的主人。这类想象和科学家的设想非常贴近。

当然,火星主题的小说离不开火星人。尽管现在经过考察,认为火星上是没有生命的,但作家们依然热衷于描写火星人。火星人最常见的形象是“人类的假想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入侵地球,因为资源与地球人发生战争。而人类击败他们的方式也五花八门。

解放周末:在人们的想象中,火星文明与地球文明是否能够和平相处?

韩松:很难。在布拉德伯里的小说中,火星人像一只只火气球,即使没有战争爆发,人类到那里传教,仍然发现没有办法和火星人沟通。

解放周末:从这些主题中是否可以判断,人类的火星想象,透露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恐惧,对人类文明和人类未来的关注和担忧,当然也有一定程度上对人类自己的信心?

韩松:科幻本身也是预警小说,把可能出现在未来的危险性事先告诉你,教给你怎么预防它。这里面就包含着你提到的人类的好奇、恐惧、关注、担忧,当然更有信心。

就算地球家园很美好,人类也会去火星

解放周末:关于人类登陆火星,您心中的时间表大概是怎样的?

韩松:50年内人类大概可以批量踏上火星。但要让火星适应人类居住,大概需要150年到200年左右。

解放周末:科幻有朝一日变成现实,人们一定会惊呼科技的发达。但也有人质疑,移居火星的胜利是不是意味着另外一种悲哀,比如地球资源被破坏殆尽。

韩松:这并不一定。姑且不说地球的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中,就算地球家园很美好,人类也会去火星。这是人类的天性——好奇心驱使的。人类对科学和宇宙的探索,根本上都是受好奇心支配的。

当然,很多人强调,在地球资源环境的压力下,探索火星可以获得大量资源,为人类创造新的家园。但更多人认为,到另外一个星球生活,不为别的,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因为,冒险、勇敢、探索未知都是人类的天性。

解放周末:这是否能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为什么美国将最近一艘火星车命名为“好奇号”,“移居火星”计划发布后为何有这么多普通人踊跃报名?

韩松:很多人想去火星,不是因为“地球没法居住”这样的实际考量,而是发自内心的憧憬。他们在激动,虽然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激动,也不一定清楚探索宇宙是人类解放自己、追求自由的美好过程。

换言之,“到火星上去”会激发人类的冒险精神,激发人本性中最强的创造力,释放人的天性。这是智慧生命最重要的特质所在。

太空探索最根本的不是科技问题,而是人文问题

解放周末:探索火星,除了会推动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之外,对人类还将产生哪些改变?

韩松:就像屈原在《天问》中问道的那样:“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走向外太空,不是获得知识、攫取资源那么简单,而是建立一种新的世界观、宇宙观、生命观。也就是寻求对宇宙的理解,从而理解我们自己,理解我们的心灵。它是文化的一部分。毕竟,人类是靠文化存续的动物。

解放周末: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人类始终在追问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登陆火星,是否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离地球最远的一次叩问?

韩松: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今后我们要站在月球上、火星上来看新的“天下”了,这必定会对人类的宇宙观、生命观产生很大的冲击。作家吴岩写过一篇短篇小说,叫《沧桑》,我觉得那是中国人写火星写得最好的小说。他写了一群中国人在火星上面对死亡和生命的惆怅,非常细腻、深刻,令人对生死产生新的认识。

解放周末:这种文学上的火星探索既包含了对科技发展的憧憬,也流露出了更深层的人文情怀。

韩松:是的。太空探索最根本的不是科技问题,而是人文问题。因为科技的核心是人。无论是谷歌公司,还是苹果公司,它们的技术发达、美好得近乎幻想,就是因为它的核心是人,它满足了人的需求,是为人服务的。

相反,在我们的社会里,有的人太过功利,脱离了“人”这个核心。这样的人搞的一些“发明创造”不是为了人,有时候反而会害人。比如,这些年我们时常听说这个食品有毒,那个食品不能吃,就是因为一些人把所谓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都用在牟利上,眼里根本没有“人”。

“移民火星”引争议 我们为什么向往火星?

“移民火星”引争议 我们为什么向往火星?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