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集成显卡一直是个比较纠结的话题。它占据着全球最大的图形市场份额(常年60%以上),但性能却被大多数玩家嗤之以鼻;每一代都宣传进步神速,但结果只是PPT制胜;硬件规格就算上来了,驱动程序却始终糟糕透顶。
不过说实话,至少这三年来,Intel集显的进步还是有目共睹的,规格、性能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联合AMD APU已经真的让低端独显失去了意义。Haswell这一代更猛,直接祭出了eDRAM嵌入式缓存,一时间被吹得神乎其神,什么秒杀APU、媲美GT650M。
从实测成绩看,带缓存的顶级型号GT3e Iris Pro 5200的确已经具备了叫板AMD APU、GeForce GT 650M/640的资本,表现抢眼,但问题在于,配备它的处理器目前只有区区几款型号,其中三款是笔记本上的Core i7-4x50HQ系列,价格高达468-657美元(约合人民币2870-4000元),只有高端笔记本才会用它,另一半是R系列,BGA整合封装,仅供OEM而不零售。
这样一来,GT3e的牛逼很大程度上就没什么意义了,因为一般用户,尤其是主流级别的消费者,根本就买不到它,或者说买不起,而舍得银子买游戏本的又怎么好意思用集显?再者说,价格上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APU和低端独显只要几百块钱,GT3e是它们的好几倍。
按说低端和入门级用户才需要更好的集显,不过Intel的做法恰恰相反,越高端集显越强,历代都是如此,显得不可理喻。Intel对此从来没有明确阐述过,想来是出于成本、利润方面的考虑,毕竟越强大的集显越耗费晶体管、核心面积,成本也越高,自然不可能放在奔腾、赛扬上,而在高端型号上增加一些成本可以接受(尽管GT3e据传需要50美元),利润空间也大得多。
好了,开始说“正事儿”。
Haswell GPU的底层架构其实和Ivy Bridge上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做了一些增强和扩充,尤其是执行单元数量大增。就像AMD CU(计算单元)、NVIDIA SMX(流处理器阵列)那样,Intel Haswell GPU也有自己的基础模块“Sub-Slice”(子切片),由10个执行单元(UE)组成,而每个执行单元都是双发射的SIMD,有两个四宽度的矢量ALU,远远没有A/N的那么宽。
而且Intel的这种架构还存在着并发(co-issue)问题,上一代的Ivy Bridge在此做了大量改进但依然存在不少局限。
Intel、AMD、NVIDIA GPU基础模块对比
Haswell GPU的规模也大大扩充了。此前的HD 4000只有16个执行单元,现在的HD 4600就有两个子切片、20个执行单元,GT3 Iris 5200/5100、HD 4600更是翻番为四个子切片、40个执行单元,1.3GHz加速频率下峰值浮点性能可达832GFlops,已经超过了GeForce GT 750M。
峰值浮点性能对比
带宽对比
但毕竟是集成显卡,在像素填充率、纹理填充率、三角形生成率方面还是没法和独立显卡相比,距离GeForce GT 650M都差距不小,不过总体上基本超过了Trinity A10-5800K。
峰值理论性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