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他完全没有印象,直到今年初有记者电话采访才知道这个人。”昨日傍晚,新尚集团董事长唐立新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样形容李享(又译李翔)。
2005~2008年期间,“盗版软件大王”李享曾在隶属于新尚集团的成都数码广场卖软件。
这名美国史上最大盗版案的制造者,彼时不过是IT卖场里最普通的软件商:守着15平方米左右的店铺,地段并不是很优越,“夫妻店”的经营模式还能小有盈余。
随即,唐立新又补充说:“或许楼层管理员还会有点印象,但他(李享)那个层级完全接触不到我。”
比起见识过大风大浪的唐立新,与李享同时期进驻数码广场的张明(化名)并不淡定。售出市值一亿美元的盗版软件,客户包括美国政府工作人员,被美国安全机构在塞班岛“钓鱼执法”……李享的所有行径,张明不解且惋惜,他最终用四川话狠狠地说了一句:“他小子咋个会整到美国去呢?”
张明的印象里,李享还是那个胖嘟嘟的20多岁小伙子,与他及身边大多数同行一样的“IT民工”——“以前从事IT工作很洋盘,现在卖盗版光碟的都叫自己是IT从业者。”张明自嘲道。
“他个子不高,嘴巴会说,和人相处得很好,有点自来熟。”在张明看来,李享因微胖而面带“招财相”,丝毫找不到盗版软件大王的影子;而且,虽然李享当年也卖正版软件,但主营业务却是视频设备销售、视频后期编辑等。
若是非要讲有什么特别之处,张明在电话那头略作沉思:“他外语不错,人年轻,做事情头脑灵光。”
外语好的印象,源于李享有次帮助张明搞定了两位“老外”顾客。“他张嘴吧啦吧啦就卖了几张软件出去,要知道当时没几个人会讲英语。”张明说,李享当时卖的很多正版软件都是外国的。
同时,李享又时常带来一些新的玩意儿,比如Email、MSN、Skype以及后来的iPhone等。“大部分只是看着他玩起来新奇而已。”张明笑称。
2008年底,李享从成都数码广场撤离。张明说,2008年前后,正版软件的行情越来越差,他自己也在一年后撤离广场。此后,李享与他们在数码广场的一群“IT民工”鲜有交集。
与外界的猜测不同,张明及另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证实:李享并不是电脑黑客,他不懂得破解软件。
这也从美国国土安全部移民海关执法局(ICE)官方文件以及特拉华州法院1月4日记录的陈述事实中得以验证:李享主要通过浏览黑客论坛,搜索出被破解的软件后花钱购买;或者直接花钱请“黑客高手”破解。
李享起初相信,只要躲在中国,盗版这门生意就可以一直干下去,即使被美国人发现,也拿自己没办法。他没有察觉的是,从2010年1月起,ICE已经盯上了他,并且用尽办法,想要将他逮回美国。
2010年初,美国国土安全部雇佣的代理人以几千美元的价格向李享购买了价值15万美元的5个软件产品,在各种邮件交流和Skype通话之后,李享决定从成都出发到塞班岛与代理“卧底”见面。
2011年6月6日,李享从中国飞往塞班岛。据李享的代理律师陈明利(Mingli Chen)此前透露,李享有两个孩子。为了安全,他之前从未与潜在买家面对面接触过,这是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从美国刑满回国将近50岁,孩子都已成年。”再看到有关李享刑期的新闻,张明突然有些伤感:“这么灵光的小伙子可惜了!看有的新闻分析,他好像也没有赚到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