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看你们拖到什么时候发。”一名网友在土曼官方微博(北京土曼百达科技有限公司)下留言说。从去年11月到现在,土曼手表已经跳票了4个多月,创造了国内智能硬件跳票新纪录。
当然跳票的不只是土曼。除了咕咚手环、果壳手表等创业公司的产品,大公司也没有能逃离这个魔咒,承诺去年12月上市的360儿童手环仍未上市,准备1月发布的小米路由器也悄然无声。
对于跳票,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厂商都统一口径,用“保证质量”来回应所有质疑,而深圳一家代工厂的负责人用一个词概括了跳票原因:不专业——成品商不专业、代工厂不专业、供应链不专业、技术也不专业。
这不是谁的过错,但无疑是一场悲剧。
互联网式自信:发布时仅有设计图
与苹果一样,中国的大部分硬件厂商选择了营销在前、产品在后。从产品还在半成品时就召开发布会,到还没有上生产线就已经发布,支撑用户期待的,只有互联网人的自信。
去年9月5日,土曼T-Fire智能手表以499元的价格开始预售,通过微信朋友圈卖出73698只,订单额达3677万元,随后承诺11月11日发布工程机,12月22日正式交货,但是到了交货当天,用户等到的却是土曼的道歉微博和随机发货的500台工程机,微博称其余用户将在1月全部收到T-Fire手表。
1月1日,土曼再次发布道歉微博,承诺1月中旬将正式版送到用户手中,然而此次土曼再度爽约,1月29日,土曼发布第三条道歉微博,称将在3月底之前陆续发货,这条微博遭遇了用户的集体攻击。
土曼科技创始人汪伟透露,事实上9月5日宣布发布时,产品仍然停留在设计图阶段,甚至还没确定代工厂,当时距离正式发货还有3个月时间。汪伟说,当时团队出于对硬件的了解,自信能在三个月内搞定硬件。
不过等产品从生产线上出来后,土曼团队却发现良品率只有20%,1万套物料只出了2000台良品,其中表面使用的TP面板最初2000片只有4片成功装配。
汪伟将这一自信带来的错误归结为缺乏经验。今年从智能手环转向智能水杯的麦开公司创始人李晓亮表示,互联网人对产品发布周期的自信,一方面来自对硬件的生产不了解,另一方面是国内浮躁的创业环境,逼迫一些团队在“适当的时机”公布自己尚未成熟的项目。
新兵对白牌:缺经验少预算没有话语权
正如李晓亮所说,生产环节的全面失控是智能硬件跳票的直接原因。
“很多公司以为找到富士康就万事大吉了,结果死得都很惨。”深圳硬件制造商新蓝海精密创始人徐峰(化名)说。其实很多找富士康代工的公司都倒掉或者卖掉了,小公司跟富士康合作没有话语权,而在富士康内部,负责和小公司对接的“白牌事业部”本身也没有话语权,也得不到最高的技术支持,换句话说就是不专业。
同时硬件创业公司(成品商)对供应链缺乏了解也导致了出货周期的延长,科通芯城副总裁刘宏蛟表示,手机这样的成熟产品都需要提前三个月完成物料备货,手表或手环等新产品起码需要提前半年,连物料都没备齐就指望在几个月内出产品是不可能的。
刘宏蛟称,芯片元器件原厂和代理商会优先保证大客户供货,对只有几千台出货量的小公司,原厂和代理商往往不会接单,成品商就只能去找华强北甚至淘宝这样的渠道去采购芯片,质量就容易出问题。
另一方面,代工厂的技术未必完全能满足成品商的要求。汪伟表示,跳票很大的一个原因在屏幕上,曲面屏幕要把玻璃做成弯曲的,大规模生产研磨问题很大,TP面板工艺难度也很高,导致总体良品率很低。
拖慢进度的不仅仅是工厂和物料供应商,成品商的开发能力和审批机制也会导致项目卡壳。徐锋透露,去年国内一家比较大的智能手表制造商曾找到他,但是交流后他发现无法沟通,因为该公司在做预算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可能的失败,每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导致重新开模,每次开模都要十几万到几十万的成本,这并不在他们预算机制的考虑范围内。“最后他们说能不能免费开模,我觉得没法沟通。”徐锋说。
成品商开发能力不足、专业性不足、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不足、话语权缺失,代工厂尚未消化新技术,供应链供货周期长,市场尚未认可智能硬件,都导致智能硬件无法大规模生产,产量限制着产业生态的成熟度,产业生态的成熟度又决定了能否带动产量,智能硬件正在二者的夹缝中循环。
手记:
从智能手表到智能腕带,智能穿戴设备以一种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的姿态横空出世时,最“水泥”的制造环节却被忽略,土曼团队对硬件技术足够了解,却没有预料到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眼看着智能设备的大风已起,着急的互联网创业者为了不错过最好的时机,只能“霸王硬上弓”,而对硬件的种种问题,并不是程序员熬一个通宵就可以解决,当互联网人带着伟大的颠覆性思维试图以互联网的节奏杀入硬件领域,吃亏几乎成了必然,对不了解的领域,太多人缺乏敬畏之心。
“慢慢来,比较快。”果壳电子CEO顾晓斌在经历了跳票风波后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