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Microsoft Band 微软 智能手环1微软手环问世,可穿戴终迎来引路人
[中关村在线可穿戴频道原创]编者按:若要将2012年称作可穿戴设备的元年,那么2014可谓是可穿戴设备的井喷之年。从Google Glass到Apple Watch,我们见证了可穿戴设备的起步和发展。不过,同质化严重的行业趋势和低迷的市场现状让各大厂商一度找不到发展的方向。
与其他消费电子领域相同,可穿戴设备也亟需一个行业的引领者。而今天,我们欣慰地看到他终于款款而来,只不过这次不再是苹果,而是微软。
只为高规格?微软手环热销背后的功与过
借着可穿戴设备井喷的这股热浪,北京时间2014年10月30日,微软旗下的首款可穿戴设备终于摘下了神秘的面纱,以高端、高能的姿态降临在消费电子市场。与传闻相似的,它不是智能手表,而是一款名为“Microsoft Band”的智能手环。
Moto 360
从市场表现来看,若要将Moto 360称为2014年智能手表阵营中的明星,那么智能手环界的明星要非Microsoft Band莫属了。这款售价为199美元(约合人民币1219元),并搭载了多达10种传感器的高规格可穿戴设备自上架微软商店以来便受到了消费者的强烈追捧,一度脱销的它在国内更是被炒到了将近2000元的高昂价格。
不过与主打外观差异化,却别无其他亮点的Moto 360不同,Microsoft Band虽依然主打健康功能,但似乎在任何一方面都做到了极致。纵观销量低迷的可穿戴市场,究竟是什么造就了Microsoft Band的空前成功,微软又能否真的能担当起引领行业发展的重任?我们一起来看。
产品:Microsoft Band 微软 智能手环2高规格硬件与云服务成就了产品价值
高规格硬件与云服务平台成就产品价值
Microsoft Band搭载了分辨率为320x106的1.4英寸TFT彩色触摸屏,内置64M闪存以及3轴加速度计、陀螺仪、光线、体温、紫外线、电容传感器以及光电式心率计和GPS等10种传感器。其中甚至还包括可以测量使用者紧张程度的皮肤电反应探测器。
Microsoft Band(图片来自安珀网)
罗列参数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高规格的硬件代表着Microsoft Band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周到的用户体验和更全面的数据监测。说起数据监测,便不得不说起市面上绝大多数可穿戴设备的通病——由硬件生成的单纯数据并不能为用户提供用于改善健康的、具有指导性的建议。
HealthKit(图片来自福布斯)
而Microsoft Health的问世刚好解决了这一问题。Microsoft Health是由微软推出的云服务健康平台,与苹果的HealthKit、Google的Fit平台十分相似。通过收集由Microsoft Band生成的健康数据,Microsoft Health能全面分析用户的健康状况。
相比于HealthKit和Google Fit,微软在大数据与云平台中的开发经验和行业地位要远远领先于前二者。而微软的现任CEO纳德拉也一直以“云为先”的理念致力于云服务的研发。而Microsoft Band与Microsoft Health这对软硬件的“双生花”也能为我们提供远比Apple Watch和Andriod Wear更为丰富的数据服务。
Microsoft Health(图片来自The Verge)
此外,出色的兼容性也是微软手环的另一大优势:iOS、Andriod、Windows Phone三平台通吃保证了Microsoft Band庞大的用户基数。不得不说微软的大气之举在为自己赢得了口碑的同时更赢得了更多的潜在用户。
高规格硬件与云服务平台,这便是Microsoft Band的产品价值。产品在精不在廉,在可穿戴发展的初期阶段,价格战永远成不了主流。
产品:Microsoft Band 微软 智能手环3命名方式与品牌影响力成就商业价值
命名方式与品牌影响力成就商业价值
乍一看到“Microsoft Band”这个名字时,不由得心说难道这就是微软手环的最终定名?其实在这个心理活动中,我们的疑虑就已经不攻自破。与“Apple Watch”的命名方式相似,“微软”+“手环”,正是如此一个简单、粗暴有效的偏正短语,就能让所有的消费者轻易地记住它。
Microsoft+Band 一如 Apple+Watch(图片来自官网)
近年来,国内外各大知名软件厂商纷纷将产品线由软件扩展及硬件。这种“软硬结合”的战略布局已经成为了当代消费电子领域中的一种全新模式,微软就是其中最受瞩目的代表。
然而微软的硬件之路却本非平坦,甚至可以用“荆棘丛生”四个字来形容。当苹果已经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两大行业中占据统治地位时,无论是Lumia还是Surface,都在争议不断的绝境中艰难前行。
Surface:微软的硬件之路并非平坦
不过,得益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有口皆碑,我们一方面不忍割舍下与微软共处了近30年的感情,另一方面也一直期待并怀疑着微软究竟能否推出令人满意的硬件产品。于是乎,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Microsoft Band竟以远超我们期待、远超同类市场的态势出奇制胜,一举俘获了微软忠实粉丝的心。
Lumia 920
当然,媒体在这其中也起到了不少推波助澜的作用。前期各种有趣的臆想让我们对微软首款可穿戴设备重燃希望,后期的褒贬不一让我们一度担心微软究竟能否会重蹈覆辙。甚至连当初有关Surface Mini的传闻——“为Xbox而生”,也被照搬到了Microsoft Band上。就是这样一种看不透的姿态,造就了Microsoft Band的惊艳。
简约的命名方式与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这就是Microsoft Band的商业价值。然而,微软手环是否真的完美无瑕?是否完全做到了产品差异化?事实绝非如此。
产品:Microsoft Band 微软 智能手环4差异化不完整,高规格并不代表一切
差异化不完整,高规格并不代表一切
没有完美的消费电子设备,Microsoft Band也绝非无暇。相比于智能手机,Microsoft Band所搭载的高规格硬件虽没有为它带来硬件过剩的畸形现状,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微软盲目且急于求成的野心。
智能手机难逃规格争论(图片来自米柚)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从传感器中我们便可发现,Microsoft Band是一款专业、专注于健康功能的可穿戴设备。但在这10种传感器中,绝大多数用户能够用到的仅有5至6种,而剩余的传感器则无法摆脱微软徒增研发成本从而抬高售价之嫌。
算法复杂,易出误差(图片来自官网)
其次,多达10种传感器的运用代表着Microsoft Band相比于同类产品要具备更完善且复杂的算法。而这不仅让我们怀疑微软手环狭小的体积与有限的处理器究竟能否胜任这一切。无论是硬件原因还是固件,在外媒的体验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误差的出现。
最后,由高规格硬件和24h不间断监测功能所直接引发的,就是设备的续航问题。Microsoft Band仅2天的续航时间使之依然无法从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难道要将这一问题再转交给比微软更有能力的厂商来解决?!
续航不给力、腕带有多厚你造吗?(图片来自The Verge)
此外,Microsoft Band的外观设计十分受人诟病。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时尚感与功能性同样重要。而Microsoft Band过于死板复古的造型、厚重的腕带使之存在很大的审美局限。因此,纵使潜在用户再多,它也很少能得到女性用户的青睐。
客观来说,Microsoft Band虽然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品的差异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足以拯救可穿戴。高规格的硬件并不代表一切,毫无亮点的外观设计并不能让所有“软饭”来为它买单,续航问题仍未解决成为了我们最大的遗憾。
产品:Microsoft Band 微软 智能手环5价格战难以入流,微软仍将领跑行业
价格战难以入流,微软仍将领跑行业
高规格代表高姿态,但并不一定代表高端。10种传感器的运用虽代表专业化,但并不一定代表专一性。不过纵使Microsoft Band瑕疵难掩,我们依然无可否认的是Microsoft Band的问世对于可穿戴行业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转折点。
暂不支持视频播放,可通过文章底部链接访问原文查看。
Microsoft Band 外媒开箱(视频来自优酷)
Microsoft Band的问世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高端化”与“差异化”是它的最佳代名词。虽然在实际表现中它并未能完全胜任,但这不失为一种全新的,能够顺应可穿戴设备发展的未来趋势。
Microsoft Band(图片来自官网)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已经完全接受了可穿戴设备仅能局限于健康功能的事实,即便是Microsoft Band也只能被少数消费者所享受。想要完全实现差异化,不仅要从外观设计上下足功夫,功能上的刚性需求也仍需得到挖掘并转变。
可穿戴发展初期,价格战难以入流(图片来自官网)
这也不代表着市场中不需要廉价产品的出现。但反观国内市场,产品由最初的高投入、低利润变成了彻头彻尾的低成本价格战。在国内各大厂商的你来我往中,智能穿戴设备已经逐渐变成了内置了泛泛功能的残破硅胶带。在追求创新与个性的可穿戴领域,价格战难以入流。
我们庆幸,Microsoft Band为麻木的可穿戴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期待,微软能以更完善的后续服务和更好的创造力来领跑行业的未来;我们相信,可穿戴设备终将迎来春天。而这一切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也或许就是现在。
延伸阅读:
《199刀内置10种传感器 微软智能手环降临》
《真的很酷 Microsoft Band外媒开箱上手》
《出乎意料的强大 微软智能手环体验报告》
Microsoft Band官网链接:点此进入
Microsoft Health官网链接:点此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