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份,TechReport发起了一项固态硬盘耐久性试验,找来六块盘进行持续的数据写入,看看它们能坚持多久。结果是惊人的,这些消费级产品标称的寿命都不是很长,但最终都大大超出了理论值。
上一次检查截止到1500TB写入数据,三星840 250GB、Intel SSD 335 240GB、金士顿HyperX 3K 240GB(不可压缩)、海盗船Neutron GTX 240GB先后光荣地倒下了(具体过程参见此前的文章),只剩下了金士顿HyperX 3K 240GB(可压缩)、三星840 Pro 256GB。
近日,2000TB(2PB)节点也达成了,后边这两个竟然还在顽强地坚持着,都没什么问题,第五次不断电数据完整性测试也顺利通过。
前景回顾:
【三星840 Pro:近乎完美的表现】
不愧是三星的招牌产品,本次测试中基本找不到什么毛病,不可恢复错误至今为零,只有一些重分配扇区,写入600TB的时候开始出现,此后一直缓慢增长,如今已有5591个。
这相当于大约8GB的容量,看起来不少,但只占256GB总容量的3%。
SMART属性显示,目前已经消耗了61%的冗余容量。
损耗均衡指数在500TB左右的时候就归零了,再次证明这个参数并不等于寿命。
三星的监控软件里仍然将健康状态标注为“良好”,不过别忘了,三星840在挂掉之前也一直是良好状态,所以并不足为信。
从目前的情况看,840 Pro坚持到3PB基本不会有啥问题。
【金士顿HyperX 3K:主控算法立大功】
金士顿本次贡献了两块盘,分别写入可压缩、不可压缩数据。SandForce主控支持DuraWrite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压缩再写入,减轻闪存负担,并加速性能,坚持至今的就是可压缩版本。
不过它写入的也不是纯粹的可压缩数据,还有46%是不可压缩的连续数据。其他盘都是100%不可压缩数据。
闪存实际写入了1.4PB多点,节省了将近600TB,不过这显然不是它一直活着的唯一原因,SMART参数里还有秘密。
标称寿命也早就到期了,但重分配扇区都极少,至今仅仅31个,也就是相当于124MB。比上次检查时的12个多了一些,但依然太少了!
不可恢复错误还是最早出现的那2个,没再增加,多出来的都是编程或者擦写错误,它们都是可以恢复的,不会导致数据丢失。
继续下去,这块盘似乎远未到终点,但是死亡随时可能突然降临。另一块金士顿的盘在最后128TB写入中,重分配扇区就从10个突然猛增到了1000个,然后就挂了。
【这时候的性能咋样?840 Pro有些“跳”】
所有盘都在测试开始前记录了原始性能,然后每隔100TB重新测试一次,观察变化趋势。
持续读取
持续写入
随机读取
随机写入
840 Pro的持续写入性能在1.2PB之后开始有了一些上下波动,但在接近2PB时似乎又稳定下来了。
HyperX 3K的随机读取也有轻微的起伏,但一直都是如此,影响很小。
除此之外,两块盘都很平稳,并没有明显下滑。
平均写入性能变化,二者都延续了此前的趋势,不够可以看出,840 Pro的确有些变慢了。峰值都是安全擦除后的。
【终点在哪里?】
如果有人在测试开始前告诉我,普通的固态硬盘也能写入2PB数据,我是不会相信的,但没想到真做到了。
2PB啊,也就是2000TB。就算你每天写入1TB,也能使用5年半。这已经超出了99.99%用户的日常需求。
事实上,六块参测硬盘都毫无问题地写入了几百TB,均超过了预期寿命。
虽然测试样品并不够多,测试方法也比较单一,产品的个体差异也经常会很明显,并不能就此断然地下结论,说固态硬盘是多么多么牢固,但至少我们可以打包票地说,对于几乎任何普通消费者来说,绝对没必要担心固态硬盘的可靠性,TLC都绰绰有余。
接下来,三星840 Pro、金士顿HyperX 3K仍将继续孤独地前行,但是谁也不知道终点在哪里,看上去3PB将会小菜一碟。
840 Pro的重分配扇区数量比较多,写入性能也有所下滑,但没有致命错误。
HyperX 3K虽有两个不可恢复错误,但没再增加,重分配扇区也不是很多,而且有主控压缩算法的保护,如果没有什么突然意外有望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当然了,即便如此,排除数据压缩因素后,840 Pro是最值得骄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