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来 那些值得永远铭记的硬件
  • 上方文Q
  • 2014年12月11日 16:24
  • 0

CPU:一将功成万骨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小到大,素质教育,创新校训,醍醐灌顶。每一个人都经历创新的洗礼,在日新月异的IT世界中更是如此。摩尔定律,老生常谈,左右一切,推陈出新。

长江后浪推前浪,推崇自做的DIY,创新融入到我们手中每一个产品中,左右着DIY的格局,更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同时,总有里程碑意义的DIY产品与技术,左右着DIY乃至IT的历史进程。今天,就让我们简单回顾下21世纪以来值得铭记的DIY硬件与技术。

15年来 那些值得永远铭记的硬件

关键词:“核战”

入选理由:1+1>1

15年来 那些值得永远铭记的硬件

2004年,时任Intel CEO的贝瑞特在镜头下的深情一跪,宣告4GHz奔腾4的流产。高频率虽然带来了高性能,但不再是正比例的函数,更带来功耗、温度上的弊端。让CPU业界开始从新审视发展方向,处理器技术该何去何从?

15年来 那些值得永远铭记的硬件 双核心CPU成为了CPU发展史的另一页

2005年,Intel和AMD交出了答卷——双核心处理器。这种设计不需要工艺大幅改进,也不需要对处理器架构进行大幅修改就能获得接近翻倍的性能提升,为处理器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虽然一开始爆发了胶水双核与原生双核的论战,但最后还是一统天下,也引发了A/I这欢喜冤家的核竞赛。时至今日,没有多核的CPU,根本就不能出街见人。

15年来 那些值得永远铭记的硬件 GTX690战术双核显卡就想“毁灭地球”,看看我Xeon家的18核爆破!

编辑点评:双核技术,可谓简单粗暴,但又立竿见影。这可是影响全世界所有计算机的创新,在无法解决流水线与效能的CPU架构设计矛盾时,双核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让摩尔定律继续延续下去。否则,虽然我们还有机会见识到Intel的10GHz Tejas处理器,但大概每家每户都要标配水冷散热了。

关键词:“扣肉”

入选理由:一将功成万骨枯

15年来 那些值得永远铭记的硬件 高频低能的奔腾D

在Intel的奔腾打天下时代,Prescott架构31级流水线虽然轻易实现超高频率,但是带来了低效能高发热的弊端,面对AMD的Athlon 64攻势节节败退。在江山将近不保的危机,习惯做Intel怎能忍?一怒之下把NetBurst研发部门解雇,同时将位于以色列的Pentium M微架构研发小组摆在前台,将颇受好评的Pentium M系列桌面化,于是划时代的Core帝国崛起了。

15年来 那些值得永远铭记的硬件 “扣肉”Conroe架构

后面的结果就不用多说了,从Core 2 Duo E6300开始,到第四代Core,Intel重新成为了CPU界的霸主。“i3默秒全”、“i5秒全家”,就从气势上就有一种号令天下之势。有意思的是,2002年就已经出现了3GHz的CPU,而2014年,3GHz的CPU依然在打天下。但是CPU性能却不知翻了多少倍。可见,效率这词是多么的重要。碰壁后了Intel,自然感触至深。

15年来 那些值得永远铭记的硬件 CPU市场,Intel占领了半壁江山,“扣肉”功不可没

编辑点评:2006年“扣肉”Conroe架构,瞬间将奔腾打入冷宫,即刻将AMD拉下马。Intel多年来在CPU领域的辉煌,就是从“扣肉”开始。资深DIY玩家的你,相信都曾品尝过“扣肉”的美味了。

关键词:APU

入选理由: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15年来 那些值得永远铭记的硬件 历代APU

APU,更像是向竞争妥协的产物。AMD面对Intel Core系列处理器咄咄逼人的Tick-Tock攻势,同时在独立显卡市场上腹背受敌,双线作战的AMD疲于奔命,疲态尽显。但集合了GPU与CPU核心架构技术的AMD开始了田忌赛马的模式,推出了CPU与GPU的合体,APU。

15年来 那些值得永远铭记的硬件 融合成了AMD这几年的重点,为低端DIY装机提供了新活力

说实话,APU并不能说是一款成功的产品,低端定位让性能恨铁不成钢,至少在完全异构运算实现之前算是如此。但是APU在入门级DIY的影响力,是历史性的。直接融合主流GPU的APU,一出现瞬间让低端到独立显卡完全成了点亮卡,完全没了市场。虽然CPU性能乏善可陈,但有了GPU的加持,让低成本就能让消费者享受到均衡的性能,笼络了不少入门级消费者的心。

15年来 那些值得永远铭记的硬件 主流网游能一战

编辑点评:APU一出现就是一款充满争议的产品,我CPU不能和你比,但我把GPU拉拢过来和你田忌赛马,从而在低端市场中立足。当然,它的丰功伟绩无疑就是把入门独立显卡成为了历史,可见它的历史地位。



文章出处:太平洋电脑网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