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跨界”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因为整个社会在进步,大家伙思想意识的层面也在不断提升。如果单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体产品来看,眼下汽车业内的跨界车、科技业界的跨界手机等产品真可谓是五花八门、遍地开花,正所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跨界首先就是思维模式的转变,思维跨越没有界限,创新才永无止境。那么,在互联网业界,软件厂商在2014年也有了一些不小的新动作,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玩“跨界”的吧。
跨界风暴来袭 互联网业界软件商怎么玩?
跨界产品的形成,需要企业或者开发团队有大世界大眼光,多角度、视野地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思维。另外,丰富的经历,丰富的阅历和综合的知识结构,能通方能达,不通则不能达。要求通识教育,而不是文理分家。而与杂家的思想又有区别,因为技术的加入,科技的跨界成为一种新锐的思维。
玩“跨界”需要实力与积累更需要勇气和信心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一直推崇跨界思维,盛赞其为“普世智慧”。他将跨界思维誉为“锤子”,而将创新研究比作“钉子”,认为“对于一个拿着锤子的人来说,所有的问题看起来像一个钉子”,形象地诠释了“大”与“小”的辩证。
总之,无论是大眼光、多角度,还是“借智”,甚至是借题发挥也罢。如果能在实体产品在跨界之后,确确实实地改善了用户的生活品质、使用体验,那么这个跨界至少是成功的。然而,就目前来看,“跨界”在文化领域、广告设计、营销合作这些产业中相对比较成熟。软件业界作为“新兵”进入到这个圈子里是需要勇气和信心的。
华丽变身新通道:软件厂商造手机
互联网企业推出手机产品在目前来看,这似乎不是一件什么新鲜事儿了。但早在两年前,那可真是一个红红火火的行当,也可以说是一个集中爆发期,除了早先涉水的阿里巴巴、小米和百度,腾讯、盛大、新浪、网易、360都在表达对“手机圈地运动”的热情。其中,不乏如鱼得水的互联网大佬们(其公司)创造出了许多成功的先例,这里我们不再一一加以说明。总之,其他没有赶上这一大潮的互联网大佬们都开始坐不住了。
阿里巴巴与天语共同打造的阿里云手机
现如今作为跨界产品之一的互联网手机,都是基于安卓系统。从小米、阿里云出手算起,各大互联网企业试探一年后真正开始性价比战争,周鸿祎和雷军联袂演绎了第一波PK浪潮,由于微博传播、粉丝助阵、水军疑云等多因素参与,这场性价比PK的发酵效果异常。
互联网公司做智能手机 软件植入式常态
互联网公司做智能手机并不提供硬件和操作系统,而是选择在手机中植入软件和应用程序,希望将原有互联网的用户基数“变现”。其中,奇虎360特供机与华为联合炒作“零利润”言论,在手机里植入奇虎360软件、浏览器、商店等,而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用户通过手机消费,公司就可以与厂商分账。米聊用户已超过1300万,超9成小米手机用户都是米聊用户。
就目前而言,智能手机市场目前已经充斥了整个用户群体空间,智能手机成为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也正因为此,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将极其残酷。从软件业界转过来的“新人们”,相信没点破釜沉舟的战斗精神,将难以从海量的竞争者中拼杀出来。
软件公司讲究的“屌丝文化”
天天动听本身是为用户提供音乐服务的软件厂商,但考虑到众多市场发展的因素,从提供音乐服务这种体验型的软件服务,扩展以软件结合硬件的方式,晋级高端耳机市场。在软件方面,天天动听的用户数量庞大,但却缺少必要的“护城河”功能。随着巨头们纷纷进入数字音乐、流媒体音乐领域,天天动听将面对着潜在的巨大危机。一方面,传统的下载音乐行业利润在不断萎缩,以大数据精准推荐为基础的流媒体音乐行业来势汹汹。
天天动听推出的入门级耳机T1
手机和音乐软件有天然的接近性,这其实跟MIUI和小米手机也没有太多的差别。在理念上,天天动听发布的耳机产品主打“粉丝文化”。所以,天天动听的宣传:让用户收听更清晰的音乐。注意,这里没有“发烧友”、也不是“HIFI”。
和天天动听软件定位的用户群体一样,这部分群体长期使用手机标配耳机收听音乐。而长期遭受标配耳机“熏陶”的用户,仅仅是“清晰”、“频段平衡”的模拟还原设备就足以让他们感到满足。背后的“屌丝经济”理念才是核心。
天天动听进军硬件主打“粉丝文化”
天天动听进军硬件设备的目的似乎很明显:复制小米,利用利润极低甚至是赔本的硬件,来换取用户持续使用或新增使用他们的应用。其实,无论软件公司们计划或者已经执行的服务,都是需要更大的忠实用户群体的支持。根据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天天动听进军硬件,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抓住可穿戴设备的大潮推,使自己不被抛弃;但更主要的是像小米、亚马逊那样,稳住(并吸引新)用户,并最大程度的利用忠实用户变现。
北京的雾霾天气,相信对于身居这座大都市的人们都早有领教过了。鉴于这样的天气情况与空气质量的影响,普通老百姓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有这样的前提在,目前市场上的针对空气优化过滤的产品,特别是空气净化器的需求量是一路看涨,那么小型空气净化器也成为了市场里比较走俏的产品。其中,传统的家电厂商无可厚非,但互联网企业杀入一个行业的时候,杀手锏无外乎顶配+低价,小米之于手机、乐视之于电视无不如此,猎豹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杀入空气净化器市场。(本部分主要探讨猎豹推出的空气净化器)
傅盛微博吐槽雾霾的危害性
在猎豹移动CEO傅盛看来,做空气净化器对整个公司的主业来说是一件关系不大的事。这个决定,更像是突发奇想的率性而为。傅盛是一个灰尘过敏性的鼻炎患者,一旦空气粉尘较多,就特别容易打喷嚏。他曾经在美国待了半个月,几乎没怎么打喷嚏,情况渐渐好转。但回国时,飞机一进入北京上空,他再度故态复萌。当时他还为此专门发了条微博,并被很多人抨击为“矫情”。
豹米空气净化器
回到产品方面,猎豹推出的空气净化器——豹米空气净化器与传统净化器,具有着独特的互联网特征,那就是远程控制。一般为了实现远程控制功能,都需要注册一个账号,然后手机和设备通过这个账号进行远程连接,而豹米并不需要注册任何账号,和手机连接之后,即便手机切换网络也能对豹米进行控制。手机APP启动时,会根据手机识别码自动到云端服务器中寻找已经配对的豹米,这样无论手机在何种网络环境下,都可以和豹米远程连接了。
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在做空气净化器这样的硬件产品方面,可以说是一件陌生的事。不过不管是做软件还是做硬件,又或是软硬一体的东西,研发的本身就是对用户心理需求的把握。在这个判断之下,根据现有的资源完成产品的塑造。互联网公司优势在于更便捷、快速地面对用户,并且产生交集,从而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那么剩下来的事情,就是市场的考验了。
把“搅局”进行到底
如果说前面几项产品,手机、耳机还有空气净化器,在互联网企业范围内推出,算是迈出了最初一步的跨界,那么在互联网企业造汽车这件事上,就是一件跳跃性的跨界了。前不久乐视董事长贾跃亭通过微博披露了乐视See计划的详情,即打造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乐视“See计划”露出真容。
绿色能源汽车
移动互联时代,汽车产业面临一场巨大革命。最快2014年春节之前,乐视即开始全面筹划智能电动汽车和车联网项目,并将其上升为企业未来5年发展的战略项目。潜行一年的See计划复制乐视生态垂直整合的成功模式重新定义汽车,通过完全自主研发,打造最好的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建立汽车互联网生态系统,使中国汽车产业弯道颠覆欧美日韩传统巨头,有效解决城市雾霾及交通拥堵,让人人都能驾驶超级汽车呼吸纯净空气。
我们国家所出台的多个扶持新能源汽车政策,其背后则正是目前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雾霾天气增加。乐视之外,其实业内对制造智能电动汽车感兴趣的,还真不少,比如说小米公司。
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上发出通知,就《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这个征求意见稿将有望打开我国对汽车长期实施的准入制大门,让众多企业,特别是IT企业进入纯电动智能汽车提供放行证。
乐视只能电动汽车遐想设计图
乐视的智能电动汽车,其市场动力都是消费者对优质空气的消费追求,特别是在政府大力支持之下,纯电动汽车未来将得到大力发展。而以低价“搅局”彩电产业之后,乐视给传统彩电产业带来的冲击结果,则是今年将出现首个彩电市场负增长年,随着互联网企业进入到更大领域,颠覆式的营销模式以及低价策略,将对更多的传统的制造业带来冲击,最后的结果或是逼迫这些产业中的企业进行各种转型。那么,存在了这个前提,乐视如果真造出了只能电动汽车,传统汽车产业的车企又将面临着什么?
如果说前面所提到的几个方面,软件厂商们只是在发挥着他们的“脑力风暴”,而创造出的“离奇”产品而言,这些厂商可以说都还“挨着边”。因为无论是手机也好,耳机也罢,甚至是净化器或汽车,这些似乎都还与科技这个概念沾得上一丁半点儿的关系。但接下来要来说的“这一位”,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可真就与科技八竿子打不着了。
you+国际青年公寓与小米的关系
从早前消息我们或多或少了解到小米创始人雷军提到过要造小米公寓(you+国际青年公寓,下简称you+)。其实在今年的9月,雷军曾当着众人面前表示在北京的地下室漂过,you+做的是能给漂泊中、创业中的年轻人,互帮互助,正能量,有温度和梦想的家,如果不是因为承诺小米其他合伙人——小米是其最后一个创业公司,他会加入you+,跟他们一起去改变一代年轻人。
you+公寓外墙有时候会被喷涂上一些个性化的涂鸦
盖房子、造公寓,这可以说是传统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商的事情,似乎跟互联网公司的联系太过于微乎其微。然而事实却往往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恰恰是互联网公司这种审视市场眼光的开放性,对新事物、新业务的包容程度,决定了其具有创造力空间。
大城市中年轻人的租房难 是一个实际痛点
互联网公司也是看到了国内大多数年轻人都面临租房难题,这是一个巨大的刚需市场,相对于手机等电子产品,公寓能更深入地击中用户痛点。除了实体的楼宇,you+国际青年公寓会围绕聚集在这里的年轻人搭建一个超大的社区平台,一旦把用户粘性做起来,这个线下社区入口就能带来无限的可能。此外,入住you+的年轻人不限于创业者,还会有自由撰稿人、投资经理、摄影师、法律人士、会计工作者等等,他们的专业知识也会给创业者提供帮助,这种异业资源的整合能力能让you+成为国内最牛的年轻人创业基地。
对跨界的所思所想
前文我们所探讨的,国内互联网软件商巨头们在“跨界”领域的玩法上,我们似乎能找到一些规律。无论任何一件事情,包括普通企业所从事的“行内”事业一样,都有符合行业规律的一套玩法,这套玩法能确保的公司的运行始终能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上。存在即合理,每个行业内领头羊企业当然混得好,活得很潇洒;不过即便你是刚玩跨界入行的,只要找到了高效的切入点,同样也能活下去。这就是所谓的行业规矩。互联网软件商玩“跨界”有哪些规则?
抓住用户痛点是产品服务的关键
一击即中用户的“痛点”。前面所所详细阐述的猎豹造的豹米空气净化器以及小米投资的you+公寓,其实在这之中,无论是猎豹也好,小米也罢,他们所瞧准并决心要玩跨界的点,就是在于用户的高度需求性。北京雾霾天气,几乎每天都会给人于警示,必然催生出人们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初期的创业者、刚毕业的学生、工作者,在租房紧张的大都市,找到经济实惠的住所不容易。因此这两家企业所找到的是,用户无法绕开的“痛点”,一击即中。
跨界需要的互联网思维
“跨界”要带着互联网的思维。阿里巴巴等多家互联网公司做智能手机,其实在这其中它们并不提供硬件和操作系统,而是选择在手机中植入软件和应用程序,希望将原有互联网的用户基数“变现”;
天天动听造耳机,其实一部分想法源自于其软件粉丝用户群体,因为在他们的思维里,软硬件产品的结合,背后的“屌丝经济”理念才是核心;
乐视造环保节能汽车,其实大家想都不用想,虽然目前还没有看到乐视汽车落地产品,但是按照这种在做电视时候的思维逻辑,作为“第四屏”汽车中控系统,将会被乐视软件所占领。
you+国际青年公寓
想玩“跨界”就别先想着赚钱。雷军在提到you+公寓时,曾经说过,you+现在是处于积累用户的阶段,正如车库咖啡当初要急着赚钱,最终它只是一家普通的咖啡厅,不可能成为国内最牛的创业者聚集地。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初来乍到的跨界互联网企业,想把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打造好了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