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报道了“港媒称,中国科学家已找到改变一种广泛种植水稻的基因结构的方法,他们称此举可以降低含氮化肥使用量从而缓解中国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雾霾问题”,此话题一时间引发关注。
对此,澎湃新闻向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求证,该项目负责人储成才回复,他们的确发现了一个关键基因NRT1.1B,并在实验中证实,它可以有效提高粳稻对氮肥利用率,但这一研究跟解决雾霾没有关系,其新品种的培育也不需通过转基因技术。 据悉,研究团队通过常规杂交选育方法将籼稻的这一基因导入粳稻培育出新材料。在北京、上海及长沙三个试验点进行的田间试验发现,在一半施肥条件下,新材料比常规的粳稻增产30-33%,氮肥利用效率提高30%,在正常施氮肥的条件下,增产8-10%,氮肥利用效率提高约10%。 这项研究工作6月8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并被该期刊评委评价为“一个伟大的发现”(a great discovery)。 此外,储成才表示,由于籼稻和粳稻同属一种,在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培育“对氮肥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的粳稻新品种,常规育种手段辅以分子选择技术即可,无需通过转基因技术。 至于NRT1.1B新品种能够帮助缓解中国的雾霾问题的说法,储称,中国每年大量施用氮肥,过剩的氮肥以一氧化氮的形式进被排入大气中,这只是中国雾霾的成因之一。如果我们通过培育新的品种降低施肥量,自然对缓解雾霾会有所帮助,但解决雾霾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终究化肥的超量使用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这些已不是我们的研究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