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类一没有发生过战争,科技和经济发展到今天会是什么样的水平?不妨大开脑洞想一下。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敌对双方都使用了飞机和火炮,猛烈轰炸对方军事目标。要想打得准,必须精确计算并绘制出“射击图表”。经查表确定炮口的角度,才能使射出去的炮弹正中飞行目标。
但是,每一个数都要做几千次的四则运算才能得出来,十几个人用手摇机械计算机算几个月,才能完成一份报表。(早期的麒麟臂都是算法工程师)
针对这种情况,人们开始研究把电子管作为“电子开关”来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许多科学家都参加了实验和研究,终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起名为“埃尼阿克”(ENIAC)。
该机使用了1500个继电器,188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量重达30多吨,耗电150KW,造价48万美元。
48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很多很多很多,光拿来卖费铁就比现在的电脑价格还高。这台计算机每秒能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400次乘法运算,是算盘的2万倍,可以媲美一个中国的小学奥数班。
不过提到计算机形态的构想者,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图灵。第一台通用性计算机的蓝图就是他做密码破译器的时候勾画出来的。你们打LOL的时候别忘了谢谢人家。
图灵有花粉过敏的毛病,又拒绝使用脱敏药物,于是他骑车去布雷契莱园上下班时就戴上防毒面具,十分抢眼。谁知道图灵还是蒸汽朋克风潮的领路人。
1954年6月7日,图灵被发现死于家中的床上,床头还放着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警方调查后认为是氰化物中毒,调查结论为自杀。
当时图灵41岁。第二年,乔布斯就出生了。
图为冯老师和他攒的电子管计算机
作为发明者的冯诺依曼老师从小就是个天才。冯老师有过目不忘的天赋,六岁时他就能用希腊语同父亲互相开玩笑。六岁时他能心算做八位数除法,八岁时掌握微积分,在十岁时他花费了数月读完了一部四十八卷的世界史,并可以对当前发生的时间和历史上某个时间做出对比,并讨论两者的军事理论和政治策略,十二岁就读懂领会了波莱尔的大作《函数论》要义——他就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天才。
1946年这台计算机主要元器件采用的是电子管。是的你没看错,那时候的计算机就是用灯泡组成的。
然而如大家知道的那样,电子管发热量非常大,几乎每15分钟就可能烧掉一个,但操作人员可能要花15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找出坏掉的管子。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一部分人在撕打卡机,一部分人在找坏灯泡。
许多人都记得,在第一节计算机课上,曾经学到过“电子管计算机”这样一个名称,可是这电子管究竟是什么东西,1980年代以后的孩子们,恐怕都没有什么概念,不过那些上世纪70年代甚至更早生产的电子管,如今却成了音响发烧友的宝贝。
说到胆机,主要分类有胆机,石机,还有胆石混合机,更多的胆机还是用在大型的家用耳放上面。那种温暖的声音在人声表现方面更加适合……等等,跑题了。
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运行了9年之久,。然而在今天看来,这个倾注了美国科学家科技结晶的军方计算机的计算效能还不如这个: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线路的计算机,取名“催迪克”(TRADIC),装有800个晶体管。
1955年,美国在阿塔拉斯洲际导弹上装备了以晶体管为主要元件的小型计算机。
是的,基本上都是军方在促使着计算机的发展。1964年,中国制成了第一台全晶体管电子计算机441-B型。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人类成功制造了集成电路。
你们眼中的半导体
文中的半导体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成为计算机的主要部件,主存储器也渐渐过渡到半导体存储器,使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大大降低了计算机计算时的功耗,由于减少了焊点和接插件,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
在软件方面,有了标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和人机会话式的Basic语言,其应用领域也进一步扩大。
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飞船释放“鹰”号登月舱安全着陆月球静海地区,达成人类首次登月的壮举。那时候的飞船所配置的电脑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人类最牛的自拍:阿姆斯特朗在太空船
阿波罗上面用的导航计算机主频2.048MHz,2048字节的内存,36864字节的硬盘,而现在卡西欧计算器的主频都有30MHz。航天飞机上的飞控计算机处理速度只有0.4MIPS。
“你的手机运算能力相当于阿波罗登月时NASA所有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总和。但NASA把人类发射到了月球,你却发射小鸟去砸猪。”
比如说YunOS纽曼纽扣手机里搭载的高通骁龙615 64位1.5GHz处理器,如果全速运行的话大约可以同时让750个太空舱同时登月。(当然我相信给你手机你也登不了月。太空舱对于稳定性要求极高,性能并不是第一位)所以我们老老实实发射小鸟去砸猪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