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日媒援引名古屋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称,2011年发生核事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内70%-100%的核燃料可能已经熔融。文中称,今年4月起,研究小组的科研人员利用宇宙空间的基本粒子对福岛第一核电站进行监控,却几乎没有发现核电站核心区域的核燃烧迹象,所以推断出70%-100%的燃料已经熔融。
那么这里所指的“宇宙空间的基本粒子”是什么?又是如何监测的呢?澎湃新闻为我们带来了比较详细的解答。
原来,该粒子为“μ粒子”,μ粒子的原理与X射线相似,由于其穿透力非常强,它们中的大多数会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直接穿透到地球的另一边,而其运动轨迹不会发生变化。但μ粒子很容易被铀等高密度物质挡住。正是利用这一特性,研究人员才得以探测反应堆中核燃料的位置。
另外,据观测结果显示,与幸免于难的5号机组相比,2号反应堆内的核燃料已所剩无几。若考虑误差,熔融的核燃料有可能达到70%-100%。至于这些核燃料究竟去了哪里,目前还不得而知。
2011年“3·11”大地震发生后,由于海啸冲毁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系统,致使1至3号机组无法冷却,造成持续升温,最终导致堆芯不同程度熔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挥发。震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外界无法靠近核电站、更无法了解内部状况。
有业内专家称,(堆芯熔融后)各种物质混合,人们根本无法靠近,相关的机械设备也无法靠近。在强电离辐射的环境下,机械手、工程机械在很短时间内便会失去效用,电路板会被电离辐射烧坏。在外部,人们完全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