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锤子手机Smartisan T2发布会之后,不出意外地又引发互联网评论界的血雨腥风,有被“远程协助”感动得泪目当即要下单的,也有精打细算配置和价格决定“买一个小米4C再配上锤子桌面”的实用党,当然,也有很多吐槽的,比如上面说锤子手机T2预装过多的问题。
的确,预装大量第三方应用这件事情,不仅非常地不情怀,而且某些情况下也很可能是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比如上海消保委因预装过多对OPPO及另一款三星SM-N9提起公益诉讼。
关键不是预装了哪些应用,而是预装应用这件事
除去锤子自己的应用商店、游戏中心、欢喜云服务等等应用之外,锤子手机T2本身的预装应用相比于前代T1的数量涨了不少。
锤子投资方的陌陌已然存在,而且位置不错,这次还新加了罗永浩朋友黄章晋出品的大象工会、喜马拉雅FM、丁香医生、唯品会等新的应用,加上锤子本身的九宫格界面,新用户一开机就会发现锤子已经给他准备了四五屏的应用了。
如果说是为了给用户方便,预装普通用户都需要的应用,如微博这样的,也并不能说得过去,比如微信就没有被预装,但微信的直接竞争对手陌陌就在锤子手机上高枕无忧。而我认为,大象工会、还有唯品会这些个应用其实并不是大众用户所必须的。
当然,我也不否认预装中的有些应用很好,比如丁香医生;而有些应用我一定不会装,比如近来口碑跌倒谷底的携程。
然而,重点不是锤子T2预装的这十几个应用中哪个应用口碑好,哪个口碑差,哪个是锤子或者罗永浩的关系户。
重点是,预装应用这件事,本身就不对,是一项情怀值为负的事情。
在运营商定制机时代,手机预装应用是许多用户难以言说的痛,这种痛就像那些手机上印制的运营商Logo一样,刮不掉,看似刮掉了其实还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在那个时代,预装应用不仅意味着手机上出现了一大批不可卸载,图标和界面丑爆,后台启动占用内存并且一点儿用都没有应用,更可怕的是,某个不知名的应用还可能在这背后偷跑流量窃取用户信息。
预装这件事从国内Android市场的蛮荒时代就已经开始,甚至在更早的山寨机时代就已经开始了,直到现在还没有断绝。
不过也不能就此冤枉锤子手机和早先的运营商定制机是同类,现在大牌厂商的预装应用已经相对单纯得多了。即便如此,运营商、刷机商和软件开发者勾结的黑幕散去之后,利益关系可还没有断。
现在来看,最简单的模式是,手机出厂预装,收取开发方一定的费用。
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安卓手机预装产业及用户使用情况研究报告》,预装软件在Android手机中出现的比例较高,基本上75%的Android手机被安装了6款以上预装软件(不包括手机基础功能如相册、相机、录音机等),平均每部拥有8.2个预装软件。其中从运营商渠道购置的手机中预装软件数量最多,平均可达9.7款,平均占存储空间可达200MB以上。
之前《南方都市报》的调查发现,一般手机系统方案商的手机预装中,CPS(装机量)是0.8元/个,CPA(激活量)2元/个。而到了出厂端预装的,CPS厂商收取1-2元,渠道商收取2-3块钱,刷机就再贵一点。这是一些普遍状况,而不同的应用根据属性不同,预装的价格也不尽相同,比如能够直接创造现金收入的电商和游戏应用,价格则会更高一些。
我自己联系某国产手机厂商的内部人士,以及负责调查的同行得到的数据是,现在出厂手机预装应用的平均价格在五元左右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我国互联网企业一直鼓吹的“硬件免费(硬件不赚钱),软件和服务赚钱”的模式下产生的怪胎。
就在锤子手机T2发布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发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APP)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暂行规定》指出,除基本功能软件外,手机预装软件和相关文件须可被卸载或删除,并且已卸载的预置软件在手机操作系统升级时不被强行恢复。同时,手机生产商和相关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强行捆绑推广无关应用软件,不得擅自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强制开启应用软件、违规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
就这个宽泛的《暂行规定》来看,不光是锤子,大部分国产手机都并不符合其中的要求,来断绝和预装第三方软件的联系。印象中IUNI这个已经被淡忘的品牌曾经推出过以零预装为特色,甚至音乐天气地图等服务都需要下载的ROM,可惜最后不了了之。
以上说的是,预装软件这件事,用户不喜欢,工信部不提倡,占据手机存储容量,和黑色产业链可能有莫大联系,即便没有联系,起码会和应用开发方有直接的利益关系。
而且,也不能因为现在大多数预装可卸载了就认为预装这种事情是合理的。
互联网江湖变了
当前的主打性价比的互联网手机厂商里面,盈利状况都十分堪忧,魅族每卖一部手机都要亏一两块钱(魅族手机出厂预装了大概8款第三方应用),乐视做手机今年则是巨亏,奇酷也好不到哪里去,渠道优势明显的华为、vivo、OPPO(这些手机或多或少也均有预装第三方应用)的盈利状况则会好很多。
在硬件利润已经十分微薄,甚至是亏本的情况下,手机厂商不可能像无底洞往里面塞钱,还得控制成本,增加收入是不是?
为什么国产手机在相同的硬件配置下要比国际品牌的便宜一半,还不就是我们确实极其擅长于控制成本,当然控制成本之下,是优化流程提高效率,还是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省钱就不好说了。
增加收入也是一件考验智慧的事情,比如预装应用这件事,预装十几个可能就赚好几十块钱了,然后搞自己的应用商店,收首页推荐等等推广方式的钱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
按照5元左右一个应用预装的价格,锤子T2如果再增加一倍的预装量,那么增加的这些钱就可以加一个指纹模块,还有3D Touch的Taptic Engine了(目前应该是苹果独家供货),这两个模块的成本价格都在5美元多,如果再增加一些预装量,那么快充技术也可以加上了。
其实上面就是说,国产手机厂商拼得你死我活,但是盈利状况都堪忧,激烈竞争之下,依托应用预装和应用商店来弥补硬件上的低利润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这是手机厂商的事情,接下来就是应用开发方的事情了。
小米一直强调自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不是硬件制造公司的意义在于,这个情势下,互联网公司(风口上的猪)相比于硬件制造公司有着更高的估值,更能够获取资本方的青睐。
轻资产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获得高估值的一个关键就是用户量,因此,他们应用的注册用户总户,日活月活这些重要数据的基础就是应用的装机量。在应用规模和估值互为作用,且资本倾向于移动互联网厂商的情况下,这些厂商把钱投向手机应用预装这条捷径就顺利成章了。
但是,这并不是强势甲方和弱气乙方的关系,在应用推广这件事情上,现在的应用开发方也是愁眉苦脸。
中国互联网的红利期已经过去,按照福布斯中文网专栏作家尹生的说法就是:
“如果要对2015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做一个总结,那么‘诸神退位’可能最恰当不过,从BAT,到小米、360、美团、点评,到去哪儿、唯品会、猎豹移动等。白银时代,也许就是经历2015年后,中国互联网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现实,不再性感,挤泡沫将贯穿始终。”
仔细想想,你下载应用的频率和刚刚接触智能手机的时候是不是急剧下降,对新应用的兴趣是不是也没那么大了?
这种用户行为的变化反映到应用开发方这边就意味着获取新用户的难度大增,蝉游记创始人郭子威在微博上说:
“不知道是不是我搞错了,今年国外的新App没看见什么响动,国内想来想去也就一个钉钉崭露头角。到底是互联网的创新浪潮正在加速冷却,还是如房价般飞升的流量获取成本正在不断摧毁创业者?”
在他看来,内容产品的CPA(获取单个激活用户的价格)5-8元可接受,可带来较多订单,且毛利率中等的App,比如O2O产品,CPA 10-20元可接受。营收能力特别强的App,比如手游,CPA飙到30-50元也可接受。然而行情价格已经超出了他能接受的上限。甚至还有人表示获取一个下单海淘用户的实际成本到了500元。
也就是说,即使是手上有钱的应用开发方,在做应用推广获取用户这件事情上也必须精挑细选,选取最有效的方式。当然,也有很多在应用推广的时候也是“不择手段”,比如北京望京还有中关村一带大名鼎鼎的扫码街就经常出现衣服覆盖面积极低的女性来做地推获取用户。
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说,用户获取越来越难,其实不光是应用市场,包括微博微信粉丝获取,网页流量获取这些,都已经进入了平稳期,而非高速增长期。平稳期也意味着新的创业企业,尤其是需要流量支撑的创业企业,其成长的难度越来越大。
回过头来看锤子,即便罗永浩再怎么言说要对抗世界,对抗行业积弊,做有情怀的手机厂商,终究他还是一个商人,还在这个中国互联网江湖之中,天生骄傲也不得不接受现实,去做这样一件预装大量应用的事情。或者说,压根就没有“不得不”这种事情。
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刚做手机时,罗永浩以为自己是风,做了手机之后,罗永浩可能已经发现,自己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