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晚间,酷派发布重大董事会成员变动公告称,原酷派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郭德英辞任其在董事会职位,仅担任名誉董事长一职,乐视创始人贾跃亭获任酷派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
此举意味着乐视正式全面执掌酷派,更意味着以“中华酷联”为代表的传统手机品牌时代的彻底结束。
城头变换大王旗,当年位列“中华酷联”的酷派如今沦落至此不免让人唏嘘。
相对于酷派,联想在移动业务方面也是失败的。尽管即使手机业务彻底失败,联想也不可能立刻走向深渊,但面对移动互联网持续发展的今天,联想对移动业务也不敢说轻言放弃。
那么,联想移动在今天到底处在怎样一个地位?为何会走到这一步,接下来联想移动业务又会如何开启呢?
联想移动业务现状
联想在今年5月27日公布的2015年全年财报显示,联想收入为4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45.4亿元),同比下降3%;净亏损为1.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4亿元),而2014年净利润为8.29亿美元。
财报显示,2015年联想智能手机市场全球销量增长63%,但销量增长主要来自于拉美、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由于中国市场与北美地区表现并不乐观,导致联想手机全球销量6600万部,同比下跌13%。
据悉,2015年全年联想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仅销售出1500万台,这个数据远落后于华为、小米、OPPO、vivo、魅族等国产手机厂商的同期。
移动业务在国内市场迟迟未能开辟出新局面,让联想集团的业务转型也备受质疑。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在此前联想业务组织架构拆分的内部信中就表示,希望在移动业务方面打一场翻身仗。
联想高级副总裁陈旭东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直言,联想集团的最大问题就是就是手机没做好,他表示他正在重塑联想手机品牌,“联想还有一两年的艰难时期。”
联想错在了哪里
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这让曾凭借着全球第一的个人电脑和笔记本业务市场份额得以跻身世界企业500强的联想集团看到了新兴的增长板块。从2010年开始加入智能手机市场的战场。
业界往往把联想移动业务与华为终端想作对比,两者在智能手机领域前几年的运作模式也基本相同,都是依赖于运营商。
2013年开始,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厂商都开始专注于互联网线上渠道的布局上,这也令依靠线上模式起家的小米手机迅速崛起。面对高速崛起的线上模式,华为迅速做出改变,成立旗下互联网手机品牌华为荣耀,更确立了华为品牌专注高端机型,荣耀定位低端千元机的品牌战略。
反观联想直到2014年底才开始觉醒,成立了旗下互联网品牌神奇工场。
神奇工场旗下第一款手机ZUK Z1更是到2015年8月中旬才发布,线上的布局联想整整比对手晚了近3年。而此时,原本的线上渠道已经开始呈现疲软状态,竞争对手纷纷开始向“线下渠道”下沉。
除了渠道之外,联想移动失败的更关键原因是在产品上。近年来,联想移动形成了一个有销量而无品牌的局面,虽然联想移动一直想着在打造一个有力的品牌出来,但是断断续续一直未能成功。
联想起初对刚收购Moto寄予厚望,联想更是将它Moto X系列定位于高端行列,虽然在售价上该系列与iPhone处于同等行列,但该系列在产品的体验、硬件配置上都远低于国产旗舰机型,在市场上反馈也是平平,甚至少有人问津。
表面上看来联想手机定位几乎完美,Moto走高端旗舰路线,ZUK、VIBE品牌定位中高端,而乐檬继续走低端路线。虽说同时把鸡蛋放在多个篮中可以提高成功率,但多个品牌同时运营也让联想也懂疲惫不堪。杨元庆此前就表示有1-2个品牌最后成功,对于联想集团来说就成功了。
繁杂的产品线使得消费者根本无法形成一个对联想手机的认知度,另外四个不同的品牌完全针对不同的市场,使得内部无法形成统一协调作战,让整个业务内部分化出不同的阵营。
联想移动业务高管的频繁离职也被看作联想手机未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2015年,冯幸、刘军、赵科林等高管先后出走,频繁的人事变动使得移动业务的开展难以形成稳定局面,同时也暴露出了整个业务背后混乱不堪的局面。
翻身仗怎么打
经过几年的动荡调整,联想在今年也开始重新梳理品牌、产品线和渠道,意在重回国产智能手机市场的主流梯队。
ZUK在回归联想之后先后发布了ZUK Z2 Pro、ZUK Z2两款手机,但联想一直没有公布过具体的销量。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联想试图依靠ZUK在中国市场打赢这场翻身仗似乎并没有表面上说的那么容易。
今年6月,联想发布了两款模块化手机Moto Z和Moto Z Force,联想将模块化手机定位于下一个长期战略,并设立了100万美元的奖励基金,鼓励Moto Mods模块开发者的创新研发。
在联想看来模块化手机是未来手机发展的趋势,但就目前看来模块化手机的应用并不广泛,而且当下手机更新换代之快、价格又并不昂贵,相信对众多消费者而言更倾向于购买一台新机而不是折腾模块化手机。
也许如何打造出一款让消费者值得信赖的产品,才是目前联想最应该做的。
虽然联想移动定下了依靠围绕乐檬、ZUK和MOTO来完成“翻身仗”的目标,只是一切正如陈旭东所说翻身并不能一蹴而就。这场“翻身仗”会是持久战还是如陈旭东所说的只是一两年,我们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