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的主板市场流行“大整合”之风。有如李唐人之爱牡丹,主板厂商也甚爱好颜色,纷纷扮靓产品。一时奇板层出不穷:有六个八个IDE接口的、集全六个USB接口外加一对1394的、兼读Smart Card和Memory Stick的……甚至还有几项全能的。
主板复杂为美?窃以为不然。主板的PCB不是搞行为艺术的地方。主板是PC基石,稳定性才是根本。对于主板来说,简单就是美。不从实际需要出发,什么都集成,非但没有实用价值,而且问题多多:
一、“奇板”不奇。如果抹去它们的浓妆,其实不难发现,所谓功能齐全的板子,不过是将许多额外附加的第三方芯片简单堆砌在主板上而已。对PC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用这种方式集成,和第三方芯片做在插卡上,再插进PCI等插槽中实际上毫无区别。不论是功能还是耗用的资源并无二致。
例如主板集成IDE RAID功能,流行用High Point或Promise的芯片。它们如果做成IDE RAID扩展卡插在PCI槽里,要占用一条PCI槽。如果像许多厂商一样,把它集成在主板上呢?——一样还是要占一个PCI槽的资源的。目前的主板芯片组大多支持五条或六条PCI。如果一片六PCI插槽的主板上集成了IDE RAID,那么这片主板上的六条PCI中就有一条是在打马虎眼了,它实际上只能起到让卡插得位置比较灵活的作用,并不允许插满六片PCI卡。
二、没有实惠。尽管作用和分立插卡一致,如果靠集成第三方芯片可以降低功能的实现成本,也还算可行,主板集成声卡就是成功的例子。但时下流行的集成方式往往欠考虑,并不能带来成本上的好处。
以集成Memory Stick读卡功能为例,由于厂商采购芯片的批量不大,再加上要使用特殊规格的连线、接插件等因素,都是小量采购。主板因集成此功能造成的价格上升和另购USB接口的MS读卡器价格相差无几。基本没有实际的意义——可它倒有实际的副作用:采用板上集成MS读卡器的形式,等于牺牲了再多付少量成本,选择六合一全功能读卡器的机会;也牺牲了分立的USB接口读卡器作为移动硬盘的bonus,不上算。
三、预支成本。主板上的各种控制芯片,只要是主板给了它时钟、经BIOS初始化过之后,不论它是否实际工作,都要占用一定的CPU时间。如果集成的功能没有被应用,那么反而会对系统性能带来反作用。
还以集成IDE RAID芯片为例,如果用户选购这种主板。并且应用RAID功能,因磁盘子系统性能提升,会给系统性能带来很大好处。可是由于IDE RAID要求使用两个容量相近的硬盘,实际很少有人使用此功能。此时用户就不但没有体验到多花的钱买来的好处,还要倒贴1%左右的CPU-内存子系统性能进去。折算成金钱就是损失了得到该子系统最后1%边际性能的那部分价格。一进一出吃亏不小。
四、引入风险。主板由上千元件组成,每个元件因性质不同,有各自不同的故障率。主板的整体故障率由所有元件的故障率共同作用得出。不难看出,元件数目越多,功能越复杂,故障概率也越大。
火箭是高科技结晶,发射失败的概率倒比普通飞机的失事率大得多,原因就在于系统复杂,零部件众多。在今天Pentium4的年代。主板上很多部位是在用533MHz、133MHz这样的速度在跑。系统对主板元件的要求到了相当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还一味不留余地地在主板上硬塞下诸多系统,布线难度上升,容易出,用围棋术语形容叫 “留有余味”。隐患一遇条件,就可能化为明险。
为了验证高集成型主板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我们不妨看看刚刚结束的《电脑报》845E横向评测的测试结果:
华硕P4B-533E 技嘉GA-8IEXP 捷波845EDAK 硕泰克SL-85DR2 富本F845E
USB 2.0 有 有 有 有 有
IDE RAID 有 有 有 无 无
ATA 133 有 有 有 无 无
IEEE 1394 有 有 无 无 无
Memory卡类型 MS/SD MS/SD 无 无 无
主板性能总评 92.83 91.91 89.92 89.9 90.71
价格 1700 1550 990 920 880
很显然,除了支持的功能不同,高集成度的高价主板和低集成度的低价主板相比,性能差异很小,几可忽略。但成本差异令人瞠目,最高价的华硕1700元,和最低价的富本880元相比几乎翻了一番。820元的差价,对应的功能差异不过是很少用到的RAID、存储卡、1394接口而已。
在大陆的兼容计算机市场,性价比是永恒的主题,如果用户保留这820元差价的选择权,可以给整个PC系统带来的机会效益不是很清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