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电品牌国有化 中国制造下的日系情节
  • 小拓
  • 2017年07月29日 07:46
  • 0

越来越多的日本家电品牌正在淡出中国市场,虽然在大陆的合资中还持有一定股份,但是持比越来越低。日系家电正逐渐演变成带有日系风格的国有产品。

日本家电品牌国有化 中国制造下的日系情节

日系家电的退出,是制造的退出和市场的保留。在中国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劳动力成本已经跃居世界前五。虽然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的制造业供应链网络效率异常强大,但无论是地价、人力都相较前几年都翻了好几番,大多日本工厂都搬到了东南亚和非洲等地。

中国市场依然是日本家电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几乎每一个家电品种,都有着巨大的增量空间。不过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让日系家电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从独门绝技的电子工业时代,到如今全球协作的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壁垒正在逐渐模糊,日本人曾引以为豪的独家配方,在庞大的协作网络面前正在丧失它的威力,变得效率低下。中国家电制造正是在这种强大的协同力下崛地而起。在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不得不寻求更多的合作。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品牌正在变成什么样子。

东芝。在日本第一个造出白炽灯、电风扇、洗衣机,曾经率先全球发售笔记本电脑、DVD播放器,电脑业务曾一度占领全球最大市场份额。但如今,白电业务被美的集团以537亿日元收购了80.1%的股份。同时,美的也获得了东芝品牌40年的全球授权、超过5000项白色家电相关技术专利,以及东芝家电在日本、中国、东南亚的市场、渠道及制造基地。

日本家电品牌国有化 中国制造下的日系情节

黑电业务,2010年与TCL集团共同组建“东芝视频产品(中国)有限公司”,东芝持股51%,TCL集团持股49%,合约期5年。13年股权变更,TCL集团持股70%,东芝持股30%。15年续签5年新合约,合约期延续到2020年。虽然东芝已经停止了在中国的电视机自主生产,让TCL代工,但是东芝部分电视产品的设计研发依然还是在日本总部。

夏普。号称是“液晶之父”的百年夏普深受重挫,最终还是被鸿海救赎,以3888亿日元收购夏普66%股权。通过鸿海的资金、供应链优势加上夏普的技术也工艺,夏普电视的本土化进程非常顺利,夏普液晶电视在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同比增长了93%

白电业务,富士康放手放夏普原团队操刀,夏普空气净化器今年表现出了强的竞争优势,市场份额排名在TOP5以内。夏普白电高端的形象在国人心中未减。

日本家电品牌国有化 中国制造下的日系情节

三洋。日系家电品牌中命运最为坎坷的大概就属三洋了,上个世纪60年代,三洋鼎盛时期的年销售额远超过松下、东芝等竞争对手,是日本著名的家电巨头。进入90年代三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维护低价销售,开始把一部分洗衣机和电冰箱的生产委托给中国的海尔集团,被打上了“中国制造”而身价大跌。

2008年三洋被松下收购,到2009年被松下完全子公司化,这时它们已经成为了日本最大的电器厂商。三洋的业务在中国也开启了“托管”模式,2011年三洋与国美电器签订了五年深度合作协议,2015年三洋又将大陆电视业务授权给长虹,合同期限为四年。

日本家电品牌国有化 中国制造下的日系情节

先锋。以前一台50吋的先锋等离子电视定价超过4万,是当时黑科技的代表。后来先锋等离子事业部和松下合并,开始生产液晶电视,直到2010年8月份,先锋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影音发展前景,决定在中国推出24寸到55寸的先锋液晶电视,而先锋进入中国采取由苏宁电器独家承销的渠道合作模式,苏宁承担先锋液晶彩电在中国的销售工作。

日本人骨子里对技术偏执的那股骄傲,一直都让他们觉得通过独家的技术可以改变世界,一枝独秀,直到现在也是。日本家电企业的信条是“好的产品才能卖掉”,而中国企业的信条是“能卖掉的就是好产品”。这让日本的创新节奏变得很慢,在互联网这一波浪潮中失去了先机,然后步步失利。

特别是日系品牌在应对本地市场时,反应滞后,没有针对本土化进行适配和创新,售后服务也不到位。整体上就是不接地气。

但是被中国企业“合资”或者收购之后,这些日系品牌反而有极大的可能复兴。像夏普被富士康收购之后,凭借富士康供应链的优势、庞大的销售网络、丰富的营销手段,让夏普成为了今年上半年增长率最高的合资电视品牌。

日本家电品牌国有化 中国制造下的日系情节

同样的例子还有东芝,东芝视频产品(中国)有限公司TCL集团持股70%之后,通过TCL集团优秀的供应链体系(TCL海外电子目前是全球前三的代工企业)、优质的面板资源(旗下华星光电电拥有2座8.5代线,一座11代线)、全国完整的物流、服务体系(速必达、十分到家),加上东芝近百年的电视机研发、制造经验,让东芝电视在中国市场依然永葆长青。

还有一点很容易被人误解,中国企业接管日本品牌之后,产品的设计研发与原本的品牌就没有任何关系了。这显然是一种偏见,无论是合资还是收购,原本的核心团队一定会留在公司,产品的设计都有着日系企业一贯严格的规范和质量标准。

每一个收购主都有一个扭亏为盈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实现的方法是多元的。美的收购东芝家电就没有急于让其重返中国市场,而是稳固日本本土,扩展东南亚市场。惠而浦入主三洋通过明确的产品线划分,弱化三洋的品牌,而强调自己的品牌。

总结:中国家电品牌的全球化征途,已经从拥抱日系家电产品开始了。这也是对日本企业转型的一个提醒,虽然日系家电的技术犹在,但是企业管理和市场策略已经在中国败下阵来,日系家电的崛起,恐怕还需要中国企业的帮忙。

日本家电品牌国有化 中国制造下的日系情节


文章出处:Pconline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