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业界,自媒体保持着相当的新鲜度,往往能够“春江水暖鸭先知”。最近就有很多自媒体朋友感叹诸多国际、国内PC厂商对于产品广告、评测的“美图要求”比过去严格了许多。
有人猜测这与市场不景气厂家们频繁更换公关部门有关,但从根本上来讲,“时尚”“中产”等等过去房地产销售喜欢用的身份标签和套路已经渗透了进来——不论你买手机、平板还是电脑。
人的购物行为,究竟有多少是源自实际需求,不是那么好衡量的。
在消费主义的现代,寻常意义上的诱导广告因为过于硬朗直接,已经不那么显著有效,相反从用户的身份出发,捆绑各种标签,成了厂商们的选择。随着后PC时代的到来,已经熟透了的“业界”终归不可避免的落入了这个窠臼。
按照消费主义的演化,人的身份、喜好、特征成为可以标榜的直接比较对象,购物本身成为典型意义上的行为艺术。
在逻辑链条上,买优秀的产品——成为优秀的人——因为优秀——所以才能买得起好东西成为了不证自明的诡辩“闭环”。名车名表名媛名牌向来是“纸醉金迷”的经典“物化”象征,而电子产品在漫长的时间段内曾经长期免于遭受这样的流毒影响。
80后犹记得DOS时代的仙剑九八,90后可能会想起曾用笔记本在寝室忘情“刀塔”。
在1980到2010的三十年中,PC平台的形象从神秘不可知的科技结晶演变为普普通通的生活工具,早期人们买不起的时候,PC平台自带神圣光环。
PC的普及却又非常迅速,来不及充分发展就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普及后长期被视为廉价工具,很难吸引到“猎奇"“有趣”"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优质人群去辐射影响力。
哪怕是国民老公在硬件论坛混的时代,掌握话语权的成年社会也没有改变观点,坚持认为买电脑应该朴实一些,瞎折腾是没有前途的幼稚行为。
在这种风气中,除了ThinkPad和Mac等相对不够亲民的品牌,PC整体是毫无气质、“比格”可言的,吸引不来多少羡慕的目光,玩家群体中对于“格调”的认可度也很低。
在2015年以后,这种风气却开始有了很迅速的转变。过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家庭电脑们虽然总体销量不断萎靡,但平均质量和价值却迅速提高。
在笔记本领域,除了厚重的游戏本,传统的配置分类模糊到几不可分的程度,但外形气质和广告宣传用语却迅速的“摩登化”“手机化”“庸俗化”。
所谓的“爵士人生”“极客身份认同”套路风格,开始迅速进入PC产品的宣传文案中去。
用户—少年成长之烦恼
2017年的中国,电子产品主力消费人群非常年轻——年轻到比电影观众群体大不了几岁的程度。
从70末到00初年龄层的中国大陆地区青年群体,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单一地区人口大国最猛烈的一次经济腾飞。与创造腾飞的人不同,作为他们的子女或者后继者,我们几乎从一开始就直接体会到了社会发展的红利,享受电子产品就是这种红利的具象表现之一。
在知乎上,已经成长了的用户群体表现出来了价值观的巨大撕裂——到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留在家乡和他们眼中拼关系、一辈子一个样的中老年人一同坚守传统的年轻人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
但不论是哪种年轻人,哪怕是现在涉世未深的小镇青年,面对PC产品时都有着相似的体验经历——跟着电脑一起成长。
在2015年的现象级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中,作为主角夏洛镜像参照之一的角色“袁华”被设定为区长之子,少时得意,小有权势。
作为涉及青春题材的文艺作品,电影的主要部分曾为我们描绘过1997年高中生眼中的社会图景,其中袁华同学坐在15英寸大头CRT球形显示器前对着西洋美女“不可描述”的镜头一闪而过,让很多人为之喷饭。
这个镜头很有代表意义,我们年轻人的小时候,其实也是有过区长之子的同桌、后桌的,而我们的下一代,是不是还有这种机会,我们自己并没有信心。
CRT显示器一直到2006年前后才彻底退出家庭生活,而这几乎也是阶层分化开始加速的时期。
我们特别小的时候或者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买得起电脑,但随着我们的成长这种事情逐渐变得平常,在这个过程中享有经济优势或者其他资源优势的家庭并不能获得太多的领先优势,早买两年的电脑在高速发展的PC时代前期毫无优越性可言。
在液晶时代到来前的中国,所有阶层面对飞速发展的PC业界几乎是平等的,或许有些人接触的早些,但谁也不能凭借着这个去搞些什么身份认同,也没有任何人会认可你。
就算放大到世界范围内,各国国情虽有不同,但整体上用PC来标明身份从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事情。极客精神、互联网精神等等种种IT时代广为传颂的利他主义“品德”,都本能地抵制“好马配好鞍”似的才子佳人庸俗价值观。
最近七八年来,PC业界的技术迭代速度越来越慢,性能增长幅度越来越低,用户群体的分化也就迅速扩大而明晰了。
作为已经成熟的产品领域,如果丧失了快速进步的技术特性,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只会迅速被异化为玩物。已经富裕起来的大众非复吴下阿蒙,各种调调奇奇怪怪,想法不一而足。
发展速度慢下来的PC 没有办法满足技术进步的本质需求,也只能去迎合这种“世俗”的细分需求,甚至主动创造噱头,让并无本质不同的产品看起来花里胡哨。
这是PC厂商的烦恼,他们已经从小作坊成长为大家庭了。这也是我们的烦恼,因为我们同样长大了,想得多了。
你玩儿电脑还是电脑把你玩儿了,这是听上去非常哲学而中二的话题,但买电脑的用户越来越顾及面子和别人的看法已经悄然成为不争的现象事实。
凡计算完美的 都是濒死的
2017年上映的好莱坞大片中,《异形 契约》是大陆地区票房比较不符合预期的差生代表之一。
与前作《普罗米修斯》恢弘大气,不明觉厉的神棍风格不同,《异形 契约》的整体风格更加灰暗,画面、格局乃至设定都相对接近《异形》系列正传。
这样的转变激起了很多从国内荧幕上欣赏《普》而入坑的影迷的不满——说好的高大上的科技哪儿去了?这么土里土气的东西也配谈科幻吗?
这种反差固然有影片本身表达不够直接的因素,也反映出国内主流群体对科幻设定的疏离感。
在科幻文学、思想较为边缘化的社会中,高大上的东西都应该是神秘不可知的、不明觉厉的,这比较符合人们的本能心理。
但是,从科幻电影的发展历程来说,这种审美无疑是原始而粗糙的,发展成熟的科幻电影往往有着强烈的现实质感,在卡梅隆、雷德利等人的电影中,星际殖民时代仍然具有脏兮兮的卡车和邋遢的卡车司机,高度自动化的社会中人们还是用刀叉吃饭而不是用什么光鲜亮丽的自动喂饭器。
科技发展的高级之处,在于在不显山不露水的氛围中,用更高的技术去完成更高的目标。
已经满足人们需要的功能形态并没有意义为了玩儿花活而推陈出新,汽车普及后的社会依然经常看到自行车,网络直播满天飞的时代广播电台也没有关门大吉,自然太空殖民舰队的船员吃饭也犯不上开发什么高科技。
这些产品形态和传播形态都没有消失,因为他们实际上已经死了。他们为什么死了呢?
因为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推动他们发展的核心科技都已经满足人们的期望和形态需求了,不再有发展动力,已经足够了。
他们会以什么形态介入将来的社会生活中呢?当然是被边缘化了啊。用筷子吃饭?环保意识抬头,木头加工厂显然不是社会主流人群的关注对象。用铁勺喝汤?
钢铁产能过剩,中国比全世界的钢铁产量都多,废品回收铁比回收塑料袋还便宜。他们不是不存在,他们已经不是社会进步技术革新的代表,不再是社会中坚力量关注的重点,他们只是普通人不在意的符号,发展的前途空间已经很小了。
那么做筷子的老板会研究什么木材加工技术比较科学么?也许有,但是影响已经不大了,凭借下游厂商自己,哪怕把上游伐木单位一起拽上,能够开发出来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前景也很低。
其实技术也是没用的,筷子有多少市场本身比木材加工技术更加饱和。
所以,筷子要么是低端的消耗品,老板们琢磨怎么偷工减料还能卖的出去,要么是高端的工艺品,老板们去研究怎么做的好看,能够投其所好对上有钱人的怪脾气。别的材料不好说,木头筷子的异化、分化已经基本完成。
这么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我们开头说的PC业界呢?
如果PC发展态势继续这么低迷下去,那么得不到上游厂商强力技术革新支持的终端销售品牌,极大的可能也只能去把注意力投向研究怎么讨好各种有钱有比格的时尚人群,抑或是去研究怎么偷工减料让财报更好看一点了。
至于明天的PC电脑是什么样呢?确实,PC一时半会儿死不了,即使市场缩水也不至于连前几名也剩不下,还是不要操那么多心了吧。
前两天接到一套评测平台,一个新来的同事看到某国际主板大厂主板浑身上下的杀马特LED灯非常不屑,问我这么多破灯还这么死贵有毛用啊。
我跟他说,把灯去了,你能找出啥更好的区分度方式么?超频不够用还是接口不够用?都不是的情况下,买的人越来越少,那只能让单价越来越高啊,涨价的同时送你一堆灯至少还能让你高兴,比坐地起价是不是厚道多了呢?
键盘换手写板 就是CES们喜欢做的“颠覆”式创新
没错,我们对主板的所有期待都已经差不多被实现了。我们想不到的好处,主板厂商看起来也想不到,我们能想到的,他们都已经基本上穷尽了。
主板如是,PC业界整体也如是,每年CES上乱七八糟的产品都是在最低阶的形态上做文章,除了倚门卖笑几乎毫无价值。
凡计算完美的,都是濒死的。超不出预期,PC产品再怎么自我标榜青春时尚,也只能是加速自己走入坟场的速度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