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务实的百度Apollo计划怎能叫人不喜欢?
  • 马荣
  • 2018年07月05日 16:18
  • 0

百度AI开发者大会昨天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召开,李彦宏在主题演讲一开始就公布了Apollo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的最新进展,宣布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正式量产下线。

这可能是当天最让人鼓舞的消息了,因为无人驾驶汽车前前后后造势了那么长时间,最终终于能有一个量产型真正投入使用了。

“阿波龙”号称是全球首款L4级别自动驾驶巴士,目前已实现量产,量产车已发往北京、深圳、广州、雄安新区、日本东京等地正式投入商用,主要用于公园景点、产业园区等场所。

如此务实的百度Apollo计划怎能叫人不喜欢?

在这个项目中,笔者看到了很多让人欣喜的东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商用车的角度切入市场体现出百度对待无人驾驶汽车不是在玩票,而是真的在推动项目落地。

在往常一说到无人驾驶汽车人们马上想到的就是私家用车,但是无人驾驶私家车想要真正能上得了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更多的都还只是概念,甚至在部分厂商那里只是个噱头。

但商用车是无人驾驶汽车真正能够马上落地的领域,百度能够踏下心来在这个领域抢先攻克下来,可以说是非常务实的行为,很值得鼓励。

其实在阿波龙之外,李彦宏还宣布了“新石器”自动驾驶货车的项目,这是一个思路,从To B领域探索无人驾驶。

为什么说商用要比乘用更容易落地,这就是ToB跟ToC的区别,商用车包括货运和公交车,它的利润来自于运营,比如说把货运到目的地,这是商用车的目的。

它在推广上就要比乘用车更容易,因为商用车只要说服合作伙伴和客户,会比向大众普及容易得多。

另外一个纬度是大车小车的区别,商用车和私家车的运营场景有很大区别。

私家车更多的是在城市路段或者是城乡接合部的路段运行,而卡车主要是走干线物流,公交车也有自己固定的专用车道,在行驶场景的复杂度上要稍稍降低,技术上更容易推进。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无人驾驶的私家车想上路不知道要猴年马月,但总这么等着也不是办法,靠目前的路测拍照能够获取的数据也相当有限,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得让一部分项目先落地商运。

百度理性地选择了从公交车和卡车入手,这是真正想做事的表现。

另一个让笔者感到欣慰的就是“昆仑”AI芯片的发布,这是中国在大规模AI运算实践中催生出的芯片,基于百度8年的CPU、GPU和FPGA的AI加速器的研发,20多次迭代而生,是中国AI芯片的又一里程碑。

除了常用深度学习算法等云端需求,“昆仑”还能适配诸如自然语言处理,大规模语音识别,自动驾驶,大规模推荐等具体终端场景的计算需求。

如此务实的百度Apollo计划怎能叫人不喜欢?

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过,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在与美国的差距中,处理器芯片是最大的硬伤,我们太依赖国外的现有芯片,但事实上这些芯片本身并不适合无人驾驶,我们也不一定就做不出来。

智能驾驶需要专业的芯片,而不是基于现有的GPU等芯片架构,因为智能驾驶芯片的运行环境复杂度要远远大于传统芯片,需要面对的是完全开放的环境、没有规则、信息不完整这些棘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智能驾驶人命关天无能出错。

智能驾驶汽车的地域性差别很大,尤其是中国的行车环境更是非常复杂,在路况、停车、驾驶习惯等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特殊性,这使得国外的企业想要在中国提供智能驾驶有非常大的困难。

总体上智能驾驶的芯片还在快速迭代的过程中,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最适合中国无人驾驶环境的芯片一定是中国人自己造的。现在百度拿出了自己的成果不得不说又是一次务实之举。

百度这两天表现出来的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务实和冲劲,让笔者感受到了一家巨头公司应有的魄力和踏实。事实上在昨天相关的新闻文章中,网友评论也是一改对百度的观感,多次表达出百度做得好。

如此务实的百度Apollo计划怎能叫人不喜欢?

现在Apollo 3.0也发布了,Apollo计划的量产阶段也踏踏实实地按照自主泊车、自动接驳车和无人作业车三个步骤来推进。

此外百度还开放了自动驾驶套件、量产工具组件、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营调度方案体系,都是从基础层面一步一个脚印的在走。

总的来说,这次百度给人的感受就是两个字——踏实,踏实地在做事,在落地项目,而不是天马行空地炒作概念空谈梦想,这是最让人欣喜的事。


文章出处:中关村在线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