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又出事了,滴滴又又一次被拉出来放在镁光灯下被一次次的拷问,良心在哪里,责任在哪里,企业担当又在哪里?!
今年五月份“空姐顺风车遇害案”发生后,滴滴曾将顺风车业务下线一周,并作出整改。但是短短3个月后,还在整改期的滴滴顺风车再度出现血案——乐清女孩儿搭滴滴顺风车遇害。
可以说滴滴早前对于顺风车业务的6项调整,都已经以失败告终。同时“行程分享”和“紧急求助”这些乘客保护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形同虚设。
事情发生之后,滴滴签对外再次公布了“自查整改措施”,宣布将从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
此外,滴滴还宣布免去黄洁莉的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职务,免去黄金红的客服副总裁职务;客服体系继续整改升级,加大客服团队的人力和资源投入,加速梳理优化投诉分级、工单流转等机制。
当断不断 必受其乱
滴滴顺风车业务的暖昧态度以及管理上的漏洞,让本来是起到缓解交通压力,方便人们出行的顺风车,已经成了用户的噩梦。
滴滴对顺风车业务一直割舍不断。主要是滴滴要打造的是一个智能出行领域的闭环。
由此顺风车业务是滴滴作为共享出行领域一块不可少的“招牌”。不仅如此,顺风车可以说是培养大众用户出行坐车习惯一个良好方式,这里主要是因为性价比较高。
当用户养成习惯后,还会转化成为滴滴的专车和快车的用户。同样,顺风车主也适用这一个模式,说不定今天的顺风车主,明天就成了一个专职的专车司机。
因此,这就是滴滴不愿意关闭顺风车业务的原因,即便是顺风车的订单数和营收在滴滴内部占比常年维持在5%左右,即便是顺风车业务屡遭投诉,屡屡爆出事,滴滴都对它一直割舍不开。
甚至滴滴还在一直加码顺风车业务。而且是一次次越过,道德还有法规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底线。
按照2016年,由交通部、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实施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已经明确给出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定义,以及“私人小客车合乘”的说法。
其中,“私人小客车合乘”就是人们所提起的顺风车。他推行的目的是,绿色出行,环节公共交通资源紧张的状况,宗旨是参与方分摊出行成本,不以盈利为目的。
随后,各地方政府都发布了当地版本的私人小客车合乘指导办法。
在实际实行过程中,滴滴等的做法就开始有了偏差。首先是,按照当前网约车标准,不合规的车辆和驾驶人员都被分流到顺风车业务中去。
由于顺风车的非营利性特征,使得这帮人不受到当前《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及运营车辆管理办法的制约管辖。仅能够依靠着滴滴平台的管理。
其次,滴滴对于顺风车业务这份责任并没有承担起来,反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放任自流,并没有过多设限。
按照规定“顺风车业务每天只允许接两单,而且路线必须是驾乘人员固定的路线的需求单”。实际操作情况是,顺风车已经被滴滴运营成了“低价快车”生意。
最后就是,滴滴对于顺风车线下的运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添加社交功能,又比如是对于司机审查不严等等。
据了解,针对顺风车滴滴还组织了很多司机的QQ群。这两天就有媒体曝光,一个所谓滴滴司机群里针对“乐清女孩儿搭滴滴顺风车遇害”就发了很多不堪入目的内容。让人看了后背发凉。不过目前,滴滴并没有回应。
不想再为滴滴过错买单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可是现在都两条人命了,滴滴还是丝毫看不出悔改之意。
今年5月份,滴滴重新上线顺风车业务,并进行了六项调整,删除了评论页面功能。一直到现在新的血案发生,滴滴也依旧是没有说出那几个字——全面停止顺风车业务。仅仅是道歉!开除高管!反思整改!
都是套话!套路!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原来的用户却很难再回来了。目前不少女性乘客都“谈顺风车色变”,纷纷“倒戈”专车或出租车。
其负面响应已经显现。同时,这本身对于滴滴来讲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用户的情感会转移,将来快车还有专车业务也会受到影响。
对于滴滴来说,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而舍掉了责任,忘却了初心才是一个更可怕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