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520应对G73 X1800GTO末日英雄]
如果时间倒退一年,也许我们还在为R520的发布而日夜期盼,对其全新的架构和惊人的性能表现而唏嘘不已,不过这位短命的皇者,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出,逐渐失去了人们的宠爱。由于R580系列的迅速跟进,R520系列产品在失去高端统治力的同时,也被它的缔造者ATi打入了冷宫。然而时事造英雄,当X1800XT、X1800XL分别被X1900XTX、X1900XT以及刚刚发布的X1900GT所取代的时候,X1800GTO却成为了唯一继承R520衣钵的末日英雄。
之前关于X1800GTO的报道已经很多,我们驱动之家评测室也在第一时间对X1800GTO进行了详细的测试(鸡肋还是大排:Radeon X1800GTO全国首测),X1800GTO其实就是X1800XL的缩水版本,采用了与X1800XT/XL相同的R520核心,只是将像素渲染管线屏蔽了4条(因此为12管线),其他硬件规格与X1800XT/XL则完全相同,同样拥有8个顶点着色单元、16个ROP以及256Bit显存接口等。此外,X1800GTO和X1800XL的官方默认工作频率也完全相同,核心频率500Mhz,显存频率1000Mhz。
从上面的规格表,我们可以看到X1800GTO规格相当高,12条渲染管线和8个顶点着色单元的组合稍稍领先对手GeForce 7600GT,光栅单元比GeForce 7600GT多一倍,同时显存位宽也是维持了高端的256Bit,而GeForce7600GT只有中端的128Bit,处于劣势。
X1800GTO发布之后,我们只见到几家AIC有产品面世,蓝宝和迪兰恒进的产品已经在我们之前的评测中露面,而今天我们的主角则是HIS(希仕)的X1800GTO冰酷3代,搭配的新一代IceQ3散热器实际效果以及修改管线的可行性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HIS X1800GTO IceQ3解析——冰酷新一代]
这款HIS X1800GTO最大的特色在于采用了HIS独有的新一代IceQ3散热系统,从外形来看,IceQ3采用了改进的设计,进一步增加了整体的散热效果,而与前代最大不同便在于增加了一根sintered powder wicks热导管,加快了核心热量的散发,有效降低核心温度。
同时IceQ3采用了与核心散热部分相独立的显存散热片。此外,双槽位的风道设计以及大风扇静音设计也同样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及改良。
由于采用了优秀的散热设计,这款HIS X1800GTO的默认工作频率相对公版要高,为520/1000MHz,核心提升了20MHz。
[HIS X1800GTO IceQ3解析——X1800XT配备]
卸下散热器我们得以看到这款产品的庐山真面目,与之前见到的X1800GTO产品不同,这款产品的供电模块为6组,典型的X1800XT/X1800XL供电设计。
显存搭配上,公版X1800GTO搭配了2.0ns显存颗粒,而这款HIS X1800GTO IceQ3的显存则是三星1.2ns颗粒,从规格上讲甚至超越X1800XL而与X1800XT完全相同了。
如此的板型设计和显存搭配,也为我们后面的测试留下了些许悬念。
[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综合性能测试:
3DMARK03
3DMARK05
游戏性能测试:
DOOM3
FarCry
Half Life2
[HIS X1800GTO IceQ3 3DMark03测试]
这是3DMark03的测试,我们可以看到在不打开特效的情况下,X1800GTO与GeForce 7600GT互有胜负,在伯仲之间。而在打开4AA/8AF之后,由于X1800GTO 256Bit的显存位宽,使其又小幅度领先于128Bit的GeForce 7600GT。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高数据吞吐的情况下X1800GTO的高显存位宽对于性能的提升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
[HIS X1800GTO IceQ3 3DMark05测试]
依靠显存位宽优势以及SM3.0的出色设计,X1800GTO在3DMark05中优势明显。
[HIS X1800GTO IceQ3 DOOM 3 测试]
[HIS X1800GTO IceQ3 FarCry测试]
[HIS X1800GTO IceQ3 Half Life2测试]
[管线破解 挖掘更多潜力]
从X1800GTO发布之初,关于管线破解的消息就不绝于耳,国外不断传来可行不可行的声音,我们还是亲手试验一下,看看运气如何。
改造过程很简单,即刷入一个X1800XL的bios,结果也是喜人的,因为软件中已经显示为16管了,下面再来看看性能测试吧。
[HIS X1800GTO IceQ3 改管性能测试]
注:为了保证成绩对比,改造前后频率设定同为520/1000MHz。
[超频加压 释放更多能量]
资料显示,X1800GTO和X1800XL在电压设定上都相对保守,与X1800XT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X1800GTO/X1800XL 核心电压:1.1V 显存电压:1.9V
X1800XT 核心电压:1.3V 显存电压:2.1V
实际测试中我们通过软件对电压进行调节,分别尝试了单独提升核心及显存电压以及同时提升核心/显存电压,以考察X1800GTO超频能力的改变。
核心/显存电压 1.1/1.9V 默认频率:520/1000MHz
核心/显存电压 1.1/1.9V 超频频率:550/1100MHz
核心/显存电压 1.3/1.9V 超频频率:650/1000MHz
核心/显存电压 1.1/2.1V 超频频率:520/1200MHz
核心/显存电压 1.3/2.1V 超频频率:650/1300MHz
从超频结果来看,提升电压确实带来了频率的大幅提升,不过对于核心来说效果更为显著,显存超频最终结果并不是十分突出,毕竟搭配了1.2ns的顶级颗粒,最终超频频率与其额定工作频率还有不小差距。
我们在测试中对电压调节幅度较大,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显卡发热量随着电压的提升后也急剧攀升,因此实际超频过程中建议大家还是量力而行。
[HIS X1800GTO IceQ3 超频性能测试]
超频后,性能的提升是明显的,我们也能够看出提升电压对频率提升很有帮助。如果想超频,提升电压是不错的途径,当然前提是散热一定要有保证。
[破解全看运气 价格决定一切]
从性能来看,X1800GTO的表现还是能够令人满意的,依靠更高的核心规格以及256Bit显存位宽的优势,它在高分辨率打开高特效的情况下性能领先是有目共睹的,同时在SM3.0方面X1800GTO也优势明显。并且对于ATi的产品来说,HDR+AA相信也只有X1800GTO以上的高端产品才有开启的意义,随着这类游戏的增多X1800GTO的综合实力也会有所展现。此外,由于采用了X1800XL甚至X1800XT的PCB设计,X1800GTO的电气性能十分出色,因此适当提升电压进行超频后它的性能提升空间依然不小。
对于破解,我们还是持谨慎的肯定态度,从ATi近期的计划来看X1800XT/X1800XL已经被取消,X1900GT又已经发布,而80nm制程的推迟也让RV560不能及时进入战场,因此很可能有数量不少的R520来强化X1800GTO对GeForce7600GT的攻势,如果确实如此那消费者应该会从中受益,当然一切还是要靠运气了。如果你真有心购买,一定要仔细挑选。
另一个困扰X1800GTO的巨大问题就是价格,竞争对手GeForce7600GT目前的公价为1599元,甚至有1399的低价(同时我们还没有将性价比更好的7600GS GDDR3计算在内)。而X1800GTO的价格却令不少人摇头叹息,虽然蓝宝曝出了1899元的目前最低价,但是感觉对消费的推动力还是远远不够,HIS的这款X1800GTO IceQ3虽然性能更加出色但2199元的售价应该也是让大家兴趣减半。好在这个问题应该会很快得以解决,因为已经有消息称X1800GTO售价会降低50美金(Radeon X1800GTO降价50美金),若果真如此我们确实觉得这类产品值得推荐。总之,X1800GTO成败的关键将在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