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发端于小岗村的“大包干”成为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
这40年,是一个国家希望破土、命运重生的40年,也是中国企业家精神迸发的伟大的40年。
包括柳传志、宗庆后、任正非、马云、马化腾、雷军、王兴、张一鸣等在内的一批企业家,他们用执着和努力,开启了一波又一波创新浪潮,诠释出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厚重底色。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也是改革开放中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勇于变革、勇于担当是他们的代名词,他们并不引发变化,但总在变化中寻找机遇,在机遇中寻求突破。
2018年,在改革开放的逗点里,中国经济进入新周期,产业面临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雷军、马云、任正非、马化腾、郭广昌和曹德旺等企业家纷纷发声,再掀一股“奋斗”热潮。
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企业家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回顾精彩的2018年,综合在这一年里具有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家言论,我们来做一个盘点:
一、最受鼓舞的企业家言论:
《雷军:小米是谁?小米为了什么而奋斗?》
2018年5月,小米集团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时,小米创始人雷军发出的天问:《雷军:小米是谁?小米为了什么而奋斗?》,无疑是2018年度标志性影响力企业家言论。
一经发出,在企业家群体中引发了强烈共鸣。引发一片江湖回响。复星郭广昌、何小鹏等知名企业家纷纷撰文回应。
小米上市之后,展现小米奋斗史的纪录片《一团火》又再次刷爆了朋友圈,在企业家群体中引发了强烈共鸣。
人民日报也罕见地发表了评论文章,指出奋斗从来就是企业家的底色,高度肯定了雷军之问是新时期企业家奋斗精神的体现。
今日凌晨,人民日报今日评论部文章《用奋斗定义我们的时光》指出,不久前,“汉语盘点2018”的年度字揭晓,答案令很多人共鸣:“奋”。
这个字是个人的状态,也是国家的状态;是2018年的姿态,也是40年不变的身姿。
雷军的这番话可以说是喊出了2018年企业界的最强音,因为面临一切艰难险阻,中国从来都是以奋斗作答。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以下是雷军公开信全文:
《小米是谁?小米为了什么而奋斗?》
您好!感谢您对小米的关注和支持。当您打开这份文件时,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家风华正茂、勃勃向上的公司,更是一份由勇气和信任所支撑的新商业蓝图。
在此,我想向您说明,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
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
具体而言,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我们的使命是,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8年来的每一天里,“和用户交朋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的愿景都在驱动着我们努力创新,不断追求极致的产品和效率,成就了一个不断缔造成长奇迹的小米。
2010年4月成立小米时,我和我的合伙人们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做一款让我们自己喜欢、觉得够酷的智能手机。我们8个联合创始人中,6人是工程师,另外2人是设计师,都是消费电子设备狂热的“发烧友”。
“感动人心,价格厚道”这八个字是一体两面、密不可分的整体,远超用户预期的极致产品,还能做到“价格厚道”,才能真正“感动人心”。
创新科技和顶尖设计是小米基因中的追求,我们的工程师们醉心于探究前人从未尝试的技术与产品,在每一处细节都反复雕琢,立志拿出的每一款产品都远超用户预期 。
我们相信打破陈规的勇气和精益求精的信念才是我们能一直赢得用户欣赏、拥戴的关键 。
不止于技术,我们推崇大胆创新的文化。从手机工艺、屏幕和芯片等技术的前沿探索,到数年赢得的200多项全球设计大奖;从“铁人三项”商业模式,到通过“生态链”公司集群 ;
从“用户参与的互联网开发模式”,到小米线上线下一体的高效新零售…… 创新精神在小米蓬勃发展并渗透到每个角落,并推动我们不断加快探索的步伐。
目前,我们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并且创造出众多智能硬件产品,其中多个品类销量第一。
我们还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费类 IoT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与此同时,我们还拥有1.9亿 MIUI月活跃用户,并为他们提供一系列创新的互联网服务。
真正让我们更加自豪的并非是这些数字,中国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等一系列行业的面貌因为我们的出现而彻底改变。
我们推动了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快速普及和品质提升,这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爆发打下坚实基础。
移动支付、电商、社交网络、短视频等行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都有赖于移动互联网涌入了数以亿计的庞大人口。
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市场中,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成熟的背后,我们也被公认作出了不少贡献。
优秀的公司赚的是利润,卓越的公司赢的是人心。更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是一家少见的拥有“粉丝文化”的高科技公司。
被称为“米粉”的热情的用户不但遍及全球、数量巨大,而且非常忠诚于我们的品牌、并积极参与我们产品的开发和改进。
浴火重生,小米商业模式被充分验证
作为一家年轻的互联网公司,小米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2016年,我们的市场占有率曾有过下滑。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早先几年过于迅猛的发展背后还有很多基础没有夯实,因此我们主动减速、积极补课。
2017年,小米顺利完成“创新+质量+交付”的三大补课任务,迅速重回世界前列。
据我们了解,除了小米,还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之后能够成功逆转。
浴火重生,小米经历了一家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公司所必需的修炼。我们的管理更加有序,我们的人才储备更加充实,我们的技术积累更加深厚,我们的供应链能力和产能管理能力更加强大。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商业模式经历了考验,得到了充分验证。
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尽管硬件是我们重要的用户入口,但我们并不期望它成为我们利润的主要来源。
我们把设计精良、性能品质出众的产品紧贴硬件成本定价,通过自有或直供的高效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户手中,然后持续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互联网服务。
这就是我们独创的“铁人三项”商业模式: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 。
小米至今的成就说明了这一模式强大的生命力。创业仅7年时间,我们年收入就突破了千亿元人民币,这一成长速度是许多传统公司无法企及的。
效率的提升来自于运营成本,尤其是交付产品给用户时的交易成本的极大降低。小米独特的商业模式使得商品既好又便宜得以实现,造就了用户信任的基础。
永远坚持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
小米创办之初,我们就有一个宏大的理想:要改变商业世界中普遍低下的效率。
一件成本15美元的衬衣在中国的商店里要卖到150美元,定倍率有惊人的10倍。一双鞋要加5到10倍,一条领带加20多倍,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
但我始终难以理解,为什么生产和流通的效率长期不能提高?为什么商业运转中间环节的巨大耗损要让用户买单?为什么所有“cost down”的努力都只在那10%的生产成本里抠索,而从不向无谓耗损的那90% 运营、交易成本开刀?
小米有勇气、有决心推动一场深刻的商业效率革命 。
在2011年初,小米迎来第一次年会时,我向在场的全公司100多名员工和他们的家属们说,我们要做出性能、体验都最好的智能手机,只售300美元——当时主流的智能手机售价普遍在600美元以上。
伟大的公司都是把好东西越做越便宜,把每一份精力都专心投入做好产品,让用户付出的每一分钱都足有所值。
用户是我们一切业务运转考量的核心。小米前进的路上,我们一直在思考:从古至今,商业世界变化纷繁,跳出形形色色的商业模式话题之外,始终不变的是什么?
用户对“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的期待,这就是小米的答案。
有很多我们的用户说,进入小米之家或者登录小米商城,可以放心地“闭着眼睛买”,因为品质、价格一定都是最优的。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也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没有用户的信任,就没有我们追求的高效。用户的信任,就是小米模式的基石。
效率,就是小米模式的灵魂。持续赢得用户的信任,我们的任何业务都将无往不利。而一家真正实现世界级效率的公司,将拥有穿越经济周期、持续抓住行业涌现的新机会和长久保持优秀运营表现的能力。
“感动人心、价格厚道”不是一句空话,这八个字是我们的价值观和精神信条。
在此,我要向所有现有和潜在的用户承诺:从2018年起,小米每年整体硬件业务的综合净利率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部分,我们都将回馈给用户。
因为,我们始终坚信,相比追求一次性硬件销售利润,追求产品体验更有前途;相比渠道层层加价,真材实料、定价厚道终究更得人心。
我们始终坚信,我们的信念——大众消费商品应该主动控制合理的利润——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贪恋高毛利的举措都将走向一条不归之路。
所以,我想向您说明,我们会更看重长期用户价值的维护,小米的商业价值和您的投资价值,也将来源且仅来源于用户价值的不断放大实现。
硬件综合净利率永不超过5%就是小米高效的证明。我们深知,小米的理念最终成为社会的共识尚需时日,但时间会是小米的朋友,我们固执的坚持、持续的投入、坚决的执行终将换来理想的实现。
建设全球化开放生态,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今天,小米走到了历史性的重要节点。面向未来,小米建立的全球化商业生态有着极具想象力的远大前景。
小米要构建的绝不是一个封闭的商业帝国。小米也不仅是一家创新的科技公司,更是数字时代的生活方式的创立和推动者。
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要实现这一目标,1家小米远远不够,需要100家甚至更多的“小米”,一起建立起丰富而繁荣的新商业生态。
“德不孤,必有邻”,通过独特的“生态链模式”,小米投资、带动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围绕手机业务构建起手机配件、智能硬件、生活消费产品三层产品矩阵。
现在,小米已经投资了90多家生态链企业,改变了上百个行业,未来这个数字会更加庞大。
这样的改变不仅发生在中国。以智能手机业务为例,在全球已进入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中,我们已经在印度取得份额第一,并在15个国家名列前茅。我们正在并将继续证明,小米模式在全球都具有可快速复制的普适性 。
建立全球化的开放生态,让小米长期发展的机遇更多、边界更广阔、根基更稳健。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就在眼前,我们相信我们全球生态平台所生成的大量独特的消费和行为数据,能让我们更为敏锐、精准地洞察用户的需求,为我们在未来赢得巨大优势。
小米是一家工程师文化主导的公司。工程师们的梦想就是持续探索先进技术,并惠及尽可能多的用户,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是我们的愿景。
我们坚信,科技创新进步带来的利益应该能被大众轻易共享,互联网精神的本质是透明、高效以及平等普惠。
最大的平等,莫过于日常生活体验的平等:让所有人,不论他/她是什么肤色、什么信仰,来自什么地方,受过什么教育,都能一样轻松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这就是我和小米所有员工夜以继日持续奋斗的目标。
感谢您关注小米,和我们并肩投身于创造商业效率新典范,用科技改善人类生活的壮丽事业。
许商业以敦厚,许科技以温暖,许大众以幸福,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现在才刚刚走出了第一步,我们已经改变了几亿人的生活,未来我们将成为全球几十亿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厚道的人运气不会太差。请和我们一起,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雷军
2018年5月3日
其实,雷军本身就是一个“奋斗体”。当年在金山,从22岁干到38岁,16年里,几乎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一周7天不休息,长期一天只睡4、5个小时。
除了必要的休息和吃饭时间,他把时间几乎都给了工作。
就这样,雷军从北京开发部经理、珠海公司副总经理,一路做到了金山的CEO。
后来金山进入游戏领域,雷军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每天至少要花3个小时泡在游戏中,亲自测试产品质量。所以,在很多人眼里,雷军只有工作,没有生活。
后来,创立小米后,雷军就更加勤奋了,工作时间甚至是“5+2”和“白+黑”,一睁眼就在忙工作。
所以,《雷军:小米是谁?小米为了什么而奋斗?》一发,引发众多企业家的强烈共鸣,原本就是多年奋斗精神的集中爆发。
雷军非常重视人才,这一点和乔布斯有很多共同点。
组建一支由一流的设计师、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组成的“A级小组”,一直是乔布斯最核心的工作,他大约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招募人才。
据说,乔布斯一生大约参与过5000多人的招聘。
而雷军早在金山时期就非常重视人才,尤其是对技术人才的重视程度,让你难以想象。
当时,在队伍里有几位非常好的程序员做了高管,比如董波,干了两三年后找到雷军说,能不能不要让他做副总,他想继续写程序。
等雷军答应董波以后,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个人举手了,当时身为助理总裁的沈家正也提出要回去写程序。
所以,在金山时,一直就有极其浓郁的程序员文化,也是这样的文化,让金山坚持了技术立业,坚持不断地科技创新,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前几天,雷军在金山30周年庆典上分享了两个故事(点击可直接阅读),他详细分享了金山三十年的秘诀。
而小米在成立之初,雷军和几个创始人就达成了共识:最重要的是团队,其次才是产品,有好的团队才能做出好的产品。
所以,在小米创业的这8年里,雷军花的最多的精力就是找最好的人搭建最好的团队。
在2018年9月,引发业界轰动的小米组织架构调整事件也可以看出雷军对战略管理与人才开发能力培养的迫切心情。
比如参谋部和组织部的设置,可以让更多年轻人进入管理体系,让他们在战役中锻炼自己并快速成长等。
所以,小米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除了雷军拥有强大的资源、人脉和技术外,更重要的是其背后强大的人才团队支撑。
雷军金句:
优秀的公司赚的是利润,卓越的公司赢的是人心。最大的平等,莫过于日常生活体验的平等:让所有人,不论他/她是什么肤色、什么信仰,来自什么地方,受过什么教育,都能一样轻松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近日,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一句“我是谁,我为什么而奋斗”,就在企业家群体中引发了共鸣。
企业家奋斗的目标不应仅仅是财富、规模,历史对伟大企业家的铭记从来不是因为他们的财富,而是因为他们对国家、民族、社会进步所贡献的力量。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所所长 匡贤明
二、最发人深省的企业家言论:
《马云:我没有比尔盖茨有钱 但我会比他退休早》
2018年9月,马云退休的公开信“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位将阿里巴巴做成了世界一流互联网公司的企业家,顺利将火炬交接给了张勇。
在谈卸任时,他说:“我的财富可能永远都不会超过比尔盖茨,但有一件事我做的比他好,那就是我会比他早退休,我会在教育事业里有所作为。”
诚然,创造财富是企业家的天职,但在财富之外,如何为国家、社会、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马云为中国企业家做出了一个表率。
马云金句:
我的财富可能永远都不会超过比尔盖茨,但我可以比他早退休
马云有自信在一年后交棒,这也标志着阿里的这个体系已经成熟。
从依靠个人能力变身依靠优秀的组织机制和人才文化的企业制度,这就是现代企业相比于传统的家族企业所表现出的优越之处。
——中国青年报媒体评论员 周俊生
三、最为民营疾呼的企业家言论:
72岁的曹德旺原本计划于今年9月退休,但中美贸易冲突后,他将计划推迟了。
这位知名的企业家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家国情怀”,因为在他看来,国家培养一个真正做事的人不容易,自己还可以为国家多做贡献。
实际上,曹德旺在很多场合都为民营企业发过声,认为对于小微企业来讲,比解决融资更重要的是帮助小微企业减税。
但在今年10月25日,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面对“国进民退”的话题,曹德旺认为,处在困境中的民营企业的药方是自己救自己。
理由是,企业家是一个国家的精英人群,理应对国家有所担当。
目前民营企业对于负债运营仍然缺乏经验,今年集中爆发的各种民企危机,多数是由于短贷造成的,但最终不得不由政府兜底。
所以,曹德旺认为,一方面,民营企业需要在市场中加强风险意识和管理水平,同时,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改革,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
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在这过程中,中国企业势必要经历更多风浪,而民营企业也只有在风雨中才能真正成长。
曹德旺金句:
企业家是我国精英人群的一分子,而在这1亿多的精英人群后边是12亿打工的人。
假如要求国家来救这部分精英人群,谁来救精英人群后边十多亿人?
在当代中国,企业家不仅要专注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要勇于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以优秀文化为底蕴、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以法律规范为准绳、以社会公义为约束、以反哺社会为目标,这是企业家必须坚持的底线和标准。
——南京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 赵曙明
四、最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家言论:
《马化腾:助力实体产业成长出更多世界冠军》
马化腾指出,伴随数字化进程,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发展。
各行各业,包括像医疗、教育、交通、汽车制造业,还有能源、工业、农业……大量的需要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接下来,腾讯要做“连接器”,为各行业进入“数字世界”提供最丰富的“数字接口”;
还要做好“工具箱”,提供最完备的“数字工具”;
更要做好“生态共建者”,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激发每个参与者进行数字创新,与各行各业合作伙伴一起共建“数字生态共同体”。
“腾讯并不是要到各行各业的跑道上去赛跑争冠军,而是要立足做好‘助手’,帮助实体产业在各自的赛道上成长出更多的世界冠军。”马化腾说。
马化腾27岁创立腾讯,创新一向是这位知名企业家所特有的鲜明底色。他个性温和内向,表面上不是个呼风唤雨的领袖人物。
但马化腾对于技术的熟练、对于产品的专注、对于团队成员的重视、加上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路带领企业大举创新、披荆斩棘,带领腾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18年11月1日,在《对话》节目中谈到“什么是企业家精神”话题时,马化腾说,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企业家精神,尤其在现在这个新时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尽管现在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我们看到中国其实有广阔的市场,整个产业在不断转型升级,蕴含着巨大的空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同时,他也强调,当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时,唯有勇于担当的精神才能引领企业走向成功。
当然,担当可能还表现在冒险精神,所有决策都是在模模糊糊的情况下,用你过去的经验尽快做出。
而非等到所有的判断都清晰了,才做判断,这时就为时已晚了。所以,要有前瞻性,也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但这里面要基于科学分析。
马化腾金句:
企业家要有担当精神,要有前瞻性,同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也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
以上就是笔记侠对于2018年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家言论的盘点了,最后再补充一点:
40年来,拼搏、奋斗贯穿改革开放的基本脉络,奋斗是无数个个体和企业精气神的鲜明底色。
今天取得的所有成绩,都是用勤劳、智慧和勇气拼搏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