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全球首推双折叠屏手机 雷军总结三大创新
  • 上方文Q
  • 2019年01月24日 14:51
  • 0

昨天,小米公开了小米的第一台双折叠屏手机,应该也是全球第一台,引发了广泛关注。雷军也特意撰写长文,总结了小米能够持续创新的三大原因。

小米全球首推双折叠屏手机 雷军总结三大创新

雷军指出,小米的创新首先源于热爱。

八年前自己40岁办小米的时候,就是想干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并找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想做一款自己喜欢、觉得够酷的智能手机,而且从一开始,小米的出发点就不是要赚多少钱,而是怎么把这个事情做得超预期。

今天的小米已经有2.2万人,在公司管理方面,雷军认为管理体系固然重要,但是管理体系更多的是管控好风险,保证公司不出大问题,而不是能够保证创新的,需要的是不用管理管理就能创新的人才。

雷军认为,这样的人得有能力,有高度的责任心,内心要有无穷的动力,热爱这个事情,想改变这个社会,想把产品做好。

小米全球首推双折叠屏手机 雷军总结三大创新

第二,小米的创新源于精益求精。

雷军自认属于完美主义者,要把一件事情做成艺术品,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做出巨大的贡献,而所有的事情其实就怕“认真”,就怕“用心”。

即便是今天,雷军仍然觉得真正用心做事的人是不多的。如果每件事只是抱着做的差不多就行的心态,是绝对没有办法做出突破的,就很容易沦为平庸。

最近的红米Note 7,小米打破了手机行业12个月质保的标准,率先开始18个月质保,雷军认为这本质上就是因为小米对自己的工作极度的认真负责,而在在过去的一年内,小米召开了245次质量讨论会,才有了今天的“小金刚”。

小米全球首推双折叠屏手机 雷军总结三大创新

第三,小米的创新源于和用户交朋友。

米粉可以说是小米的成功之道,也是一个行业典范。在雷军看来,互联网是一个极为有效的组织工具,能瞬间把几百万上千万人组织在一起。

为此,小米搞了一个巨大的社区,邀请很多用户提各种各样的建议,汇集用户意见做产品,更重要的是用互联网开发APP的方法来开发手机硬件,这就给整个消费电子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雷军也相信今天还没有哪家做的比小米更好。

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相信用户,依赖用户,把用户给发动起来,然后用互联网作为工具,这个这个时候他得到的是什么?得到的是用户最广泛的支持。

小米全球首推双折叠屏手机 雷军总结三大创新

小米全球首推双折叠屏手机 雷军总结三大创新

雷军原文如下——

【雷军:双折叠屏手机公布 小米为什么能够不断创新】

昨天,我们公开了小米首台双折叠屏手机(应该也是全球首台),在业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用户都在评论,说小米做到了,小米依旧是我心里最酷的公司!

酷的本质是创新,一直流淌在小米的血液之中,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小米能够持续创新的几个原因。

小米刚刚成立八年,还在创业的路上,但是想一想这八年我们开创的一个又一个先河,我真心觉得挺骄傲的:

- 创业不到三年,问鼎中国第一,世界第三;

- 创业七年,营收破千亿;

- 首创生态链模式,改变上百个行业;

- 发布小米MIX,引领未来智能手机设计风潮;

- 全球第一家把精密陶瓷用在手机上的公司;

- 第一家手机被三大世界级博物馆收藏的公司;

- 获得世界四大设计奖中最高奖项大满贯;

- 打破手机行业“死亡定律”,恢复高速增长;

- 不以利润为中心,承诺整体硬件业务的综合净利率,永远不会超过5%;

- 打破手机行业12个月质保的标准,率先开始18个月质保;

……

短短八年的时间取得这么多的突破,是很难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解释的,也证明了小米无论是技术、模式还是文化上的创新都远超大家的想象,我们掌握的互联网方法论是遥遥领先的。

为什么小米能够不断创新?

01、创新源于热爱

小米是我40岁之后创办的,40岁之前我创办的金山软件上市了,牵头创办的卓越网卖给了亚马逊,所以真正的衣食无忧了,之后又“退休”了几年,40岁办小米的时候,就是想干一件惊天动地的事。

光有我自己还不行,接下来我就是要找到和我志同道合的人,我们8个联合创始人中,6人是工程师,另外2人是设计师,都是消费电子设备狂热的“发烧友”。2010年4月成立小米时,我和我的合伙人们就想做一款让我们自己喜欢、觉得够酷的智能手机。

所以从一开始,小米的出发点就不是我要赚多少钱,而是我怎么把这个事情做得超预期。这一点和别人的想法不一样,可能很多做产品的是为用户做的,或者为经销商做的,为了营业额做的,为了利润做的,我是为我自己做的。

正是因为抱着这样的信念,我在做决策的时候都是先考虑如何能把产品做到足够好,做的超出预期,接着我挖空心思想怎么提高效率,卖得价格也超过用户预期,所以我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去推动整个行业层面的创新甚至变革,小米也因此才有了比如永远不会超过5%的硬件利润承诺这样的决定,单从商业的角度去考虑是绝对没有可能这么做的。

今天的小米有2万2千人,这么大的规模怎么管理,才能够持续创新?我认为,公司的管理体系固然重要,但是管理体系更多的是管控好风险,保证公司不出大问题,而不是能够保证创新的。

所以我进一步思考,什么样的人能够不需要我去管理,自己就能创新?

首先,这个人得有能力。其次,这个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有一条,内心要有无穷的动力,就是他要跟我一样,热爱这个事情,想改变这个社会,想把产品做好。你不需要为他鼓掌,不需要打气,也不需要刺激他。

如果你能找到这样的一群人,你的产品一定能做的很好,所以小米的理念就是找有能力、有责任心、有自我驱动力的人才。

如果每一个员工都想创新,都想探索最新的技术、惠及大众、改变世界,我们的产品怎么会不创新?我们的技术怎么会不创新?我们的公司怎么会不创新?

02、创新源于精益求精

40岁时,我觉得我们国内的东西做得不够好,我属于那种完美主义者,我说我能把产品做好,我做给你看。我觉得要是能把一件事情做成艺术品,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绝对是巨大的贡献。

其实所有的事情其实就怕“认真”,就怕“用心”,即便是今天,我仍然觉得真正用心做事的人是不多的。

用心做事情,就是想着能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甚至可以说是自己和自己较劲的。比如最近我们在Redmi 红米Note 7上公布了一项重大决定:打破手机行业12个月质保的标准,率先开始18个月质保。

我们能够做到这样的突破,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极度的认真负责,对我们而言做到现有的标准还不够,还要建立更好的标准,我们不惜一切代价要达到这个目标。

所以,如果每件事只是抱着做的差不多就行的心态,是绝对没有办法做出突破的,就很容易沦为平庸。

我相信,这个决定会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真正的造福所有的消费者!

精益求精的背后意味着巨大的付出,在过去的一年内,我们召开了245次质量讨论会,几乎每天都有质量改进会,因为我们死磕质量的决心和韧劲,才有了“小金刚”坚如磐石的品质。

今天,小米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既要做出远超用户预期的极致产品,还能做到“价格厚道”,这个挑战其实是巨大的,每个工程师都需要去探索前人从未尝试的技术与产品,在每一处细节都反复雕琢,每一个员工都要想办法提升效率,控制成本,真心不容易,但是我们坚信,在自我突破的道路上,时间会是小米最好的朋友,时间会证明小米模式的伟大。

03、创新源于和用户交朋友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深入群众。其实无论做什么业务,搞清楚用户的需求往往都是最难的。 以前我们做硬件的时候都是在实验室里,办公室里关起门来做。可是互联网是打开门来看,它是一个极为有效的组织工具,能瞬间把几百万上千万人组织在一起。

接着,光做调研是不够的,其实绝大部分用户是不知道他需要什么,是你拿出这个东西给他,他说啊这就是我要的我喜欢的,他愿意用用。那么我们怎么找到这个这个需求点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我们搞了一个巨大的社区,邀请很多用户在社区里面提各种各样的建议,汇集用户的意见来做产品。

第二,有了用户的意见以后,更重要的是我们用了互联网开发APP的方法来开发手机硬件,MIUI这么复杂的系统。我们用的方法是每周迭代,听用户意见。你有什么意见我立刻就改,改完了你马上就能用,你觉得不对我再改。

这个方法看起来挺笨的,但是有效。这一点是小米在整个消费电子行业里面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变化,而且我觉得今天还没有哪家做的比小米更好。

我一直在新媒体平台和用户互动,听取建议。

我们原来我们做大型工程用的方法其实有点计划经济,今天就是全市场经济,看起来很慢,实际上很快,因为它的准确性高。不仅如此,在互动的过程中用户有了很深的参与感。用户觉得这个产品是我参与研发的,这种感情使用户对小米这个品牌有了非常强的认同感。

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在强化用户的这种参与。比如每年年底小米都会为米粉举办家宴,请非常多的米粉到我们到我们小米公司来,在我们小米食堂里面吃个饭,他们就挺高兴。

用户参与不仅使产品受欢迎的程度大幅提升,而且也把每一个用户变成了宣传员,这样使得产品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

就是因为有了用户的这种高度的参与,这个小米在初期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广告,也没有任何的公关和传播文章,我们直接面向了每一个消费者。

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相信用户,依赖用户,把用户给发动起来,然后用互联网作为工具,这个这个时候他得到的是什么?得到的是用户最广泛的支持。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三点小米能够持续创新的原因:热爱、精益求精、和用户交朋友。

小米全球首推双折叠屏手机 雷军总结三大创新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