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棉签掏耳朵导致颅内感染:这才是正确姿势
  • 田靖
  • 2019年03月19日 20:23
  • 0

本文专家:田靖博士,原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治医师

本文审稿:陈海旭博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副研究员

不少人习惯用棉签掏耳朵、清理耳垢,但最近一名英国小伙儿的亲身经历告诫你,千万别用棉签掏耳朵!

英国《都市日报》14日报道,这名小伙现年31岁,用棉签掏耳朵时不慎把一点棉絮落在耳道内引起感染,逐渐蔓延至大脑,从而引发癫痫。

小伙的主治医生、英国考文垂大学医院耳鼻喉专家亚历山大·查尔顿说,患者出现坏死性外耳道炎,癫痫发作可能由感染产生的毒性或者对大脑的压力引起。

这一病例由最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刊载。

用棉签掏耳朵导致颅内感染:这才是正确姿势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掏耳朵”可能会导致感染?用棉签掏耳朵的这个习惯又为何不可取呢?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用棉签掏耳朵导致颅内感染:这才是正确姿势

耳垢是怎样产生的?

耳垢主要由脱落的皮肤细胞、汗毛以及耵聍腺分泌物等组成。就其化学成分而言,60%左右是角蛋白,12%-20%为长链脂肪酸(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乙醇和角鲨烯,6%-9%为胆固醇。

耳垢偏酸性,具有润滑、清洁和保护耳道内膜的功能。可以阻止水份进入、吸附灰尘,使昆虫、细菌、病原等不能通过耳道,从而保护鼓膜。同时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保护耳道免受感染。

耳垢过多或者变得坚硬,容易形成栓塞状堵住耳道,导致疼痛、感染、发痒、耳鸣,或者出现耳胀感。严重者会眩晕恶心,甚至由于耳压改变而刺激到耳神经引发咳嗽,甚至听力丧失。

产生过多耳垢的常见原因可能有游泳、长期佩戴助听器或使用耳塞等。

同时,一些个体的危险因素也很可能造成耳垢的聚集:如耳道天生狭窄或形成不全的个体;耳道内汗毛过多者;罹患骨肿瘤或者耳道外部良性骨生长者;罹患皮肤病,如湿疹者;老年人随着年纪增长耳垢变得干燥和紧实;罹患干燥综合征或狼疮者。

什么样的耳垢是正常的?

健康的新生耳垢呈柔软的黄色块状物,而当耳垢水份蒸发后就变成白色片状,耳道再往里的耳垢由于富含油脂被氧化成为黄黑色块状物,略显坚硬,这些都是耳垢健康的形态。

而当耳垢出现如下性状时,需要引起重视:如耳垢呈黄色粘液或出现耳朵流水时,很可能是外耳道炎;耳垢带血丝很可能是耳膜穿孔;耳朵奇痒很可能是真菌性外耳道炎。发现如上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擅自处理!

用棉签掏耳朵导致颅内感染:这才是正确姿势

为什么“掏耳朵”会导致感染?

由于双耳与脑组织距离很近,所以严重的外耳道感染、中耳炎等炎症容易向上蔓延,引起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倘若颅内感染损伤了颅神经元细胞,导致神经元细胞异常放电,就可能诱发癫痫症状。

正常情况下,耳垢可以缓慢的从耳道内向道口移动,在人体进行咀嚼或者张口运动时自行排出,需要时用双手按摩耳廓也可以帮助耳垢排出。

而人体无法自行排出的耳垢一般位置较深或者比较坚硬,清理不当很可能将耳垢推入到耳道的更深处,或者损伤耳道内敏感组织,造成永久损伤,引发更加严重的问题。

因此,如果发现耳垢性状异常,应警惕耳部炎症,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擅自处理!

如何正确地“掏耳朵”?

医生建议选择滴耳剂,如过氧化氢、婴儿油、甘油、矿物油等,将1-2滴滴入耳道内并保持1-2分钟,每日两次,睡前滴耳最佳。通常耳垢会在两周之内自己排出。

如果采用以上办法仍无法排除耳垢,或耳垢导致了疼痛或听力丧失,则需要及时到医院请求专业帮助。

所以,快放下手中的棉签,耳朵不是你想掏就随便能掏的!有耳垢是正常的,因为它是耳道内膜的最佳保护屏障,千万不要再嫌弃它啦!

用棉签掏耳朵导致颅内感染:这才是正确姿势


文章出处:科普中国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