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哲学,我们想到的往往是各种高深莫测的名词,譬如形而上学、物自体、生命意志等。晦涩难懂的理论让很多人在哲学大门口望而却步,甚至唯恐避之不及。
但是翻开《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一书,你会发现哲学其实是一门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你遇到困难时不知不觉用了唯我论给自己打气,困惑迷茫时一个决定论就打发了胡思乱想的心绪。你
还会发现平时头脑里冒出的诸如“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是不是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之类的傻问题,其实是哲学问题的思考,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争得不可开交。
深奥的哲学理论经作者风趣幽默地讲解后,竟变成一件这么好玩的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哲学家们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问还是不问,这是个问题
哲学不招人待见很大程度上因为它质疑一切的精神,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姿态总让人误会哲学家们是在抬杠。
比如你问朋友“我们是不是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对方会告诉你,因为我们所见所闻都是真实的,所以世界当然是真实的。
你接着问,我们怎么能确定所见所闻都是真实的呢?朋友可能就答不上来了。
这样的对话后果轻则不欢而散,重则友谊破裂。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甚至因质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苏格拉底称自己为精神的助产士,他认为通过提问可以启发人们的智慧,引发深度思考。他常常在各种场合和人谈论诸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之类的问题,再抓住漏洞把对方追问得哑口无言。
因为提问得罪了太多人,苏格拉底被希腊的陪审团以藐视传统宗教、反对民主等罪名判处了死刑。
既然提问不受欢迎,我们就不要质疑了,对一切解释选择接受不就好了吗?
作者提出哲学和科学一样,都有现成的产品。正如你不需要懂得电路的原理才能使用手机,你也不需要为人生意义去刨根问底就能过好一生,只需要接受一个现成的答案并相信它就可以了。
但是为什么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不这么做,还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呢?因为怀疑是探寻真理的起点,只有怀疑才能引导我们去寻找正确的答案,避免轻信未经证实的答案。
理论打仗,谁也不服谁
就这样苏格拉底之后的哲学家们继承了先辈怀疑一切的遗志,在哲学理论这个舞台轰轰烈烈地打起了理论仗。
早期打得最凶的分为了两个流派,一个是以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为代表的数学派哲学家,他们的理论是依靠公设和公理进行推理演化,推算出这个世界的真相,他们被称作“理性主义”;另一个是以洛克为代表的科学家派哲学家,他们通过实验数据试图归纳出这个世界的本质,他们被称作“经验主义”。
当时两个流派互相攻击对方理论的弱点,打得不可开交。那么到底谁对呢?都对,也都错了。
都对,是指他们攻击对方的弱点是对的:“理性主义”的根基来源于公设,只要公设错了,整个理论大厦就失去了基础。“经验主义”的根基是因果律,后来因果律也被证明是归纳法的循环论证。
很绕是不是?没关系你只要知道它们都错就行了,因为后来两个理论同时被业余哲学家休谟给灭掉了。
两个主义都没了,那哲学还在吗?别担心,因为休谟之后又来了个康德,康德在休谟毁掉的废墟上靠着《纯粹理性批判》建起了“物自体”为核心的哲学世界。
紧接着黑格尔带着他的辩证法也来了,然后叔本华和尼采一脉相承地带来了“生命意志”和“权力意志”。后面还有罗素、维特根斯坦、萨特、加缪等哲学家们先后出场,保证你应接不暇。
总之,哲学家们带着思想这一武器前仆后继地冲向了追寻真理这一阵地,只要生命不息他们肯定永远会追寻不止。
到底有没有标准答案
哲学家们穷尽一切办法想弄明白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理论反反复复建立、推翻,总有人以为自己掌握了终极奥秘,又最终在时间的检验中败下阵来。你肯定想问,那到底有没有一个最终答案能解释世界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很可惜,答案是没有。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表明,人对宇宙的理解是有局限的。在现有的理论下我们无法了解整个完整的宇宙,认知存在局限性也就无法揭示世界的真实面貌。
你可能会问如果哲学不能给我们一个答案,为什么我们还要读哲学?
我们在人生的某个时刻终究会面临生活的意义这种终极问题,也许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时候,也许是遭遇痛苦食不下咽的时候。
在那一刻你经过思考给自己一个答案,和你被动地接受一个类似“这就是生活”的含糊不清的答案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只有自由的选择才能体现自由意志的存在,才能体现“我”的存在。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是一本简明西方哲学史科普读物,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妙趣横生的比喻和深入浅出的讲解。
哲学是一门需要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没有经过思维训练的普通人,要弄清这些似是而非的哲学问题难度好比要刚学会走路的小朋友翻跟斗。
作者不仅告诉你翻完跟斗的结果,还用滑稽的动作模拟一遍给你看。你被逗得哈哈大笑的同时,也弄清楚了道理。
如果你想到哲学这个学科的大门张望一眼,这本书会是不错的选择。